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原标题: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程亚惠):武汉新洲问津书院,中国唯一以“孔子以子路问津”典故命名的书院。11月30日“文脉颂中华 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探访了这座书院,听专家讲述书院的古今以及它为当今世人带来的思考感悟。 问津书院。  摄影 程亚惠 据资料记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时期,当地百姓在孔子山附近挖出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八个秦隶体大字,为纪此事,淮南王刘安下命就此建亭,将石碑立于亭内,同时在此修建孔庙,设私学,召学士在此讲学,明万历年间书院重建,湖广巡抚熊尚文取孔子使子路问津之意,给孔庙书院命名“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藏书阁。 摄影 程亚惠 据新洲区问津书院管理中心主任陈清平介绍,问津书院因尊崇孔子,曾吸引唐代诗人杜牧、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等历代名儒来此讲学布道。书院在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历史中屡毁屡建,2002年成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大修后,成为弘扬问津文化、承载儒家思想的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阵地。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 摄影 程亚惠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表示,问津书院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被称作“中国最古老的大学”。问津书院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是荆楚学人及当地民众的“精神家园”。他说:“‘问津’就是‘问道’,问津书院的精神导向就体现在‘尊道’、‘崇德’、‘好学’上面。” 在黄钊看来,“道”是人们行为的“灵魂”,能自觉“尊道”,就能把握正确的精神支撑,问津书院大力倡导‘尊道’精神,这为建立人们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黄钊接着谈到了“崇德”,他认为“崇德”指的是高度推崇道德的价值,这是问津书院的重要传统。儒家所崇尚的“德”,集中表现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此为儒家关于“德”的核心价值取向。“儒家‘五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构建,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弘扬。问津书院强调‘崇德’,就是要求个体自觉修身立德,是人们在社会上立身做人的重要环节。” 黄钊认为,“好学”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可靠保证。所谓“好学”,就是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高尚追求,亦为问津书院历代贤达所提倡和追求的。据曹翰《问津书院赋》记载:问津书院开办后,学子们听课求学气氛十分热烈,全院上下,好学风气浓郁,形成了“讲道著河芬之盛,谈经追虎观之雄”的盛况。“《中庸》也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项求学原则。问津书院的‘好学’精神,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在黄钊看来,“尊道”“崇德”“好学”这三大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仅是问津书院最独特的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民族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发掘、总结问津书院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当代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再放异彩。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详情]

参考消息 | 2018年12月03日 14:52
书院穿越指南 看看你适合哪一个?
书院穿越指南 看看你适合哪一个?

  原标题:书院穿越指南,看看你适合哪一个?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间教育机构,成为文人志士交流学术、激荡思想的“桃花源”,在藏书、教育、出版等方面也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假如穿越回古代,你将在哪个书院就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书院穿越之旅即刻开启! [详情]

央广网 | 2018年12月03日 14:51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作者: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范玉刚 历史上的书院不仅是教育的重要补充,更是文化传承、社会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渠道,对培养人才和引导社会文明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天,书院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的窗口,更是作为一种活态化的文化形态日益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文化活动的重要实践空间,蕴蓄着一种独立自主、理性思考、启迪教育、教化国民的一种精神性存在,成为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守护和创新的载体。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是古代东亚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通常,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千余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在历经辉煌、困顿和沉寂中,书院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英才的重任,如至今仍然“活着的书院”岳麓书院就是其中的典范。有专家统计,中华大地上曾存在过的书院有8000多所,可以说书院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据历史记载,书院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由理学家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书院作为古人读书、讲学、做学问之地,历经千余年发展,已累积了对文化传承、教育、艺术、哲学、社会礼仪等多方面的认知,是文化保藏、精神蕴蓄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有着重要价值。文化创造、文化积累和价值传播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一种传播方式,其精髓是中国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正心明德思想,一种使命的自觉担当。正心在求真问学、不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明德在发扬自身光明之德,践履匡济天下之任。这种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于当下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和教化人心不无启示价值。 在新时代,书院的功能应定位于文化活动空间,是文化传承和蕴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创推动文化繁荣的活态化载体。书院的辉煌始于教育,传统书院人数不多的小规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朝夕相处地论道,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打动人、感染人,令人不胜唏嘘之处。王阳明、黄宗羲等大师风格活泼,注重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在相互启发中悟道的方法,至今仍是研究生教学中的方法之一。当下,尽管书院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尽管岳麓书院已是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很多书院正在被新建或复修,但它俨然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渠道或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也不能取代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现在的书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院,而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应有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这是发展理念上应该明晰的。 文化传承是书院存在的重要功能。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可以说,书院对我国教育、学术、建筑、藏书等事业的进步,对民风民俗的养成,对中华文明的传播都作出重大贡献。书院本身就是一种活的文化载体,受古代文化传统中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的影响,作为体验传统文化的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承空间,只有使之活态化地成为当今文化实践的场所,让学生的琅琅书声和文明礼仪教化激活书院的灵魂,成为区域文化高地,才是对它最好的利用和弘扬。过去是讲堂,现在是文化传承、文明守护、文化创新和文化价值传播的空间。 除了文化传承,独立自主的理性精神的蕴蓄应是书院存在的另一功能。书院的终极意义是给人以思想,教人们学会思考。儒家特别注重成人教化,个人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书院的教育往往以此来展开,这是一种精神的启悟。中国文化追求知行合一,书院的特点之一就是求道与求学的统一,也就是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这种独立自主、理性批判精神,在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格外值得重视。如岳麓书院就承载了湖湘文化精神的传统:经世致用、关怀现代、关心社会等等,王夫之、魏源等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都曾受到其思想和精神的浸润。 书院文化的复兴,不能止步于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建筑,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令人向往的人文高地。它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启迪,一种适合当下又再现传统的生活。因此,书院文化的复兴不是打造多少个文化运营空间,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审美品味的塑造,它旨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提升当代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 来源:光明网[详情]

中国文明网 | 2018年12月03日 14:50
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 看书院百年之变
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 看书院百年之变

  原标题: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看书院百年之变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郑州12月2日电(记者 宋宇晟)什么是书院?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书院大概就是古代的大学。 但书院本身有何文化内涵?它们又何以延续数百年、上千年?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书院的复兴? 12月1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河南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中树龄达4500年的古柏。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书院之变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觉得,延续千年的嵩阳书院如今还大体保留着古代书院的格局、形制。 “嵩阳书院从公元934年建立至今已1084年,到1905年改制为小学堂,这里的讲学活动持续了970年。” 宫嵩涛提到的清末书院改制,对于中国的书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此之前,书院承担着藏书、讲学、祭祀等功能;在此之后,西式教育逐步替代书院教育,中国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也就此打破。 “当时的书院改制怎么改?基本是位于省城的书院改大学、位于府州的改中学,位于县的改小学。 宫嵩涛介绍,嵩阳书院1905年改为嵩阳小学堂,但仅“办了三年就办不下去了”。 此后,书院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宫嵩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书院从唐代肇始,到1901年改制,千余年来,中国有过七千多所书院。在这七千多所书院里仅有几个书院有名,或四个或六个或八个。” 而今天仍保存较好的书院已大大少于这个数字。“达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到三十所;达到省级文保单位以上,有二百多所。”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绵延不绝 但传统书院改制是否意味着文脉中断?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邓洪波看来,晚清书院改制并未中断书院的文脉,反倒是“使它由古代迈向近现代,得以贯通中国文化教育的血脉”。 “我们可以说,书院在‘改制’中获得了永生。” 事实上,就在书院改制二十年后,当时的学术大师蔡元培、胡适等人就曾发起二十世纪第一次书院研究和书院实践的运动。 这次运动在抗日救亡的三四十年代出现高潮,形成了大量学术成果。甚至新创办了诸多书院,如张学良的萃升书院,梁漱溟、熊十力的勉仁书院等等。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书院研究和实践活动再次复兴。诸多古代著名书院相继修复并开展活动,同时一些文化名人也开始新建书院。 书院,这个最初围绕书开展文化活动的组织,逐渐具备某种现代性。绵延不绝的同时,书院的功能得以重构。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要“复活”书院精神 但不论是过去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还是今天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或新式教育机构存在,其文化传播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 宫嵩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曾给中学生讲什么是书院,后来我再来嵩阳书院,发现他们来过以后,家长还带他们来第二次。” 他觉得,只有文化不断普及,大家才会逐渐认识并重新接受书院。 更何况,今天的诸多书院都在积极恢复讲学、教育的功能。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嵩阳书院近年持续举办“一学三讲”活动;白鹿洞书院与高校进行文化交流;鹅湖书院试点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石鼓书院成为当地百姓活动场所;问津书院在乡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岳麓书院时至今日还有学生320人…… 但同时,邓洪波也指出,书院在当下大范围兴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问题在于现代书院“复活”的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精神。 “如果仅仅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将之纳入所谓的文化旅游,或硬生生地将四书五经纳入学校课程……这与书院精神是不相符的。”(完)   [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02日 22:18
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 正改变乡风
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 正改变乡风

