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陈光标引发北大课堂激烈交锋

2015年03月22日08:13  新闻专栏  作者:曹林  

  在北大讲了四年新闻评论了,我一直在设置话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每次课前先讨论一个话题。每周五早上我把话题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们有所思考和准备,然后晚上上课时讨论。当然,我设置的新闻话题一般都比较有争议性,那样才能够“讨论”起来。

  几年来我跟学生一起制订了这样的课堂讨论规则:

  l 1,每人发言在一分钟内。

  l 2,第一句话是介绍自己的观点,考验提炼标题和梳理思路的能力。

  l 3,每人每次最好只说一个观点。

  l 4,观点最好别重复。

  l 5,欢迎不同观点的争论。

  l 6,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最后花两分钟进行观点综述。

  这是今年第三次课,我设置的讨论议题是“陈光标冰桶挑战造假”。

  “冰桶挑战”接力一度很火,陈光标当时在微博上发布了两段视频,显示他在0℃以下的冰水里浸泡了30分钟,并发起挑战:若有人超越他,就捐款100万,结果质疑声一直不断。最终,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通过动物冰水浸泡实验,揭穿了其“冰水挑战”的把戏,陈光标近日首度承认造假。“运来的一大车冰块是真的,往我头上浇的小桶冰块也是真的,但桶里事先放了一半热水,温度在50度左右。”采访中陈光标说起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细节:“刚进桶时,里面都是热水,我两腿烫得通红。大家看视频都以为是冻的,其实是烫的,实在是热得受不了。”对于这样公然的作假行为,陈光标解释为——“带有夸张成分的行为艺术”。

  一 自由讨论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观点,我开始没有谈自己的观点,讨论非常激烈。

  学生A:陈光标这样做完全是戏谑和低估了大众的智商。陈光标自诩学雷锋,雷锋曾经有一张在卡车挡泥板拧螺丝作秀的照片发表于当时的报纸上,我相信那个年代对这样的作秀不是没有人质疑,只不过都淹没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中,陈光标一直以雷锋为师,但没有学到他的精髓,反而是将作秀继承,将作秀升级到了“夸张的行为艺术”。雷锋那个时代公众缺乏质疑能力,基本上舆论一律。如今时代变了,陈光标这种行为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其实我觉得拿陈光标跟雷锋比是矮化了雷锋,不过我认同时代变了公众智商提高的判断)

  学生B:别关注陈光标,从其过往经历来看,此人就喜欢哗众取宠。陈光标在做秀上不断变本加厉,媒体和观众的关注是在推波助澜。很多人虽然是在批评陈光标,其实也是在消费他。陈光标做到这种程度,完全是不在意舆论褒贬的,只要能引起关注怎么样都行。媒体和公众应降低对陈光标的关注度。

  学生C:陈光标挺可怜的。本质上是想做慈善,问题只不过在扮演角色过度,还是要看结果,不应该过分苛责其做好事的个性特征。我们对于做慈善可能有一种固化的期待,陈光标违反了公众的这种期待,故受到了批判。有时问题不在个性慈善,而在我们作为公众要调整对慈善的刻板认知。不应过分苛求公众人物,不要指望他们是完美的。

  学生D:不应该苛求陈光标,慈善需要引起大众注意大众参与,本应该提高关注度。冰桶挑战本就是为了提起公众对罕见病的关注。

  学生E:造假不是慈善。慈善需要阳光、真实、真情。除了那个没有证实的“真金白银”,陈光标冰桶挑战造假,不真实。营销炒作自己,没真情,沾污了慈善。

  学生F:陈光标的做法违背了活动的初衷,违背了活动的规则。冰桶挑战的初衷是为了用冰水体验渐冻人的痛感,可陈光标没有用冰水,违反了活动的规则。活动规则是,接受了挑战,要么冰桶挑战,要么捐钱,不知道陈光标捐钱了没有。

  学生G:这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系:横坐标两端分别是“低调”和“高调”,纵坐标两端是“做慈善”和“不做”,他分析了四种人:1,高调-做慈善。2,低调-不做。3,低调-做慈善。4,高调-不做。通过对四种人的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宽容这种“高调-做慈善”的次优行为。

  还有好几个学生举手要发言,因为时间问题,我暂时停止了讨论,进入总结环节。负责总结综述的同学是另一所大学来旁听的(班上除了40名左右的北大选课学生,还有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校的旁听生,还有业界一些同行),她参与了讨论,并作了记录。上面这段讨论就是根据她的记录和我的记忆整理的。

