和平是新中国最迫切的需求。和平可期,并非简单的乐观。中国、苏联与美国的三国关系框架,是理解国际形势的方法论。1950年1月5日,毛泽东正在苏联访问,也即在与斯大林讨论“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国际和平”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谈话声明:美国已决定从中国内战中脱身,停止军事援蒋,不干预台湾问题,同时亦将从朝鲜退兵。
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向中国边境推进。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郑重指出:“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但是,实力对比加之进军顺利,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对此的判断是:中国人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很小。他们对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的声明置之不理。
当然,这场战争也让中国人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此后长达20年时间,中国被联合国拒之门外;同时,也不得不无限期推迟解放台湾的计划。这是战争改变的历史走向,但将这场战争置于更宽广的背景里,它的价值与意义自有另种面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被动而失败的各种屈辱的战争经历,经此一战,面貌大变
像朝鲜战争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独特性尤其是传统的思维逻辑,却需要被重新认识。传统的朝鲜战争分析框架,其主流系中苏联盟对抗美国集团,在冷战框架之内。这当然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论,但是中国人民的“独立与富强”期待,以及由此而做出的种种选择,在此种框架之内,却是传之不远,易被遮蔽。
1950年10月19日黄昏时分,中朝边境的小城安东(今丹东)乌云密布,飘着微微细雨。鸭绿江大桥边,有一个简单的送行仪式:“到了江口上,邓华、洪学智、解方、韩先楚、杜平等几个送行的13兵团首长,有几个人在江边和彭总握了一下手,我们马上上车就走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一间办公室里,86岁的杨凤安老人至今仍能清晰地向本刊记者回忆起60年前的那一幕。
时隔60年再回忆,杨凤安最大的感受就是,“到了朝鲜那边一看,情况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迎面而来的第一关是与金日成的联系都成了问题。“我们走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到了水丰发电站,还是联系不上金日成。一直到了20日快吃中午饭的时候才联系上。”杨凤安说,此时金日成已经转移到了平安北道的北镇附近,因为在白天飞机轰炸得很厉害,所以一直等到黄昏,一行人才又开始动身。
“在新安洲到元山以北有一道大山,毛主席在国内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在那个地方组织防御,敌人来了先打一些小的歼灭战;等我们军队改善装备、有了经验后,再夺取平壤。”杨凤安回忆。可是彭德怀与金日成会面后才知道,敌人实际上早已越过这道防线了。
志愿军三战三捷、把“联合国军”打过“三八线”和占领汉城的消息,让国内也欢欣鼓舞。那时候也渐渐出现一种论调:“美国佬没什么了不起的”;乘胜追击,“把美国人赶下海”的日子也不远了。所以很多人不理解彭德怀的决定,最大的质疑来自苏联人拉佐瓦耶夫。拉佐瓦耶夫曾是“二战”后期苏军进入朝鲜向日本关东军进攻时的苏军集团军司令员。苏军撤回国后,他改任为苏联驻朝鲜大使,实际上是朝鲜人民军的总顾问。
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是一个废弃的金矿。整个矿区空无一人,没有水,也没有电。彭德怀的办公室设在半山腰,是木板墙的房子,当初是矿山的调度室。每当敌机靠近的时候,办公室值班人员都劝彭德怀到山沟里隐蔽防空,但彭德怀仍在办公桌前坐着不动。
在朝鲜战场,彭德怀有几次著名的发火。第一次,也是最“著名”的一次发怒就是批评38军军长梁兴初。11月13日,在志愿军作战第一次总结大会上,彭德怀怒气冲冲地站起来,用手掌猛地向桌子一击,大吼一声:“梁兴初!”然后高声质问梁兴初为什么不敢前插进去。彭德怀越说越生气,最后大声说:“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1952年初,彭德怀的脸上长了一个小肉瘤,越来越疼。大家很担心,就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发了一封电报。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一再催促下,1952年的4月,彭德怀回到北京,到医院检查不是恶性瘤,很快就可以好了,就留下管军委的日常工作。8月,彭德怀和金日成作为斯大林的客人,还前往莫斯科访问,斯大林还赠送给彭德怀一辆“吉姆”轿车,以示友谊。
坑道中总是充满着琴声和笑声
被押往后方的大批战俘
京剧演员梅兰芳为部队演出
志愿军在雪地上炒面就雪吃
10月25日,从西线的云山到东线的长津湖一带,志愿军各部和“联合国军”都展开了全面交火。前线的南朝鲜军突然遭遇惨重伤亡后纷纷发回报告:中国军队参战了!