  原标题: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正改变乡风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武汉12月1日电(记者 宋宇晟)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传统的书院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不少地方也依托传统,重新修缮了当地的书院。 但这些书院在今天,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今天的书院又应以何种身份存续? 11月30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湖北武汉的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问津”从何而来? “问津”二字源于“孔子入楚问津”的史籍记载。 《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均记载了“长沮、桀溺耦耕,而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一事。 清康熙时《书院志·本末原序》,对“问津书院”之历史演变,作了较为系统的概述。 其中首先记述了西汉刘安在此处建孔庙;而后唐代杜牧在做“黄州守”时,于此“立庙祀先圣,兴学士”。 到了南宋孟珙守黄州时,则“立庙设学,作屋千间,以居游士”。元初,又有江西之名儒龙仁夫“立院讲学”。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考证,万历年间,书院重修,并以“问津”为其名。自此,“书院之名始立”,“书院之制始备”。 黄钊据此认为,在明代万历时,“问津书院”的基本格局和办学体制,已经较为完备。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屡毁屡建 问津书院历史悠久,但其延续期间,屡毁屡建。 元末,书院毁于战火,明朝复修;明末又遭兵毁;清同治、光绪年间又数次复修并扩建。 民国二年至四年,书院再次大修。也正因此次修缮,问津书院中出现了民国时期的建筑,兼有中西方建筑之风格。 此次大修后,书院逐渐年久失修,后又再遭损毁,成为历史遗址。 2012年起,武汉市新洲区实施问津书院(孔庙)百年大修工程。 工程参照清末《问津书院》新庙图的总体空间布局修缮本体,完成了大成殿、讲堂、文公祠、仲子祠、诸儒祠、隐士祠等文物的维修;又修复了洁粢斋、奉牲斋、酬庸馆、斋宿馆、魁星楼、文昌阁、仪门、理事斋、照壁、围墙、廊庑等保护性设施。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今日问津 维修之后的问津书院要如何发挥作用? “保护是我们的的责任,利用是我们的使命。” 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管理中心主任陈清平认为,尽管现在问津书院的学宫性质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教育文化遗产价值上,依然具有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功能。 在他看来,对于问津书院的利用应当充分考虑教育载体这一功能。 修缮后的问津书院举办了“问津书院儒商文化高端对话”、“问津文化”讲坛,目前又成为武汉大学国学院问津书院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问津书院研究基地、湖北省国学教育基地。 除了教育、研究功能,今天的问津书院还成为武汉乡村儒学研究推广中心。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地处乡村之间,成为问津书院推广乡村儒学的有利条件。 湖北省问津文化发展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霍华先介绍,这种推广主要立足当地,宗旨是继承弘扬问津文化。 “我们在乡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是在乡村讲忠孝,开展此项活动就是为了提升民众道德水准、促进家庭和谐。” 此外,问津书院还举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和“重走问津路徒步大赛”等赛事。 陈清平说:“我们要将问津书院传统的学校教育功能和原有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延续、拓展和转变,开拓新思路,发扬问津书院兴学育才的教育宗旨,使其真正成为国学教育基地。”(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01日 17:48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正在进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媒体记者走进问津书院,近距离感受书院文化的深刻内涵。据记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立刘安为淮南王,立都六安,邾县(今新洲区)为属地。其时,当地百姓在孔子山附近耕地时,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刻。刘安命在石碑发掘地建亭修庙,设私学祭孔并征召学士在此讲学、著书立说。中国最古老的“大学”由此诞生。 问津书院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 问津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 据《问津书院志》载,西汉淮南王刘安辖封邾城时,邑民耕地掘出一块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的石碑。刘安得知此事,命在掘碑处建亭立碑,勘地修庙,以祀纪念。于庙内置设学堂,徵招伏生、申公、夏侯、戴德、欧阳生等名儒学士,住庙讲学,著书立说。开创中国古代庙学之先河。 唐会昌二年(842年),杜牧任黄州刺使,改孔庙为“文宣庙”,于庙中设学堂教化士民。史载其“立庙先圣,兴学教士,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杜牧亲莅讲学,远近弟子数百人听教,其庙学发展到兴盛时期。 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毁于元朝末战乱的孔庙经地方官吏儒士重修,规格渐大,并添置学田产业。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黄冈知县胡洁,复修孔子山碑亭,立“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於亭内(此碑现收藏于问津书院,保存完好)。此后前来登坛讲学的名儒达百余人,四方学子咸聚闻道,人才辈出。数百年间,儒学师承,分宗立派,各自立说,众家争鸣。一时钟鼓管弦之盛,几与鹿洞、鹅湖、东林、首善相媲美。 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启动问津书院百年维修保护工程,历时三年才圆满竣工。如今,问津书院已是一座占地32000平方米三高六矮十三栋五十余间的宫殿式建筑群,其最大特点是庙院合一,恢复了其独特的“后庙前院”、“上庙下学”规制。 问津书院现有大成殿,讲堂,东、西配殿四栋建筑为文物主体建筑,其他如仪门、理事斋、魁星楼、文昌阁、问津堂等为保护性设施建筑。 问津书院周边历史胜迹众多,保存有孔叹桥、坐石、长沮冲、桀溺畈、晒书山、讲经台、回车埠等遗存。 据悉,“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于11月24日至12月2日举行,记者们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体验、名家讲坛等形式,深入岳麓书院、石鼓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问津书院和嵩阳书院这6座富有代表性的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探讨总结各地书院对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详情]

央广网 | 2018年11月30日 16:10
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原标题:“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 《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首出自唐末五代十国王贞白的《白鹿洞》,记叙了诗人在白鹿洞求学的勤勉不倦。山林蔚秀,清溪湛湛,“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记者团实地走访白鹿洞书院,与从事书院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与未来。 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豢养白鹿而得名。1179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江西为官时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 白鹿洞书院 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他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苦心经营。鹅湖书院“朱陆之辩”后,朱熹还曾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其出发点实乃道德人格之陶铸,而非功名利禄之追求”。 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评价道:“《揭示》是对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 朱子祠内清乾隆年间碑刻《白鹿洞书院教条》 如今,在书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见清乾隆年间《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为接物之要。”言简意赅的书院学规,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揭示》是白鹿洞书院的灵魂,是后世学校教育的参考榜样。在五条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终南捷径’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 白鹿洞书院管委会原主任、研究员闵正国接受采访时表示。 书院之宝贵精神向来不拘于一院,其影响力可突破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据《利玛窦书信集》所记,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在书信中多处提到白鹿洞书院,“他们待我十分客气与敬仰,对人生等重大问题常和我辩论”,并与时任白鹿洞书院院长章潢结为好友。 《揭示》不仅在中国书院发展中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整个东亚儒文化圈中,白鹿洞书院传承与彰显的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是一国之财富,更是可供其它国家共同分享的富矿。至今在日本与韩国的乡校,仍有悬挂和集体吟诵《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活动。日本兴让馆山长,每天早上招集生徒一同齐诵《揭示》,申明义理,已成为兴让馆的传统。”李宁宁介绍说。 2010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供图:白鹿洞书院) 2010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韩国绍修书院来访白鹿洞书院时,开展了祭拜孔子、朱子等活动。白鹿洞书院管委会主任兼书记黎华表示,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育思想的认可和广泛传播,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近年来,一系列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艺产品正在海外形成一股新的潮流,风头正健,广受欢迎。作品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拥有强大的感召力,成为对外交流过程中的独特而突出的价值。 进入21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为全球提供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国学应当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支撑,而书院的新角色应为‘国学’的道场。” 李宁宁说道,“这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自大和文化独白,而要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宋子节)[详情]

