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单士兵
“每月7800元工资。”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再度引起人们关于央企高管薪酬的热议,人们也在疑问,随着去年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的实施,过去肥得流油的央企高管们,现在薪水真的只有“每月7800元”这么少吗?(3月8日新京报)
如果真的以为“每月7800元”就是央企高管的全部收入,那只能说明你是很傻很天真。民意关注之下,后来,陆启洲也进一步解释,7800元只是基础薪酬,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本工资”。除此之外,央企高管还有两大收入,一是绩效工资,二是中长期激励。这样一说,相信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了,原来大头在后面呀。
先强调一下,基本工资“每月7800元”,这个也绝对算得上是高薪。我随便看一下身边同事的工资单,很多人基本工资这一栏都不足千元,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收入,很多人绩效工资是基本工资的十倍。这样的薪酬构成,已经是现实常态,想必央企也不例外。遗憾的是,央企高管一句““每月7800元工资”,说得是那么清楚直接,给人感觉仿佛那就是央企高管的全部薪水,很容易让人忘记后面还有绩效工资和中长期激励这两个大盘子。
仔细分析一下央企高管说起薪酬,就不难发现,总是一幅“羞答答”的样子,内容也含混不清,绝对不会清晰列出一张包含全部收入的明细表。比如,对于绩效工资和中长期激励,陆启洲就没有像基本工资那样把数字说得“具体而微”,只是强调改革后,“基本工资比原来低了一点,但中长期激励的比例加大了”,“总体算下来,影响不大”。还被充说,由于各个企业的规模系数、难度系数不一样,不同央企的高管薪酬也不一样。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则称,按照2014年的数字,他的薪水下降了近50%。不过,“如果干得好,会再好一点”。
说得很“虚”,也很“绕”。本来,一个人拿多少薪水,只要合理合法,符合公平正义,也没什么不可以摆到台面上说的。在这个时代,拿高薪也绝对不应该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是,到央企高管这里,一说到薪酬,他们的话语就会显得比较含混,把本来应该很清晰的“大数据”最终变成猜迷游戏。造成这种现象,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央企高管的身份属性,央企高管不仅是“老总”,同时又是行政级别比较高“官员”,让人觉得这是“当官”、“发财”两不误,拿高薪的正当性自然容易遭受质疑;另一方面是国企高管要拿高薪必须与贡献相匹配,这方面并没有为民众呈现出看得见的“制度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些央企高管一脸委屈地说一年“只有50万元”,恐怕给人的感觉也只能是不公平的高薪。
也就是说,央企本身未能真正实现完全市场化竞争,而央企高管又没有纳入行政定薪的模式,这才让央企高管说起薪酬显得底气不足,让民众觉得这样分配方式是慷国家之慨为一些权力牟取个人暴利。从这个意义讲,要让央企高管说起薪酬不再“羞答答”,不再顾左右而言他,关键还是要将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真正进行到底,那就是厘清行政和市场的边界,不能再继续暧昧不清下去了。让行政的归行政,让市场的归市场,这是央企高管薪酬走向公平绕不开的制度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要进入“深水区”,要“啃下”更多的硬骨头,关键也就是要真正敢于碰触既得利益。从这个意义讲,央企高管在薪酬方面到现在都依然无法说清楚,经受不住公平和正义的考量,这也完全可以作为分析相关领域改革为何令人遗憾的一个重要切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