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日前以1美元出售,新闻类期刊曾千方百计地试图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然而老牌周刊却在这样一个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同样的危机。究竟是谁动了新闻周刊的奶酪?出售后的新闻周刊是否能重现青春?老牌的新闻类期刊如今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到一席之地?新浪传媒特邀请总编、学者进行点评,为您揭开背后原因。[网友留言][新浪传媒微博][新浪传媒首页]

新闻周刊运营现状

美国传媒业旗舰刊物之一

《新闻周刊(Newsweek)》在纽约出版,面向全世界发行,是美国传媒业旗舰刊物之一。它在美国境内始终紧随《时代(TIME)》,扮演着第二大新闻类周刊的角色,曾夺得12座“美国国家杂志奖”奖杯。“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78位。

 

2007年起亏损 几度改版无力回天

然而,自从2007年以来,《新闻周刊》的经营性亏损一共达到4400万美元。与其它美国杂志一样,《新闻周刊》也面临广告业务严重下滑、发行量大幅下跌以及读者转向数字媒体的问题。《新闻周刊》的读者人数不仅低于竞争对手《时代周刊》,而且已经无法与《经济学人》杂志竞争。

《华盛顿邮报》在2010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新闻周刊》自2007-2009年一直亏损,预计今年也难以盈利。近年来虽经几度改版,几度裁员,几度整合缩编,效果不佳,亏损依旧,华盛顿邮报公司对它已“无力回天”。

 

三年内从亏损到被甩卖

2010年1月,《新闻周刊》发行150万份,营业亏损2930万美元,收入仅为1842万美元。2010年5月5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受连年亏损影响,决定出售旗下新闻类杂志《新闻周刊》,8月2日宣布已经与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创始人西德尼-哈曼签署协议,同意以1美元的低价出售《新闻周刊》。从亏损到被甩卖,这个老牌的美国杂志只用了短短的三年。

谁动了《新闻周刊》的奶酪?

有线电视新闻节目蓬勃发展

有线电视新闻节目数量逐渐增多,形式更为多元化,这就加快了新闻的更新速度,缩短了新闻的生命周期。一位来自纽约的分析人士认为,《新闻周刊》的确曾引导人们的谈话话题,但这一议程设置功能很多年前被有线新闻所替代。

 

网络媒体强力竞争

互联网的即时新闻令《新闻周刊》每周一次的新闻总结变得陈旧且索然无味。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为获取信息没有耐心等待片刻,更不用说等待7天阅读《新闻周刊》了,《新闻周刊》一度风靡的栏目“每周事件摘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栏目不得不同最新的网络新闻及网络评论竞争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美国读者感兴趣的是对事件的详尽分析,而《新闻周刊》却将自己视为一本对多个领域都有一些了解的“多面手”,恰恰这种一般化的风格很容易受到有线新闻和网络的冲击。

 

经济衰退导致广告萎缩

经济的衰退导致了《新闻周刊》的广告收入下跌。2009年,当广告萧条期袭击杂志业时,《新闻周刊》的广告版面减少了25.9%,美国的杂志行业大致都削减了四分之一的广告版面,背后最主要的因素是广告基本盘受到侵蚀—汽车、金融、科技等行业广告都从杂志上消失了。广告收入的严重萎缩迫使一些出版物以近乎清仓的价格被贱卖,而另一些则彻底地关闭了。

新媒体时代 周刊的路在何方?

新媒体时代,运行了近一个世纪的新闻类周刊被推到了十字路口:要么转型,要么消亡。而新闻类周刊的从业者做出了许多努力,探索周刊转型的策略以应对新媒体的爆发所带来的危机。

提供详尽分析

新闻类周刊的核心优势是提供分析,周刊这一形式和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节奏仍基本相符,多数美国人没有时间或兴趣阅读当天所有的海量信息,如果一本杂志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清晰的分析和解释,这无疑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改变出版周期 融合互联网优势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自2009年起从周刊改为月刊,并将重点放到互联网上,每月访问量达700多万人次;该杂志并未完全放弃新闻报道,而是创办了收费的电子版的“每周政治新闻”,目前用户为9.3万人。而来自电子出版物的收入占《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总收入的60%。

通过压缩采编人员降低成本

英国杂志《周刊报道》自2001年起在美国发行,发行量超过50万份,这一杂志仅有编辑人员15人,几乎所有内容都是新闻和观点的高度浓缩版本,不必为这些在其它出版物上出现过的新闻和观点付费,极大降低了成本,近来《周刊报道》显示出上升势头。

从大众兴趣转向特定市场

针对特定市场最成功的案例是《经济学人》,这份来自英国的杂志正在入侵美国国内新闻杂志市场,《经济学人》以带有英式风格的英语写作,主要报道商业和经济新闻,该杂志定位为中上阶层,在美国的发行量接近80万份,在过去7年间该杂志发行量翻了一番。

总编及学者独家权威点评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出售是为坚持品质

一美元出售恰恰说明了这本周刊杂志的不可出售,《新闻周刊》蕴含的价值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通过《华盛顿邮报》集团做这样一个选择,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于新闻品质的追求,他们希望《新闻周刊》原有的价值体系可以延续的传递下去。[详细]

清华新闻学院副院长崔保国:能够重新崛起

1美元这样的一个象征性意义的售价,更是他注重媒体品质的表现。对于纸制媒体,他有他的发行体系和运营体系,金融危机下遇到了困境,在未来摆脱了困境之后,这种真正的新闻运作规律和价值在新媒体时代仍然会发挥的作用。将来也未见得就不会找到转机。[详细]

新民周刊总编丁曦林:国内周刊无需太悲观

这样一个警示出来之后,我们必须要审视我们的发展战略,尤其在战略上不应过于保守,要有所突破。内容上,发行模式,广告模式上要进行规划,同时要看到转型和调整。当然目前国内周刊杂也不需要过于悲观,将开拓新旧媒介的有效交融。[详细]

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深度阅读需求将改变

从美国《商业周刊》到《新闻周刊》的几次媒体转购,标志着深度周刊性质的媒体在走向末路。在这个网络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深度报道在投入产出比上能不能跟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相匹敌?分析看来,未来时代的深度阅读需求将完全不同于传统时代的深度阅读。[详细]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时代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的杂志新闻学专业主任查尔斯-惠特勒的观点不无道理。时事政治类杂志萎缩当在意料之中,属于时代发展、读者欣赏口味变化和现代媒体竞争的必然结果。

  然而,《时代》等老牌周刊却以坚持发表有见地的新闻,且良好的利润对抗着大众媒体消亡的预言。《新闻周刊》出售给91岁美国大亨后,在新媒体时代期待由老迈而新生,由平媒向充满生机的全媒体华丽转型。

新浪传媒策划专题汇总 更多>>

网友留言 更多>>

登录: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