人民网 | 2018年11月30日 15:59
白鹿洞书院保护发展之路:守正出新赓续千年文脉
白鹿洞书院保护发展之路:守正出新赓续千年文脉

  “中国高等教育要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连接,展现民族做派、民族作风、民族自信。”11月28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探访位于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众多从事书院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深入阐述剖析了目前白鹿洞书院的发展路径。  众所周知,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一千多年办学不绝,屡毁屡建,为传承文化、繁荣学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白鹿洞书院则是古代书院中的典型,素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的美称,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成为古代社会教育的准则。  它始建于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今名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光大于南宋朱熹之手,元明清三代薪火相传。从公元940年办庐山国学时起,至今已有1078年历史,它比英国牛津大学早228年,比剑桥大学早269年。是我国古代书院中办学较早、体制完备、缺环极少的书院,影响力很大。历史的淬炼过后,书院强大的文化根基和生命力让它历久弥新,越挫越勇。  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它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成立;1988年,它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成立。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在中国流行了1000多年的书院这种古老的办学形式在今天还有其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这个形式加入新的内容,使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白鹿洞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书院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近年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永葆书院向前活力,白鹿洞书院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带动旅游经济、以旅游经济反哺书院文化复兴”的发展之路。  “文物是它的筋骨,千亩森林是肌肤,旅游经济是血脉,千年文化是灵魂。”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郭宏达告诉记者,书院重视文物、资源环境的保护,文化古迹整理挖掘,以及以文化自然景观为基础的旅游功能的传承与开发,“通过文化产业吸引游客到这里来旅游体验,所得收入反哺投入于白鹿洞书院的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和教学活动中。”  郭宏达介绍,白鹿洞书院还经常开展祭祀展礼、开蒙教育等活动。其中开蒙教育包括朗诵经典、少年中国说、击鼓明智等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旨在激发青年人对于古代书院遗存、对于国学国故、对于儒学理学、对于传统文化精华有敬畏之心,感悟之心和传承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教育重新发展10年来,一场传统教育的游学形态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开展,逐渐成为当代大学教育回归传统书院的“试验场”。  当年,朱子使白鹿院鼎盛,又曾在嵩阳院讲学;二程从师于周敦颐,而周敦颐则是理学祖师、濂溪学派。白鹿和嵩阳两所书院,一南一北,几乎同时兴盛,命运又极其相像。  时至今日,中国书院如何重拾鼎盛,成为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等专家学者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  于是,2008年11月,九江学院与郑州大学联合发起“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活动。两所高校以彼此邻近的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为媒介,通过交流、竞赛、辩论、朗诵等形式以共同宣承书院人文精神,愿能重建游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于书院文化的关注与向往,用历史文化的底蕴造就现代人的精神修养,力挽千年文脉。  回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的本源之论,李宁宁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办了100多年,有着深厚的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关注人和人的成长、人和德行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精神追求。  李宁宁表示,在如今的教育语境和背景中,书院应该成为引领青年人精神思想的平台。  白鹿洞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让书院成为“国学”的道场  “我们不难看到,当下的书院教育和书院研究的兴起,是与‘国学’的地位和影响的再度兴起有关。”李宁宁认为,当今的书院还应成为“国学”的重要传播载体。  据记载,“国学”一词最早起源于《礼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国学”作为文化和教育的理念,始于明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欧美的思想学术进入中国,这些欧美的思想和学说,往往被称为“新学”或“西学”,而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国学’标注中国传统的学问乃至文化,其实是在建构一种‘国家意识’。”李宁宁分析,真正的“国学”不是现代科学或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所谓“学科”,而是一种具有“柔性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论或学说。“可以这样说,‘国学’这个词语的再次被关注,无疑是在中国开始现代化、走向现代性、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产物,它是中国人的现代民族观念或现代国家意识逐渐觉醒的结果。  因此,李宁宁想提出重建“庐山国学”的设想。  他认为,重建“庐山国学”,首先是面对当下的,为今天民众的道德修养,探索有效的方法与路径;其次是面向学校教育的,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再次是面向未来的,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详情]

中国青年网 | 2018年11月29日 18:37
走进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
走进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

  原标题:走进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九江11月29日电(记者 宋宇晟)“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一千多年办学不绝,屡毁屡建。它不同于官学,也非完全意义上的私学;它不是启蒙教育、小中学教育,也非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不是科举的敲门砖,但又难以摆脱读书做官的窠臼……” 作为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前任主任,闵正国谈起今天的书院,多多少少带有一种纠结的心态。 11月28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一方面,中国古代的书院曾经盛极一时,白鹿洞书院又是古代书院中的典型。 它肈基于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今名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光大于南宋朱熹之手,元明清三代薪火相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处庐山景区,今天的白鹿洞书院更多的是被人看作一个旅游景点。 这让人感觉,历史上曾经绵延千年的白鹿洞书院,今天似乎已成了摆放在博物馆中的观赏品,而不再具备现实价值。 但在这些关注书院、研究书院的学者眼中,书院并不是“死”的。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我们应该对书院有一个期待,而不是仅仅满足它有一个固有形态。” 相较于闵正国,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纠结的是书院的未来。“书院应该和现代元素结合,不断创造新的生长点。” 在李宁宁看来,书院只是个场所,今天的书院应该传播或传承什么,才是应该探究的问题。 九江学院作为白鹿洞书院当地的高校,已与白鹿洞书院管理单位开展各方面合作——设立白鹿洞文化研究所、出版《续编白鹿洞书院志》等书。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李宁宁还认为,“在中国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书院应该有多样形态”。 大概在十年前,他和几位高校教师开始了新的尝试——九江学院还和郑州大学联合开展“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 “我们就是依托传统书院,让高校的师生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古诗词吟诵等文化项目形式不断交流。”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他们还搞了一个话题——“千年之辩”。 “这就是让我们的学子体验,古代的精神理念和现代的大学教育精神之间,有什么可以对话、可以互相阐发、互相依托的话题。” 李宁宁认为,今天提倡传统文化,并非要固守书院原有的传统形态,而是要在现在信息化的潮流当中,找到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将现在的教育和传统的文化背景做一个勾连”。(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1月29日 16:58
书院 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书院 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原标题: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央广网九江11月29日消息(记者 方永磊)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的“大学”之地,历经千年,遍及华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书院被废至今已有百余年时间,但一百多年来,书院一直是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 书院是华夏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对书院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对这种古老办学机构多闻其名而少有经历。 书院最早源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林或乡间闾巷,模仿佛教禅林的讲经制度进行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了讲学授徒的功能。 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初期,由于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民间书院应运而生,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加上当时印刷术的应用,让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书院因此拥有了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了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文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南宋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朱熹集儒家经典语句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了历代书院所共同尊崇的方针和守则,延续七百多年的书院教育制度也由此形成。 在书院发展史上,明朝承前启后,地位也十分重要。在王阳明和湛若水的学说重新结合以后,带着冲破长久压抑的力量,书院得以勃兴,读书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当然,书院输出到朝鲜,也是这个时期的亮点。明代开始,书院走出国门,传到东国朝鲜、东洋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各国,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国旧金山等西洋地区,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代以后,朝廷对书院加强管理与控制,使书院的独立性逐渐丧失。书院不再视学术为本分和生命,反而不断强化教育功能,正式的官学也纷纷假以书院名称,许多乡村一级的学校也冠以“书院”的名头,书院文化于此龙蛇混杂。最后,在光绪末年的书院改制转型新式教育运动中,书院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很多人真的对书院误解太深。虽然书院和科举考试如影随形,但是朱熹和很多儒学大家历来都很反对“科举利禄之学”。 “书院并不是为了科举而生,古代书院的初心主要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学术修为,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当年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的目的,也是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之偏。”中国书院文化研究专家、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书院教育的特点是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朱熹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反对科举,而是主张先学好儒家义理精髓,再参加科举考试。” 书院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场 历史记载了古代书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丰功伟绩,而定位与管理则决定了书院在今天还能够走多远。 “正如佛教有寺庙,道家有道观,古代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道场,是儒家信仰者精神归宿。现在的书院虽然不再只是儒家的道场,最起码还应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对记者表示,目前传统书院几乎都变成了文物单位,成了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建筑物。 “国学应该登堂入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朱汉民认为,国学和传统书院是天然的搭档。书院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精神的养成之地,传统书院可以为国学提供最佳的传播场所,而传承国学也可以为书院重新注入生机。“传统书院不应该只是文物古迹,更应该是活的文化载体。” “传统书院的力量,在于它能用岁月的厚重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是有根、有传统的。”朱汉民认为,发展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传统书院在继承读书、讲学、研学和文化传播等功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国学培训体系。 “目前,传统书院在国学教育方面,尚未形成公认的、能吸引大众的模式。除了面临着人才匮乏和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许多传播内容也过于形式主义,无法让人产生共鸣。”李宁宁表示,如果仅仅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或身着古装组织大规模的祭奠礼,或者硬将“读经”教育纳入国学培训……这种表面的喧嚣与热闹,与真正的中国书院精神南辕北辙。“我们要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去滋养能安身立命的东西。终有一天,当国学再次渗透到血液中时,一定会散发出它应有的时代清香。” 书院正在多元化兴起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也随之在中国的东西南北重新兴起。据了解,近年来许多传统书院相继被设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代新兴书院也不断涌现,二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所,超过明代书院数量的总和。这些庞大的书院组织已经成了当代社会教化的重要力量。 “我一直认为近二三十年来,中国书院正在出现一个历史高峰。”岳麓山书院邓洪波教授感慨道,传统书院在近代衰落,历经近百年的沉寂了,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契机。 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 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社会各界的关注激活了现代书院,但是仅靠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抱负,还不足以支撑现代书院的生机盎然。只有政策和资本的加持,才能推动书院长久发展。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政策的鼓舞令人心动,据鹅湖书院官委会主任张赛华介绍,目前正在筹划打造“鹅湖之辩”永久会址,计划以鹅湖书院为核心,整合周边的山、水、村资源,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力,打造国学小镇,将鹅湖书院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游学基地和学术论坛高地。 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如今,书院的故事,早就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化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印记。无论书院的形式怎么改变,“士志于道”的书院精神,历经千年,依然始终如一。 朱熹曾为白鹿洞书院写过一副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对中国人来说,天地和圣贤都是不可磨灭的。 不管是传统书院还是现代书院,有这样的初心,一切,可期![详情]

