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民告官胜诉率的N个因素

2014年12月15日08:52  新闻专栏  作者:廖德凯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廖德凯

  12月9日,山西省高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山西省行政诉讼一审案共1369件,审结1296件,行政机关败诉率“高达”21.84%,数据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媒体借此梳理各省份数据发现,去年全国行政诉讼胜诉率平均不到10%,但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却已达三四成,“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有媒体指出,“民告官”胜诉率甚至成为一项衡量司法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12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行政诉讼中原告一方的“胜诉率”,成为一项衡量司法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也确实是中国行政诉讼的特殊性所在了。行政诉讼“立案难、胜诉难、执行难”等三大难问题,其中的“胜诉难”成为问题,也诠释了这种特殊性。但是,各地胜诉率的不同,其实并不可简单对比,因为各地所面临的种种影响胜诉率的因素也不尽相同,难以用胜诉率这一“指标”真正进行比较。

  我们就来看看,影响民告官胜诉率的因素到底会有哪些?

  首先,我们从正常的司法运行角度解释,在法院不受任何案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影响民告官胜诉率的因素,取决于当地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越高,民告官的胜诉率越低;依法行政的程度越低,民告官的胜诉率就越高。

  第二个因素,是外部力量对司法的干扰程度,在这里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对司法的干扰。在其他因素衡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越不干扰司法审判,民告官的胜诉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如果像某地行政机关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发“警告函”,且法院会受到“警告函”影响的情况多了,民告官的胜诉率就基本不存在了。

  第三个因素,是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力。在其他因素衡定的情况下,原告胜诉后,被告对判决书的执行情况越好,胜诉率就会越正常;如果判决书下达后,多年无法执行,那么,法院与其判原告胜诉而不能执行,并且还得罪了行政机关,还“损害法院权威”,还不如直接判决原告败诉省事管用,行政司法两家你好我好哥俩好。

  以上是影响胜诉率的最主要因素,但这远远不是全部,比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当地民众的法律规则意识等,都会对民告官胜诉率产生较大影响。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往往各地影响到胜诉率的因素都是综合性的,而不是单一因素。许多因素虽然客观存在,但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法院是否能够顶住各方压力。这需要制度设计,也需要法院、法官具有更好的法律风骨。

  刚刚辞世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法官有一句话非常好:“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中国的行政诉讼前景,正有赖于邹碧华法官这样的法律人,一点一点地完美自己,从而一点一点地让历史更完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民告官 行政诉讼 胜诉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