10月26日,南朝鲜第1师在志愿军已经包围云山后报告说:“交战中的敌人,我们认为肯定是中国军队的1个师。”但美国第8集团军当时的情报档案坚持认为:“没有证据证明中国军队已经正式参战。因为不管怎样,丝毫没有中国公然介入的征候。”
从11月1日下午16点40分志愿军发起总攻,到11月2日拂晓,志愿军已经歼灭美军王牌第1骑兵师第8团大部、南朝鲜战斗力最强的第1师12团一部共2046人,其中美军1840人。
长期在第一线作战的沃克认为,第一次战役过程中中国军队参战的情报并非空穴来风,他不惜违抗军令,将麦克阿瑟全线进攻的命令改成了一次试探性进攻。麦克阿瑟的圣诞攻势由两部分组成:沃克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部队在西部,阿尔蒙德第10军和南朝鲜部队在东部。这个在地图上气势磅礴的钳形攻势,却有一个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联合国军”东西部队之间有日益扩大的缺口。
1950年朝鲜半岛经历了罕见的寒冬,而志愿军只能徒步越过布满冰块的汉江。很多西方参战人员战后回忆说,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约翰·托兰在其名著《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写道,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数十万官兵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当李奇微在1951年1月25日再次发起“霹雳作战”时,志愿军正处于疲惫的休整状态,原来准备在第四次战役时使用的第3和第19兵团还没有抵达前线换防。对美军大规模的反攻,无论从弹药物资还是心理上,志愿军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朝鲜的冰原白雪覆盖,几乎所有村庄都被美军飞机摧毁,志愿军几乎无处栖身。他们要和敌军的飞机与坦克搏斗,还要面对严寒、饥饿、伤病和极度的疲惫。
从前四次战役看,志愿军虽然再次消灭了大量敌军,并从鸭绿江一直抵达到了“三八线”附近,但从未有过彻底全歼美军一个建制团的先例。但第五次战役的这个作战方案还是被毛泽东批准:中国的统帅和将领们希望,在4月22日开始的抗美援朝以来最大规模的第五次战役中,能够一举消灭“联合国军”5个整师,彻底改变被动局面。
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非常仓促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彭德怀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功成名就时,临危受命,出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战,显示出这位元帅的英雄本色。这位志愿军统帅随第一批部队进入朝鲜,甚至深入到和北进“联合国军”队交织在一起的前沿。在与最高统帅对战争判断不完全一致时,他敢于顶住压力,回国陈述前线难以想象的困难,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入了解战局,逐渐调整了战略意图,扭转了五次战役后期的不利局面。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随第一批部队入朝时尚未建立志愿军司令部,遂以13兵团司令部为基础,组建志愿军司令部,邓华此后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
担任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的宋时轮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重要将领。朝鲜战争爆发前,第9兵团曾作为准备渡海解放台湾的第一批主战部队。
美军
朝鲜半岛就是麦克阿瑟人生的分水岭。如果说釜山战役是起点,仁川登陆到达高潮,接近鸭绿江时的那个“圣诞节回家过节”的承诺是巅峰,到战争还没结束,这位“不死的老兵”的个人演出便提前落幕。
李奇微或许没有麦克阿瑟那样辉煌的军事生涯,但他和麦克阿瑟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战术天才。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的意外身亡让志愿军有了他这个更难对付的对手。通过对三次战役的分析,他发现了志愿军进攻持续力薄弱的特点。
沃克在釜山防御战中的顽强因为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而被人遗忘殆尽。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他在志愿军发起战役后,命令第8集团军迅速撤军。西方战史说,由于沃克下令撤退的速度过快,以至于第8集团军被认为已经溃败。
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的阵地战中,范弗里特以进攻前极为夸张惊人的火力准备,被媒体发明了一个词:“范弗里特的弹药量。”但这被美国人都认为过度浪费的火力并未能给他带来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麦克阿瑟
1950年10月,毛岸英赴朝前与战友合影
第四战役
难抵严寒
人民愿军战士在战场地下坑道内宣誓
上甘岭
攻入汉城
志愿军归国代表出发之前,彭德怀送行
令克拉克前来签署停战协定
1945年8月10日 “三八线”划定
1948年8月 大韩民国成立
1949年9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6日 美国空军介入朝鲜内战
1950年7月1日 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
1950年7月7日 中国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
1950年9月16日 金日成首次请求中国出兵
1950年9月29日 “联合国军”抵达“三八线”
1950年10月1日 北朝鲜人民军拒绝投降
1950年10月3日 北朝鲜再次请求中国出兵
1950年10月4日 韩美军队开始越过“三八线”
1950年10月5日 中国决定出兵朝鲜
1950年10月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出兵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25日 志愿军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战,第一次战役开始
1950年11月2日 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已向朝鲜派遣志愿军作战
1950年11月5日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
1950年11月25日 志愿军发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1950年12月13日 毛泽东要求立即发动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 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 李奇微发动“霹雳作战”
1951年1月29日 志愿军发动第四次战役
1951年3月 杜鲁门发现麦克阿瑟意图扩大朝鲜战争证据
1951年4月11日凌晨 杜鲁门将麦克阿瑟解职
1951年4月22日 志愿军第五次战役
1951年5月16日 杜鲁门决定谋求停战
1951年5月22日 美军开始反击
1951年6月23日 苏联建议朝鲜停火谈判
1951年6月25日 中国政府响应和平
1951年6月29日 杜鲁门向中朝发出停战建议
1951年7月8日 朝鲜停战和谈拉开序幕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点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