央广网 | 2018年11月29日 09:49
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原标题: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程亚惠):武汉新洲问津书院,中国唯一以“孔子以子路问津”典故命名的书院。11月30日“文脉颂中华 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探访了这座书院,听专家讲述书院的古今以及它为当今世人带来的思考感悟。 问津书院。  摄影 程亚惠 据资料记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时期,当地百姓在孔子山附近挖出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八个秦隶体大字,为纪此事,淮南王刘安下命就此建亭,将石碑立于亭内,同时在此修建孔庙,设私学,召学士在此讲学,明万历年间书院重建,湖广巡抚熊尚文取孔子使子路问津之意,给孔庙书院命名“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藏书阁。 摄影 程亚惠 据新洲区问津书院管理中心主任陈清平介绍,问津书院因尊崇孔子,曾吸引唐代诗人杜牧、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等历代名儒来此讲学布道。书院在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历史中屡毁屡建,2002年成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大修后,成为弘扬问津文化、承载儒家思想的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阵地。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 摄影 程亚惠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表示,问津书院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被称作“中国最古老的大学”。问津书院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是荆楚学人及当地民众的“精神家园”。他说:“‘问津’就是‘问道’,问津书院的精神导向就体现在‘尊道’、‘崇德’、‘好学’上面。” 在黄钊看来,“道”是人们行为的“灵魂”,能自觉“尊道”,就能把握正确的精神支撑,问津书院大力倡导‘尊道’精神,这为建立人们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黄钊接着谈到了“崇德”,他认为“崇德”指的是高度推崇道德的价值,这是问津书院的重要传统。儒家所崇尚的“德”,集中表现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此为儒家关于“德”的核心价值取向。“儒家‘五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构建,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弘扬。问津书院强调‘崇德’,就是要求个体自觉修身立德,是人们在社会上立身做人的重要环节。” 黄钊认为,“好学”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可靠保证。所谓“好学”,就是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高尚追求,亦为问津书院历代贤达所提倡和追求的。据曹翰《问津书院赋》记载:问津书院开办后,学子们听课求学气氛十分热烈,全院上下,好学风气浓郁,形成了“讲道著河芬之盛,谈经追虎观之雄”的盛况。“《中庸》也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项求学原则。问津书院的‘好学’精神,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在黄钊看来,“尊道”“崇德”“好学”这三大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仅是问津书院最独特的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民族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发掘、总结问津书院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当代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再放异彩。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详情]

书院穿越指南 看看你适合哪一个?
书院穿越指南 看看你适合哪一个?

  原标题:书院穿越指南,看看你适合哪一个?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间教育机构,成为文人志士交流学术、激荡思想的“桃花源”,在藏书、教育、出版等方面也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假如穿越回古代,你将在哪个书院就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书院穿越之旅即刻开启! [详情]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作者: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范玉刚 历史上的书院不仅是教育的重要补充,更是文化传承、社会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渠道,对培养人才和引导社会文明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天,书院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的窗口,更是作为一种活态化的文化形态日益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文化活动的重要实践空间,蕴蓄着一种独立自主、理性思考、启迪教育、教化国民的一种精神性存在,成为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守护和创新的载体。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是古代东亚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通常,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千余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在历经辉煌、困顿和沉寂中,书院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英才的重任,如至今仍然“活着的书院”岳麓书院就是其中的典范。有专家统计,中华大地上曾存在过的书院有8000多所,可以说书院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据历史记载,书院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由理学家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书院作为古人读书、讲学、做学问之地,历经千余年发展,已累积了对文化传承、教育、艺术、哲学、社会礼仪等多方面的认知,是文化保藏、精神蕴蓄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有着重要价值。文化创造、文化积累和价值传播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一种传播方式,其精髓是中国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正心明德思想,一种使命的自觉担当。正心在求真问学、不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明德在发扬自身光明之德,践履匡济天下之任。这种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于当下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和教化人心不无启示价值。 在新时代,书院的功能应定位于文化活动空间,是文化传承和蕴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创推动文化繁荣的活态化载体。书院的辉煌始于教育,传统书院人数不多的小规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朝夕相处地论道,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打动人、感染人,令人不胜唏嘘之处。王阳明、黄宗羲等大师风格活泼,注重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在相互启发中悟道的方法,至今仍是研究生教学中的方法之一。当下,尽管书院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尽管岳麓书院已是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很多书院正在被新建或复修,但它俨然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渠道或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也不能取代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现在的书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院,而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应有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这是发展理念上应该明晰的。 文化传承是书院存在的重要功能。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可以说,书院对我国教育、学术、建筑、藏书等事业的进步,对民风民俗的养成,对中华文明的传播都作出重大贡献。书院本身就是一种活的文化载体,受古代文化传统中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的影响,作为体验传统文化的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承空间,只有使之活态化地成为当今文化实践的场所,让学生的琅琅书声和文明礼仪教化激活书院的灵魂,成为区域文化高地,才是对它最好的利用和弘扬。过去是讲堂,现在是文化传承、文明守护、文化创新和文化价值传播的空间。 除了文化传承,独立自主的理性精神的蕴蓄应是书院存在的另一功能。书院的终极意义是给人以思想,教人们学会思考。儒家特别注重成人教化,个人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书院的教育往往以此来展开,这是一种精神的启悟。中国文化追求知行合一,书院的特点之一就是求道与求学的统一,也就是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这种独立自主、理性批判精神,在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格外值得重视。如岳麓书院就承载了湖湘文化精神的传统:经世致用、关怀现代、关心社会等等,王夫之、魏源等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都曾受到其思想和精神的浸润。 书院文化的复兴,不能止步于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建筑,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令人向往的人文高地。它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启迪,一种适合当下又再现传统的生活。因此,书院文化的复兴不是打造多少个文化运营空间,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审美品味的塑造,它旨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提升当代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 来源:光明网[详情]

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 看书院百年之变
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 看书院百年之变

  原标题: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看书院百年之变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郑州12月2日电(记者 宋宇晟)什么是书院?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书院大概就是古代的大学。 但书院本身有何文化内涵?它们又何以延续数百年、上千年?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书院的复兴? 12月1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河南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中树龄达4500年的古柏。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书院之变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觉得,延续千年的嵩阳书院如今还大体保留着古代书院的格局、形制。 “嵩阳书院从公元934年建立至今已1084年,到1905年改制为小学堂,这里的讲学活动持续了970年。” 宫嵩涛提到的清末书院改制,对于中国的书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此之前,书院承担着藏书、讲学、祭祀等功能;在此之后,西式教育逐步替代书院教育,中国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也就此打破。 “当时的书院改制怎么改?基本是位于省城的书院改大学、位于府州的改中学,位于县的改小学。 宫嵩涛介绍,嵩阳书院1905年改为嵩阳小学堂,但仅“办了三年就办不下去了”。 此后,书院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宫嵩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书院从唐代肇始,到1901年改制,千余年来,中国有过七千多所书院。在这七千多所书院里仅有几个书院有名,或四个或六个或八个。” 而今天仍保存较好的书院已大大少于这个数字。“达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到三十所;达到省级文保单位以上,有二百多所。”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绵延不绝 但传统书院改制是否意味着文脉中断?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邓洪波看来,晚清书院改制并未中断书院的文脉,反倒是“使它由古代迈向近现代,得以贯通中国文化教育的血脉”。 “我们可以说,书院在‘改制’中获得了永生。” 事实上,就在书院改制二十年后,当时的学术大师蔡元培、胡适等人就曾发起二十世纪第一次书院研究和书院实践的运动。 这次运动在抗日救亡的三四十年代出现高潮,形成了大量学术成果。甚至新创办了诸多书院,如张学良的萃升书院,梁漱溟、熊十力的勉仁书院等等。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书院研究和实践活动再次复兴。诸多古代著名书院相继修复并开展活动,同时一些文化名人也开始新建书院。 书院,这个最初围绕书开展文化活动的组织,逐渐具备某种现代性。绵延不绝的同时,书院的功能得以重构。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要“复活”书院精神 但不论是过去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还是今天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或新式教育机构存在,其文化传播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 宫嵩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曾给中学生讲什么是书院,后来我再来嵩阳书院,发现他们来过以后,家长还带他们来第二次。” 他觉得,只有文化不断普及,大家才会逐渐认识并重新接受书院。 更何况,今天的诸多书院都在积极恢复讲学、教育的功能。 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嵩阳书院近年持续举办“一学三讲”活动;白鹿洞书院与高校进行文化交流;鹅湖书院试点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石鼓书院成为当地百姓活动场所;问津书院在乡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岳麓书院时至今日还有学生320人…… 但同时,邓洪波也指出,书院在当下大范围兴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问题在于现代书院“复活”的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精神。 “如果仅仅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将之纳入所谓的文化旅游,或硬生生地将四书五经纳入学校课程……这与书院精神是不相符的。”(完)   [详情]