  二 分析:别把“合理性”当成“真理性”

  总结环节,我简单地点评了同学们的观点,主要讲了以下三点。

  其一,这种话题可能没有界限清晰、绝对明确的是非,争议的空间比较大。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注意,只是合理性,就是从某个角度和某个程度上讲能够自圆其说。评论员一个弱点是,很容易将这种“合理性”无限放大,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把“合理性”当成“真理性”,把那一点儿“合理性”推到极端的地步,容不得其他的“合理性”。这些合理性并不截然对立,是能够共容共存的。比如,说不认同陈光标这次的造假,并不意味着否定陈光标以前所有的作秀式慈善;批评陈光标这种不顾大众感受、营销个人的暴力慈善,并不意味着排斥高调慈善,等等。

  评论员经常受到一种自负的诱惑,沉浸于自己编织的逻辑中,将一种有一点合理的观点以一种绝对得不容质疑的口吻表达出来,而不顾这种观点诸多的局限、作者视野的狭隘和自负的情绪。舆论场上之所以那么多纷争的口水,并非社会共识度在降低,而是论者不愿意面对共识。争辩的双方,其实90%的观点是相同的,但往往纠缠的是那10%,彼此视为敌人争得喋喋不休。人人都只想说服别人,都只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而根本没有有可能被别人说服的心理准备,没有一种“我可能错了”、“我的认知可能有局限”的自我警惕。

  然后我反思了几年前写《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陈光标》一文时的自负,当时很多媒体同行都在质疑陈光标,我撰文批评了那些对陈光标的苛责。这种宽容可能并不错,但陷入了我今天所批评的那种自负与情绪化,对同行提出的很多反映陈光标有问题的质疑视而不见,认为“捐出了真金白银”这个硬事实、“大是”就可以模糊其他的问题。今天看来,这种偏执是有问题的。我跟同学们分享的反思是:时事评论在时效上可能是快餐和速朽的,但在思想和事实判断上要受经受时间的考验,所以下笔时必须谨慎,尤其是对新闻人物的评价。

  二 警惕各说自话的伪争议

  我谈到了第二个方面:逻辑。今天同学的讨论虽然很热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把很多问题搅在一起说,很容易各说各话,很容易陷入价值判断的混乱。表面上讨论得很热闹,其实并没有针锋相对的论战,都只是在各自的逻辑中陈述。

  我举了前段时间那个调查引发的讨论,网上很多的口水都是胡扯,有人这样总结那种“答非所问的论争”:

  双方永远不在一个层面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永远说不到一起去,貌似吵得很激烈,舆论场很热闹,其实纯粹是偏执者的自我强化。两个人独语不是对话。

  对于陈光标的争议也是一样,很多都没有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搅和到一起谈了:冰桶挑战造假是不是错的、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可不可以、没捐钱的人可不可以批评捐钱的、是不是捐钱了就可以回避所有质疑、用造假的方式去实现慈善的目的可不可能、慈善是不是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等等。其实,很多问题都应该分开谈的,搅和到一起就把问题弄得越来越复杂,并且没有了是非。其实,这个同学的观点只是就事论事地谈,冰桶挑战中造假是错误的。那个同学说,虽然是错误的,但起码捐了钱――这时候价值判断就产生了偏移,其实,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不妨先找到“造假是错误”的这个共同接受的前提,然后再进入第二个、第三个论题,那样才能把不同层面的价值判断说清楚。

  可是,日常舆论场中的观点论争,就是捣糨糊,不同层面的问题搅在一起说,当然就找不到共识,谁都认为自己占理儿了。他在这个价值层面占理,而对手是在另一个价值层面,两者并不对立。

  我一直觉得,虽然这个社会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但事实上,人们彼此的差异并没有舆论场上口水纷争所表现出的那么大,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人们在常识常理常情上多是共通的――最大的问题是,人们不愿意在一个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上讨论问题,而是像盲人摸象,沉浸在各自看到的事实中、并把看到的事实当成绝对的真相。

  三 防范将问题引向“不可讨论”的坏反问

  最后我谈到了第三个方面,还是逻辑。我谈到了看到这条新闻后我发的一条微博:

  看新闻说:陈光标承认冰桶挑战造假:浮冰之下是50度热水。。这骗子开始坚称冰水是真的,会误导多少傻子效仿他泡在冰水中。从暴力慈善、炒作营销慈善到如今造假,是在消费慈善么?估计接下来这种替陈光标辩护的声音会出来了:尽管陈光标造假,但这样造假是为了公益,无论怎么样,他毕竟拿出了真金白银。

