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曹林
思想激荡的时代,每天舆论场都会生产出无数话题,持各种价值、各种立场、各种利益的人喋喋不休地争论着,从官员财产公示到大学老师该怎样讲课,从带鱼能否养殖到什么是真正爱国,舆论场充满四溅的口水和看起来颇激烈的“斗争”。口水和争论不可怕,真理越辩越明,哪怕辩不出个有共识的结论,讨论过程中各方的充分表达就足够了。令人担心的是,有些时候有些话题上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来有往、各抒已见、增进公共理性的讨论,而是互扔标签、进一步强化彼此分歧、把各方观点推向极端的对骂,甚至在上纲上线中将本来可以讨论的话题给敏感化了,变成了不可讨论的敏感话题。
形成共识对于公共讨论可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说服一个人太难了。一个人可能永远都说服不了另一个人,在我看来,作为过程的“讨论”远比作为结果的“说服”更重要,可以没结论,但要有“可以讨论”氛围,不能聊都没法儿聊,上来就以话语暴力大出打手,有必要让公共话题处于“可讨论状态”――所谓“可讨论状态”,其实就是和而不同,认同双方观点存在分歧,分歧需要通过讨论去澄清,而不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把不同观点者看成“亡我之心不死”的敌人,那就没法儿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从近来教育部长的讲话引发的争议,到求是网一篇网评触发的风波,都能看出让公共话题处于“可讨论状态”是多么重要。当观点之争上升到群架式的“围攻”时,舆论场就退化到“不可讨论”的对立状态。三种恶劣的文风导致了一些话题陷入不可讨论状态。
其一是挥舞道德或政治大棒乱贴标签,没有讨论问题的姿态,上来就站队,你是敌人还是朋友,你是我派还是敌派,你是公知、五毛还是自干五?标签化就是简单化,贴上了一个标签,已经赋予了对方一个符号,根据这个符号去作出价值判断,而根本不看别人到底说了什么、观点中有没有可取之处、所言是否合事实逻辑。比如,当给对方贴了一个公知或五毛的标签后,就表达了一种“拒绝跟你交流”的封闭姿态:你是逢美必赞的“臭公知”,你是只为政府说话的“五毛”,有什么好跟你交流的?――根本无视别人观点中可能合理的部分,而是根据这个标签去联想出无数负面的符号,在想像中进行一场“大战敌人”的斗争。
标签总是成双成对,“公知”与“五毛”就是在互贴标签中报复性出现的。标签只能换回标签,谩骂只能换来对骂,结果就陷入了“不可讨论”的标签战状态。
其二是用泛政治化的政治正确和僵化教条压死人。一些人动不动就把“砸锅党”、“推墙派”之类大帽子戴别人头上,动不动就拿“姓资姓社”的政治棒子打人。甚至连作为市场现象的“倒奶”,都要区分出“社会主义倒奶”和“资本主义倒奶”的本质不同。把普通的观点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也没法儿讨论了,因为有一个“反动”的政治陷阱在等着你,开口就可能被上纲上线。很多问题都涉及政治,需要讲政治,但不能把任何问题都用泛政治化的眼光去衡量,用僵化教条的尺度去审度,以真理自居用标准答案去分析,那就没讨论空间了。
泛政治化的思维,也将一些本可以讨论的问题变成“敏感问题”了。说观点的对错,还可以商榷,上升到认同这观点就是社会主义,反对的话就是资产阶级,等于给讨论的嘴贴了一个封条:这个问题不用讨论,不能讨论,这是讨论的禁区。
最后一种病态表现为思维的封闭,根本就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也没有可能被别人说服的心理准备,而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想强制灌输到别人的脑子里。只能我说,对方得闭嘴。别说,别说,我就是不听。快闭嘴,我们在讨论民主问题――这就变成了各说各话自言自语,两人独白不是对话,两个舆论场就是这么形成的。貌似激烈的“斗争”,不过是不在同一逻辑层次和事实语境中的立场自我强化。
弥合社会裂痕,增强社会话题的共识度,首先得让话题处于“可讨论状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