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 正改变乡风
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 正改变乡风

  原标题: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正改变乡风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武汉12月1日电(记者 宋宇晟)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传统的书院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不少地方也依托传统,重新修缮了当地的书院。 但这些书院在今天,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今天的书院又应以何种身份存续? 11月30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湖北武汉的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问津”从何而来? “问津”二字源于“孔子入楚问津”的史籍记载。 《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均记载了“长沮、桀溺耦耕,而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一事。 清康熙时《书院志·本末原序》,对“问津书院”之历史演变,作了较为系统的概述。 其中首先记述了西汉刘安在此处建孔庙;而后唐代杜牧在做“黄州守”时,于此“立庙祀先圣,兴学士”。 到了南宋孟珙守黄州时,则“立庙设学,作屋千间,以居游士”。元初,又有江西之名儒龙仁夫“立院讲学”。 武汉大学教授黄钊考证,万历年间,书院重修,并以“问津”为其名。自此,“书院之名始立”,“书院之制始备”。 黄钊据此认为,在明代万历时,“问津书院”的基本格局和办学体制,已经较为完备。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屡毁屡建 问津书院历史悠久,但其延续期间,屡毁屡建。 元末,书院毁于战火,明朝复修;明末又遭兵毁;清同治、光绪年间又数次复修并扩建。 民国二年至四年,书院再次大修。也正因此次修缮,问津书院中出现了民国时期的建筑,兼有中西方建筑之风格。 此次大修后,书院逐渐年久失修,后又再遭损毁,成为历史遗址。 2012年起,武汉市新洲区实施问津书院(孔庙)百年大修工程。 工程参照清末《问津书院》新庙图的总体空间布局修缮本体,完成了大成殿、讲堂、文公祠、仲子祠、诸儒祠、隐士祠等文物的维修;又修复了洁粢斋、奉牲斋、酬庸馆、斋宿馆、魁星楼、文昌阁、仪门、理事斋、照壁、围墙、廊庑等保护性设施。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今日问津 维修之后的问津书院要如何发挥作用? “保护是我们的的责任,利用是我们的使命。” 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管理中心主任陈清平认为,尽管现在问津书院的学宫性质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教育文化遗产价值上,依然具有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功能。 在他看来,对于问津书院的利用应当充分考虑教育载体这一功能。 修缮后的问津书院举办了“问津书院儒商文化高端对话”、“问津文化”讲坛,目前又成为武汉大学国学院问津书院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问津书院研究基地、湖北省国学教育基地。 除了教育、研究功能,今天的问津书院还成为武汉乡村儒学研究推广中心。 问津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地处乡村之间,成为问津书院推广乡村儒学的有利条件。 湖北省问津文化发展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霍华先介绍,这种推广主要立足当地,宗旨是继承弘扬问津文化。 “我们在乡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是在乡村讲忠孝,开展此项活动就是为了提升民众道德水准、促进家庭和谐。” 此外,问津书院还举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和“重走问津路徒步大赛”等赛事。 陈清平说:“我们要将问津书院传统的学校教育功能和原有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延续、拓展和转变,开拓新思路,发扬问津书院兴学育才的教育宗旨,使其真正成为国学教育基地。”(完)[详情]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正在进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媒体记者走进问津书院,近距离感受书院文化的深刻内涵。据记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立刘安为淮南王,立都六安,邾县(今新洲区)为属地。其时,当地百姓在孔子山附近耕地时,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刻。刘安命在石碑发掘地建亭修庙,设私学祭孔并征召学士在此讲学、著书立说。中国最古老的“大学”由此诞生。 问津书院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 问津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 据《问津书院志》载,西汉淮南王刘安辖封邾城时,邑民耕地掘出一块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的石碑。刘安得知此事,命在掘碑处建亭立碑,勘地修庙,以祀纪念。于庙内置设学堂,徵招伏生、申公、夏侯、戴德、欧阳生等名儒学士,住庙讲学,著书立说。开创中国古代庙学之先河。 唐会昌二年(842年),杜牧任黄州刺使,改孔庙为“文宣庙”,于庙中设学堂教化士民。史载其“立庙先圣,兴学教士,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杜牧亲莅讲学,远近弟子数百人听教,其庙学发展到兴盛时期。 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毁于元朝末战乱的孔庙经地方官吏儒士重修,规格渐大,并添置学田产业。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黄冈知县胡洁,复修孔子山碑亭,立“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於亭内(此碑现收藏于问津书院,保存完好)。此后前来登坛讲学的名儒达百余人,四方学子咸聚闻道,人才辈出。数百年间,儒学师承,分宗立派,各自立说,众家争鸣。一时钟鼓管弦之盛,几与鹿洞、鹅湖、东林、首善相媲美。 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启动问津书院百年维修保护工程,历时三年才圆满竣工。如今,问津书院已是一座占地32000平方米三高六矮十三栋五十余间的宫殿式建筑群,其最大特点是庙院合一,恢复了其独特的“后庙前院”、“上庙下学”规制。 问津书院现有大成殿,讲堂,东、西配殿四栋建筑为文物主体建筑,其他如仪门、理事斋、魁星楼、文昌阁、问津堂等为保护性设施建筑。 问津书院周边历史胜迹众多,保存有孔叹桥、坐石、长沮冲、桀溺畈、晒书山、讲经台、回车埠等遗存。 据悉,“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于11月24日至12月2日举行,记者们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体验、名家讲坛等形式,深入岳麓书院、石鼓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问津书院和嵩阳书院这6座富有代表性的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探讨总结各地书院对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详情]

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原标题:“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 《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首出自唐末五代十国王贞白的《白鹿洞》,记叙了诗人在白鹿洞求学的勤勉不倦。山林蔚秀,清溪湛湛,“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记者团实地走访白鹿洞书院,与从事书院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与未来。 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豢养白鹿而得名。1179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江西为官时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 白鹿洞书院 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他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苦心经营。鹅湖书院“朱陆之辩”后,朱熹还曾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其出发点实乃道德人格之陶铸,而非功名利禄之追求”。 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评价道:“《揭示》是对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 朱子祠内清乾隆年间碑刻《白鹿洞书院教条》 如今,在书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见清乾隆年间《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为接物之要。”言简意赅的书院学规,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揭示》是白鹿洞书院的灵魂,是后世学校教育的参考榜样。在五条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终南捷径’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 白鹿洞书院管委会原主任、研究员闵正国接受采访时表示。 书院之宝贵精神向来不拘于一院,其影响力可突破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据《利玛窦书信集》所记,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在书信中多处提到白鹿洞书院,“他们待我十分客气与敬仰,对人生等重大问题常和我辩论”,并与时任白鹿洞书院院长章潢结为好友。 《揭示》不仅在中国书院发展中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整个东亚儒文化圈中,白鹿洞书院传承与彰显的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是一国之财富,更是可供其它国家共同分享的富矿。至今在日本与韩国的乡校,仍有悬挂和集体吟诵《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活动。日本兴让馆山长,每天早上招集生徒一同齐诵《揭示》,申明义理,已成为兴让馆的传统。”李宁宁介绍说。 2010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供图:白鹿洞书院) 2010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韩国绍修书院来访白鹿洞书院时,开展了祭拜孔子、朱子等活动。白鹿洞书院管委会主任兼书记黎华表示,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育思想的认可和广泛传播,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近年来,一系列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艺产品正在海外形成一股新的潮流,风头正健,广受欢迎。作品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拥有强大的感召力,成为对外交流过程中的独特而突出的价值。 进入21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为全球提供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国学应当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支撑,而书院的新角色应为‘国学’的道场。” 李宁宁说道,“这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自大和文化独白,而要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宋子节)[详情]

