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的第一层含义

2015年04月13日14:35  新闻专栏  作者:归零定律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归零定律

  归零,我赋予它的第一层含义,是“归于零售”。

  零售,是一种做生意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营销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将东西拆零来出售。西方将零售称为“retail”,根据re-和-tail这两个词根的解释,就是“不断地切碎”的意思。

  【图注:对零售商来说,“拆细”往往更容易售卖,加快了商品和货币的流通】

  营销,是“营”和“销”的结合。“营”字具有“筹划、管理、建设”的意思,那么“营销”就是指采用一定的规划、策略或方法将东西销售出去。零售的“切碎”来卖,就是营销的一个具体形式,例如,我们出售大饼,如果整张饼太大,顾客会很难买下。如果你坚持整张卖,就会失去顾客,但如果你将大饼分成七八小块,可能很快就会售罄。

  我们知道,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各种营销方法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他还说:“企业有两个并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营销意在当下,创新则是指如果原有的营销方式不适合,就要另辟蹊径。

  过去十年在中国,营销的大多数变革都发生在零售领域,而今天影响巨大的电商也是零售的一种。但是,零售的意义不仅于此。

  【图注:”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卡尔-马克思的这段话是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售商是消费者(民众)的代理人,它们总是尝试去维系民众的消费,不断刺激资金和货品的流转。】

  零售对于经济,价值何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而在现代的市场链条中,真正让商品转化为货币的,正是零售商。

  马克思是一位传播大师,但他并非营销大师。他一生从未追求自身价值的货币化,我们看到他在给恩格斯写信时,总是在信末向恩格斯借钱。

  我们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马克思自己曾开玩笑:《资本论》的稿酬还不够我写作时抽雪茄的钱。恩格斯在1862年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谈到了他7月的零星开支:裁缝、鞋匠、衬衫之类、雪茄烟——约25英镑。当时,1英镑能买60多公斤面包或者160个鸡蛋,而马克思在伦敦所租的第一套房子,年租也仅为22英镑!

  这样,你就明白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的那段著名的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我们吃、喝、住、穿的大部分产品都由零售供应,而非直接来自于生产。

  零售对经济体的影响还在于:它所产生的财富大多流转于当地,而不是像制造商和批发商那样分散到其他地区。因此,零售对于区域经济体的意义非常重要。

  【图注:这位老奶奶下午卖出30元钱,可能随后就在附近的菜场或超市消费;一天之内这30元可能在5个人那里流转,并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而一桩30万元的生意,却有可能全部资金都会流出本区域。为普通人创造生活乃至生存的可能,是零售的意义之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北京一所高校的一位毕业生,回到家乡创业,办一个书店,在多个部门跑了30多趟,花了不少钱,历时三个多月,总算办起来了。但开业后,各种检查、收费、罚款就跟着来了,没钱就拿书,最多的一次拿走了140多本。最后,他一气之下关门不干了。我们非常希望在大城市上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带动当地就业。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他怎么回去创业呢?”

  书店是一个典型的零售商。我们感谢李克强总理对零售商的关注,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作为零售商,如何在当前和未来十年的市场环境中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即将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营销 商品 意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