  混微博混了这么多年,某个公共事件在哪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舆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观点,是一清二楚的。果然,后来“尽管陈光标造假,但这样造假是为了公益,无论怎么样,他毕竟拿出了真金白银”之类的观点大行其道。

  这种“一俊遮百丑”、“用目的正确论证手段正当”、“无论如何,毕竟如何”、“陈光标起码捐了,你捐了一毛钱吗”的观点其实不值得一驳,但需要说的是,类似观点在舆论场上大行其道。我举了几种网上常见的类似情绪化逻辑:

  l 1,整天批\评\中\国,说美国好,那你滚\美\国去。

  l 2,中国太复杂,你不懂中国。

  l 3,你替政\府\说话,拿了政\府多少钱。

  l 4,你一边自己开着大排量的车,一边骂政府治不好雾霾。不觉得精分吗?

  l 5,你整天骂城管,那你来当几天城管试试?

  我把这些“喷子式反问”称作讲不过道理就诉诸人身反问去诡辩,甚至引向人身攻击。我以前写过一篇评论叫《有一种撒泼打滚叫“你当几天城管试试”》,批判过类似的思维。

  当诸多矛头指向城管,批判城管粗暴执法时,有一种论调很是流行,倒是没有为城管粗暴执法辩护,而是为城管制度辩护,称中国的城市离不开城管。比如有媒体就发表了这样的评论:谴责暴力,不要谴责城管体系。其实,这种评论提起的完全是一个伪问题,纯粹是玩文字游戏。一方面,很多人并没有否定整个城管体系,并没有说要取消城管,而是批判城管的暴力,寄望于反思这个群体同体制与生俱来的暴力原罪。

  另一方面,这样的评论将城管的暴力与城管体系切割得干干净净,是不客观的,城管粗暴执法层出不穷,已经无法将暴力与城管体系分开,无法用“多数城管是好的,粗暴执法的只是个别”这种辩证法游戏去回避对城管体制的审视。城管不赶小贩,城管的饭碗可能丢了,而城管一赶小贩,小贩的饭碗就被砸了,加上担负了太多职能、掌握着太多权力的城管又缺乏相应的监督,“两个饭碗”不可调和的冲突使这种街头的遭遇充满了血腥的对抗,一个必须赶,一个被赶走了就断了生计,这种“二难对抗”的结果必然是要命的。怎么能轻率地将“暴力”与“城管体系”分开呢?

  中国城市即使离不开城管,需要的也不是当下的那种城管,必须在体制上进行大改革和大换血,简单空洞、就事论事、高谈阔论地谴责暴力毫无用处,必须对城管体系——从职能的合理安排到权力的正当性,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另一种为城管辩护的逻辑更加奇葩,比如就有一位评论员在微博里说:同意取消城管,惟一的条件就是让那些赞成取消城管的人到大街上当几天城管试试。这种奇葩逻辑在微博上特别盛行,当你批评中国某个问题时,总有人会拿这样的逻辑来应对。你批评警察了,会说:你去当几天警察试试;你批评城管了,会说:你去当几天城管试试;你批评医生说,会说:你去当几天医生试试。……

  这种逻辑,并非真正想让人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立场去想想,诉诸于“将心比心”,而是一种诡辩手段。明明知道你不可能“当几天警察试试”,也不可能“当几天医生试试”,就是以这种方式转移论题回避论证,一句“你当几天城管试试”就省略了对城管正当性的论证。我倒是希望我批评政府官员时,会有政府官员用这句话来回应我:你觉得我当官当得不行,你来当几天官试试。——呵呵,好啊。咱换换位置!

  虽然我没有当过城管,但城管出了问题,我当然可以去批评他,无法以“你来当城管试试”来撒娇和推卸责任。还有一种耍流氓的逻辑是,谁批评城管了,就有人说:号召摆摊的都到他家门前去摆摊,大家晚上都到他家楼下去烤羊肉串唱卡拉OK,看你还会不会批评城管?免于骚扰是我的正当权利,应受到法律保护,不能以城管担负着这样的职能来为其暴力执法及权力的不正当辩护。

  这些诡辩的逻辑,都是在转移话题,都是把一个本来可以心平气和讨论的话题引向“不可讨论”,在以人为据中激怒对方,使论理变成骂人,进而导致人身攻击。公共讨论,一定要以正当的逻辑使问题处于“可以讨论”的状态,而不能用这种坏逻辑将针锋相对的讨论导向情绪化的攻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陈光标 慈善 北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