白鹿洞书院保护发展之路:守正出新赓续千年文脉
白鹿洞书院保护发展之路:守正出新赓续千年文脉

  “中国高等教育要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连接,展现民族做派、民族作风、民族自信。”11月28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探访位于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众多从事书院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深入阐述剖析了目前白鹿洞书院的发展路径。  众所周知,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一千多年办学不绝,屡毁屡建,为传承文化、繁荣学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白鹿洞书院则是古代书院中的典型,素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的美称,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成为古代社会教育的准则。  它始建于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今名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光大于南宋朱熹之手,元明清三代薪火相传。从公元940年办庐山国学时起,至今已有1078年历史,它比英国牛津大学早228年,比剑桥大学早269年。是我国古代书院中办学较早、体制完备、缺环极少的书院,影响力很大。历史的淬炼过后,书院强大的文化根基和生命力让它历久弥新,越挫越勇。  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它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成立;1988年,它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成立。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在中国流行了1000多年的书院这种古老的办学形式在今天还有其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这个形式加入新的内容,使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白鹿洞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书院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近年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永葆书院向前活力,白鹿洞书院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带动旅游经济、以旅游经济反哺书院文化复兴”的发展之路。  “文物是它的筋骨,千亩森林是肌肤,旅游经济是血脉,千年文化是灵魂。”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郭宏达告诉记者,书院重视文物、资源环境的保护,文化古迹整理挖掘,以及以文化自然景观为基础的旅游功能的传承与开发,“通过文化产业吸引游客到这里来旅游体验,所得收入反哺投入于白鹿洞书院的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和教学活动中。”  郭宏达介绍,白鹿洞书院还经常开展祭祀展礼、开蒙教育等活动。其中开蒙教育包括朗诵经典、少年中国说、击鼓明智等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旨在激发青年人对于古代书院遗存、对于国学国故、对于儒学理学、对于传统文化精华有敬畏之心,感悟之心和传承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教育重新发展10年来,一场传统教育的游学形态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开展,逐渐成为当代大学教育回归传统书院的“试验场”。  当年,朱子使白鹿院鼎盛,又曾在嵩阳院讲学;二程从师于周敦颐,而周敦颐则是理学祖师、濂溪学派。白鹿和嵩阳两所书院,一南一北,几乎同时兴盛,命运又极其相像。  时至今日,中国书院如何重拾鼎盛,成为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等专家学者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  于是,2008年11月,九江学院与郑州大学联合发起“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活动。两所高校以彼此邻近的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为媒介,通过交流、竞赛、辩论、朗诵等形式以共同宣承书院人文精神,愿能重建游学平台,引发学生对于书院文化的关注与向往,用历史文化的底蕴造就现代人的精神修养,力挽千年文脉。  回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的本源之论,李宁宁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办了100多年,有着深厚的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关注人和人的成长、人和德行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精神追求。  李宁宁表示,在如今的教育语境和背景中,书院应该成为引领青年人精神思想的平台。  白鹿洞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让书院成为“国学”的道场  “我们不难看到,当下的书院教育和书院研究的兴起,是与‘国学’的地位和影响的再度兴起有关。”李宁宁认为,当今的书院还应成为“国学”的重要传播载体。  据记载,“国学”一词最早起源于《礼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国学”作为文化和教育的理念,始于明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欧美的思想学术进入中国,这些欧美的思想和学说,往往被称为“新学”或“西学”,而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国学’标注中国传统的学问乃至文化,其实是在建构一种‘国家意识’。”李宁宁分析,真正的“国学”不是现代科学或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所谓“学科”,而是一种具有“柔性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论或学说。“可以这样说,‘国学’这个词语的再次被关注,无疑是在中国开始现代化、走向现代性、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产物,它是中国人的现代民族观念或现代国家意识逐渐觉醒的结果。  因此,李宁宁想提出重建“庐山国学”的设想。  他认为,重建“庐山国学”,首先是面对当下的,为今天民众的道德修养,探索有效的方法与路径;其次是面向学校教育的,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再次是面向未来的,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详情]

走进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
走进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

  原标题:走进白鹿洞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九江11月29日电(记者 宋宇晟)“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一千多年办学不绝,屡毁屡建。它不同于官学,也非完全意义上的私学;它不是启蒙教育、小中学教育,也非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不是科举的敲门砖,但又难以摆脱读书做官的窠臼……” 作为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前任主任,闵正国谈起今天的书院,多多少少带有一种纠结的心态。 11月28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一方面,中国古代的书院曾经盛极一时,白鹿洞书院又是古代书院中的典型。 它肈基于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今名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光大于南宋朱熹之手,元明清三代薪火相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处庐山景区,今天的白鹿洞书院更多的是被人看作一个旅游景点。 这让人感觉,历史上曾经绵延千年的白鹿洞书院,今天似乎已成了摆放在博物馆中的观赏品,而不再具备现实价值。 但在这些关注书院、研究书院的学者眼中,书院并不是“死”的。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我们应该对书院有一个期待,而不是仅仅满足它有一个固有形态。” 相较于闵正国,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纠结的是书院的未来。“书院应该和现代元素结合,不断创造新的生长点。” 在李宁宁看来,书院只是个场所,今天的书院应该传播或传承什么,才是应该探究的问题。 九江学院作为白鹿洞书院当地的高校,已与白鹿洞书院管理单位开展各方面合作——设立白鹿洞文化研究所、出版《续编白鹿洞书院志》等书。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李宁宁还认为,“在中国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书院应该有多样形态”。 大概在十年前,他和几位高校教师开始了新的尝试——九江学院还和郑州大学联合开展“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 “我们就是依托传统书院,让高校的师生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古诗词吟诵等文化项目形式不断交流。” 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他们还搞了一个话题——“千年之辩”。 “这就是让我们的学子体验,古代的精神理念和现代的大学教育精神之间,有什么可以对话、可以互相阐发、互相依托的话题。” 李宁宁认为,今天提倡传统文化,并非要固守书院原有的传统形态,而是要在现在信息化的潮流当中,找到书院的现代生存样态,“将现在的教育和传统的文化背景做一个勾连”。(完)[详情]

书院 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书院 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原标题: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央广网九江11月29日消息(记者 方永磊)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的“大学”之地,历经千年,遍及华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书院被废至今已有百余年时间,但一百多年来,书院一直是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 书院是华夏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对书院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对这种古老办学机构多闻其名而少有经历。 书院最早源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林或乡间闾巷,模仿佛教禅林的讲经制度进行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了讲学授徒的功能。 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初期,由于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民间书院应运而生,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加上当时印刷术的应用,让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书院因此拥有了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了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文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南宋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朱熹集儒家经典语句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了历代书院所共同尊崇的方针和守则,延续七百多年的书院教育制度也由此形成。 在书院发展史上,明朝承前启后,地位也十分重要。在王阳明和湛若水的学说重新结合以后,带着冲破长久压抑的力量,书院得以勃兴,读书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当然,书院输出到朝鲜,也是这个时期的亮点。明代开始,书院走出国门,传到东国朝鲜、东洋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各国,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国旧金山等西洋地区,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代以后,朝廷对书院加强管理与控制,使书院的独立性逐渐丧失。书院不再视学术为本分和生命,反而不断强化教育功能,正式的官学也纷纷假以书院名称,许多乡村一级的学校也冠以“书院”的名头,书院文化于此龙蛇混杂。最后,在光绪末年的书院改制转型新式教育运动中,书院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很多人真的对书院误解太深。虽然书院和科举考试如影随形,但是朱熹和很多儒学大家历来都很反对“科举利禄之学”。 “书院并不是为了科举而生,古代书院的初心主要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学术修为,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当年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的目的,也是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之偏。”中国书院文化研究专家、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书院教育的特点是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朱熹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反对科举,而是主张先学好儒家义理精髓,再参加科举考试。” 书院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场 历史记载了古代书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丰功伟绩,而定位与管理则决定了书院在今天还能够走多远。 “正如佛教有寺庙,道家有道观,古代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道场,是儒家信仰者精神归宿。现在的书院虽然不再只是儒家的道场,最起码还应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对记者表示,目前传统书院几乎都变成了文物单位,成了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建筑物。 “国学应该登堂入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朱汉民认为,国学和传统书院是天然的搭档。书院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精神的养成之地,传统书院可以为国学提供最佳的传播场所,而传承国学也可以为书院重新注入生机。“传统书院不应该只是文物古迹,更应该是活的文化载体。” “传统书院的力量,在于它能用岁月的厚重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是有根、有传统的。”朱汉民认为,发展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传统书院在继承读书、讲学、研学和文化传播等功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国学培训体系。 “目前,传统书院在国学教育方面,尚未形成公认的、能吸引大众的模式。除了面临着人才匮乏和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许多传播内容也过于形式主义,无法让人产生共鸣。”李宁宁表示,如果仅仅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或身着古装组织大规模的祭奠礼,或者硬将“读经”教育纳入国学培训……这种表面的喧嚣与热闹,与真正的中国书院精神南辕北辙。“我们要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去滋养能安身立命的东西。终有一天,当国学再次渗透到血液中时,一定会散发出它应有的时代清香。” 书院正在多元化兴起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也随之在中国的东西南北重新兴起。据了解,近年来许多传统书院相继被设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代新兴书院也不断涌现,二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所,超过明代书院数量的总和。这些庞大的书院组织已经成了当代社会教化的重要力量。 “我一直认为近二三十年来,中国书院正在出现一个历史高峰。”岳麓山书院邓洪波教授感慨道,传统书院在近代衰落,历经近百年的沉寂了,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契机。 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 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社会各界的关注激活了现代书院,但是仅靠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抱负,还不足以支撑现代书院的生机盎然。只有政策和资本的加持,才能推动书院长久发展。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政策的鼓舞令人心动,据鹅湖书院官委会主任张赛华介绍,目前正在筹划打造“鹅湖之辩”永久会址,计划以鹅湖书院为核心,整合周边的山、水、村资源,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力,打造国学小镇,将鹅湖书院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游学基地和学术论坛高地。 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如今,书院的故事,早就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化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印记。无论书院的形式怎么改变,“士志于道”的书院精神,历经千年,依然始终如一。 朱熹曾为白鹿洞书院写过一副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对中国人来说,天地和圣贤都是不可磨灭的。 不管是传统书院还是现代书院,有这样的初心,一切,可期![详情]

走进鹅湖书院:“千古一辩”之地如今流行“扫一扫”
走进鹅湖书院:“千古一辩”之地如今流行“扫一扫”

  原标题:走进鹅湖书院:“千古一辩”之地如今流行“扫一扫”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上饶11月28日电(记者 宋宇晟)“你们可以扫码关注一下我们鹅湖书院的微信公众号。” 11月27日,当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时,书院管委会主任张赛华几次向记者重复着这句话。 她那南方人的语速让这句话又增添了几分急切。而这份急切是有原因的。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鹅湖书院的今昔之比 鹅湖书院在历史上因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而闻名于世。这次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之魁陆九渊、陆九龄的辩论,也让世人将鹅湖书院看作是“千古一辩”的哲辩地。 而若从鹅湖书院的前身文宗书院算起,历史也要追溯到宋代,不可谓不悠久。 同时,书院虽在历史上几次被毁、近代也被废止,但自清以降,并无大规模损毁。这在中国书院中颇为难得。 但今天的鹅湖书院已难见当年情形。 记者在书院中询问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平时来这里参观的人并不算很多。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何让书院活起来? 历史只能代表过去,今天的鹅湖书院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书院活起来。 “我们想把书院弄活。”在张赛华看来,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虽也在近代被废止,但其学术研究的脉络因湖南大学而保留了下来。时值今日,岳麓书院也是中国诸多书院中的研究高地。 但鹅湖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没有现代大学作为依托。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所以我们只能先从其他形式做起。”张赛华觉得,管委会目前至少应该做这样几件事情。 首要的是保护好书院,“让大家在千年以后还能看到鹅湖书院的样子”;而后还要接待好参观者、旅游者。 但她认为,书院要“活起来”不能仅局限在成为一处文物古迹或是旅游景点,今天的书院仍然有一份传播与传承的工作要做。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传播与传承 “我们今天依然希望把传统书院中优秀的精神传播出去。”张赛华说,自己以前没在书院工作的时候,对这些东西都很少了解。 因此,她更深感今天传播这种精神的必要性。“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把书院传播出去。”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而更进一步的是传承。 张赛华已经给鹅湖书院做好了这方面的计划。“我们书院还要培养这方面的研究人才,跟各高校合作、研究书院文化。” 但她也知道,书院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 “即便与高校对接也是小范围的,也只是研究的人了解。” 在她看来,真正做到传播与传承书院文化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大家要真正注重道德品质的教育,而不是将成功看得太狭隘。”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当记者一行离开时,正遇到当地的小学生身穿汉服在书院朗诵《朱子教条》。 张赛华告诉记者,这是当地小学的一个班级。“他们固定一段时间就会过来。让孩子走进书院,感受书院的人文历史。我们也是做一个试点,效果好的话会将这种形式推广。”(完)[详情]

石鼓江山锦绣华 高足辈出名湖湘
石鼓江山锦绣华 高足辈出名湖湘

  中国青年网衡阳11月26日电(记者 刘尚君)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11月26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第二站探访湖湘文化发源地衡阳石鼓书院,破译湖湘文化千古密码。 石鼓书院肇创于唐,扬名于宋,盛于明清,直到清末改制。它绵延千年,长盛不衰,是我国最早具有教学职能的古代书院,其滋养孕育的湖湘文化与精神内涵,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多位廉洁勤政、刚直恤民的杰出人才。 衡阳石鼓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中国古代书院之名始于唐代,肇始之初,并不具备教学功能。 当最初一批书院仍处于私人读书究学的阶段时,石鼓书院的前身李宽中秀才书院却因为历史的机缘,顺应民情和社会的强烈需求,一蹴而就成为正式招徒授业的具有教学职能的“民间教育机构”。 李宽中秀才书院办学“多士景从”的兴盛气象声明远播,对中国古代书院实现由私人究学场所到民间教育机构的历史性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甚至难以估量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到了宋代,朝廷赐额,石鼓书院独享的殊荣;朱熹作《石鼓书院记》,提出石鼓书院与岳麓、白鹿洞书院齐名天下后,石鼓书院几乎成为整个宋代湖湘学派的最高学府。 清代以来,高足辈出。明清两代的高足有李誉、王大韶、刘尧诲,朱炳如、曾朝节、祝咏、王万善、陈宗契、彭玉麟、彭述、李咏秋等。明嘉靖三十一年,石鼓书院生徒彭良臣等6人同时中举,称“朱陵六凤”,名动湖湘。清光绪六年,石鼓书院生徒祝松云等4人同时登科,其中谭鑫振钦点探花,陈鼎朝考选庶常,传为佳话。 衡阳石鼓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石鼓书院在教学授徒中始终坚持将儒家经典与“康济时艰”相结合,以义理之学育人,铸成了鲜明的精神文化内涵,那就是济世恤民的强烈爱国情怀,并由此衍生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明道义正人心的尚德精神,为有用之学的务实精神等等。 石鼓书院生徒中有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那就是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清“同治中兴四大名臣”、湖湘文化杰出代表之一的彭玉麟。 彭玉麟其一生军功政绩卓著,却从金华知府、安徽巡抚、兵部右侍郎、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直到兵部尚书,所授官职一概疏辞,不仅不赴官,而且不支俸,时称“清望一时无俩”。然而,对朝廷所遣差使,却尽心尽力,从不推诿敷衍,奉旨查办各级官员,注重调查,实事求是,不避权贵,不庇交好,秉公办理,依法处置,有“彭打铁”之誉。钦差办理广东防务,不顾年迈体衰,悉心策划,亲自督办,为取得中法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奉旨巡阅长江水师和防务,以伤病之躯一干就是18年,甚至所需费用亦取自早年存盐道生息之款,节俭开支,未动国库一分一毫。 衡阳石鼓书院。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矗立江边,江面帆影涟涟,如今,石鼓书院经过修复更加独有韵味。据介绍,为进一步传承湖湘的文脉精神,石鼓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并为大专院校进行实习就业定向合作,为学生提供游览讲解、园林维护、传统表演等岗位。[详情]

岳麓书院开坛设讲 闪耀文明之光
岳麓书院开坛设讲 闪耀文明之光

   “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文化人”名家讲坛。 “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 红网时刻11月25日讯(记者 袁思蕾 摄影 曹超)11月24日,随着“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启动,“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文化人”名家讲坛,以及“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分别在当日上午和下午开讲。数十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时代鲜活力量,让冬日暖阳照耀下的岳麓书院愈发闪耀文明之光。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书院文化何以在当今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切实有效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对于这些问题,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案例深入剖析,各抒己见,交流思想。 “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文化人”名家讲坛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围绕“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当代书院的文化使命”“文化复兴与中国书院”等主题开坛设讲,挖掘阐发中国书院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上,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中国社科院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钟君,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康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浩,《国家宝藏》执行总导演汤浩,《如果国宝会说话》导演兼融媒体推广负责人潘懿,快手副总裁王强,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等专家学者和互联网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红节目《国家宝藏》执行总导演汤浩在分享节目过程中,谈起了“初心”:“我们想让更多人喜欢这些文物,能够把它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想告诉更多人文物的价值是什么,想让更多人看到先人的创作、情感、审美,想让观众深入去了解我们的祖辈一路走来的历史。这些文物,代表的是中国文化的民族基因,这个节目的价值就是把这些传播给普罗大众。” “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声音更大,通过各种媒体来传递我们的正能量、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这也是我能够做的事情。”朱汉民在谈及这次活动的目的时表示,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做的事是,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传播它们,让优秀传统文化发出更大、更多、更突出的声音。[详情]

以文化人 新时代中国书院正复兴
以文化人 新时代中国书院正复兴

  中国青年网长沙11月25日电(记者 刘尚君)11月24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正式启动。一场以《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以文化人’》为主题的名家讲坛同期开讲。 “以文化人”是中国传统书院的重要追求,书院虽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天下;与天地自然相亲近,却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山明水秀、书声琅琅的书院,是中国人文化人格的冶炼所。 讲坛中,专家学者结合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共同探讨书院如何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复兴传统文化影响力,担当起传承传播优秀文化主阵地的责任与使命。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主办方供图 书院应该是体制内教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通过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让这个社会形成一个美好的习俗。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的根本理念。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书院也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一个是来培养做人的道理,一个是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论坛中深入解析了《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差异与关系。 他表示,书院的教育理念和近代以来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有差别的,“书院的传统是把人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教授他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去践行做人的道理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而现在学校教育理念把培养专业人才看得更重要,虽然我们也反复强调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但是具体实施还是将技能的培养、专业的培养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楼宇烈认为,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方法,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有着很大差异。如何摆好通俗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要。他强调,两者不一定极端的肯定或否定,希望通过比较相互补充。 “现在的书院应当是我们体制内教育的重要补充。” 楼宇烈坦言,要给书院一个明确的定位。“我们应该看到体制内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传统文化的元素中断了,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很少,对西方文化反倒了解更多一些,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现象,这个比例是失调的。”他说,我们是中国,我们就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此外,他建议平衡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引领者,我们科学、科技如果离开了人文的指引,其发展就会走向斜路,走向歧途,就会迷失方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主办方供图 书院是中华文化基因培育的场所 “当代书院的初心不是为了改造现代教育,也不是对抗现代教育,而是为了克服当代教育当中公理化、工具化的弊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以重庆公交车坠桥事件为例阐述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并与大家分享了当今书院的文化使命。 他表示,在现代教育发展越来越精细、知识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真正落实、弘扬、陶冶人格立德树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他认为,书院应该是中华文化基因培育的场所,精敷五教,昌明人伦。朱熹亲制的《白鹿洞书院学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敬敷五教,昌名人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书院为学的宗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所在,是民族精神命脉所系,是中国之所谓为中国的精神基因。“我们今天要把中华文化的基因发扬光大,礼义廉耻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当代书院的使命就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工程,当代书院教育就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 书院应该是培养儒家文化传承的机构。颜炳罡表示,中华文化传统的文脉有道,“道”是相当于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义礼智信,书院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培养中华文化的传人是当代书院的重要使命。” 书院是公共的心灵空间,是社会教化的空间。颜炳罡认为,书院从来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更不是学术的象牙之塔。传统书院有场所而无封界,书院内学生和社会人士,都可进入书院听讲,书院向社会宣讲,教化民众。化民成俗是书院的重要功能。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主办方供图 书院是中华优秀文化复兴的机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首先成为的应该是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认为,新时代我们面临更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是,如何激活、如果传承、如何复兴?书院可以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复兴的机构。 首先,可以复兴传统书院。朱汉民表示,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持一个开放的态度,不要保守的关起来,调动地方政府、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群众等力量参与,把文化遗产的书院打造成地域文化、社区文化、包括乡村文化的教育基地,继续发挥古代书院的作用。 其次,无论文化遗产的书院还是现在新办的书院都应该纳入文化建设的部分。书院可以成为文化传承复兴发展的基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是有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激活起来,化为每个人内在心灵、外在行为举止的东西,书院就是这样一个媒介。” 朱汉民说,中国书院复兴是中华文明复兴大背景下出现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中国书院在中华文明复兴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中国梦”也是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梦。[详情]

走进湖南“岳麓书院”:千年学府何以弦歌不绝?
走进湖南“岳麓书院”:千年学府何以弦歌不绝?

  原标题:走进湖南“岳麓书院”:千年学府何以弦歌不绝? 岳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长沙11月26日电 题:走进岳麓书院:千年学府何以弦歌不绝? 记者 宋宇晟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副对联,如今几乎成了岳麓书院的代表符号。但这两句话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岳麓书院又是什么样子? 25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于斯为盛 谈及“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来源,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清嘉庆年间,书院大修。完工后,学生们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 袁名曜出的上联是“惟楚有材”。这四个字出自《左传》中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原文之意是,即便楚国有很多的人才,但其实都在晋国发挥了作用。 用邓洪波的话说,《左传》中的这句话其实是讲当时楚国人才外流的问题。 但写到对联里就要“正能量”地讲,“于是把‘虽楚有材’改成了‘惟楚有材’”。 岳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但下联迟迟没有人对出。一个叫张中阶的学生脱口而出,“于斯为盛”。这四字又出自《论语》中的“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这副名联就此撰成。 邓洪波说,这副对联在晚清也成为岳麓书院的真实写照,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 岳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弦歌不绝 今天的岳麓书院,在大多数人眼中似乎成了旅游景区,或是被当作文物。 但事实上,这里至今弦歌不绝——它仍是一所教育机构。 自清光绪年间实行“新政”以来,岳麓书院几经变迁。 先是废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民国初又废学堂——迁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此后再迁入湖南工业专门学校,直至1926年湖南大学在此成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湖南大学开始着手岳麓书院的修复工作;八十年代,岳麓书院正式对外开放、恢复办学。 岳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时至今日,岳麓书院有学生320人,专业方向主要为历史、哲学、考古。 “我们现在当然不是古代的传统书院,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八个字应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为院长,肖永明认为,在继承传统与传播文化之外,岳麓书院还应找到今天“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路子”。 虽然这条路仍在探索之中,但他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把传统的教育资源、教育理念,很好地融入现代教育过程当中”。 “能够在我们这个时代脱颖而出的人才,一定是有文化根基的人才。”他说。 岳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书院的未来 但这种文化根基要从哪里来? 肖永明认为,中国优秀传统书院的教育理念不失为一个源头。 宋代以降,岳麓书院历经宋末、元末、明末、清初三藩之乱、20世纪日军侵华战争,几度毁于战火。 但千年之后的岳麓书院,仍延续着这种在教育方面的探索。 南宋张栻撰写的《岳麓书院记》就提出,书院不是要培养人写好文章,也不是让人考取功名,而是要传圣贤之道,造福社会、服务社会。 在肖永明看来,像这类来自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并不过时,相反应将之延续下去。 另一方面,如果将视野扩大至中国现存的所有书院,几乎很难找到一所像岳麓书院这样、依然承担着教学功能的书院。 岳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那是不是所有这些书院都要重新回到它们过去的身份呢? 肖永明更愿意将中国各地书院理解成为一个“生态”,“它应该是有多元性的”。 “以前我们总是强求觉得书院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但我觉得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表现肯定是不一样的。”肖永明说。 邓洪波也认为,理论上,7000个书院应该有7000个模样。“即便是古代的书院,主政的人物不同,也各有特色,还有不同的地方文化。” 在邓洪波看来,“书院要活起来,就是要为现代文化教育各方面服务,根据各自的情况服务社会。我们提倡天下书院是一家,‘书院的未来’也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完)   [详情]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非遗项目彰显文化底蕴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非遗项目彰显文化底蕴

  原标题: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非遗项目彰显文化底蕴 中国网11月25日讯 (记者 蔡彬)25日“文脉颂中华 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媒体团一行先后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雨花非遗馆、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参观采访,近距离感受弦歌不绝的湖湘文化。 湖南岳麓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依秀如琢玉的岳麓山。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千余年来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功能的延续性。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岳麓书院的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历经千年,弦歌不绝。 千余年来,岳麓书院弦歌不绝,英才辈出。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上世纪80年代, 作为湖南大学的二级机构,岳麓书院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功能逐渐恢复。1988年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这个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殿堂,已成为海内外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在采访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肖永明谈到岳麓书院未来发展理念时,他表示:岳麓书院基本职责是要将古代的文化遗产完好的保存下来,并深入研究。但更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在这样一个有名的书院里工作,需要承担一个使命,将中国文化的精华发掘出来,通过我们研究的成果,去服务社会,服务时代。第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将“惟楚有才于斯”作为激励我们的座右铭,将它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第三,岳麓书院应继续承担起社会传播,文化传播的使命。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手段达到传播目的。为社会做贡献”。 精美多样的竹编制品,栩栩如生的根雕,典雅莹润的醴陵瓷器……在长沙市雨花区红星商圈繁华的杉木冲东路上,这个闹中取静的雨花非遗馆里,各类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众多传统手艺人献技传艺,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一条通往古代的时光轨道。这座集非遗展示、教学、表演、交易于一体的非遗馆,凝结了众多非遗传承人的痴心。 在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媒体团换上汉服,切身体验“拓汉字”,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据了解,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首家汉字艺术主题博物馆,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和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合作单位。馆内将传统汉字与科技相结合,推出了赏、拼、组、拓、印、吟、刻、写、涂、对汉字等十大主题汉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让汉字活起来,在体验中实现教育效果。 湖南自古就是一片文化热土,长沙更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之地。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更是昭示着湘人自古而来的文化自信。从马王堆汉墓、三国吴简到唐朝彩瓷铜官窑,从碧瓦飞檐的天心阁、国家一级的简牍博物馆到马栏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从古至今,从文物陈列到文化产业,无不彰显着长沙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活力。[详情]

文脉颂中华 踏书院之旅扬家国之情
文脉颂中华 踏书院之旅扬家国之情

  原标题:文脉颂中华,踏书院之旅扬家国之情 文化薪火,书院相传。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光明网等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全国网络媒体书院行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从岳麓书院出发,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各地媒体将探访具有重要意义的各地书院,以融媒体形式带来大家领略千百年来书院精神的内涵。 中国书院始于唐、兴于宋、经元明清跌宕而薪火相传。而今,国学渐热、乡愁渐醒,中华文化复兴的浩荡春风,让绵延千年的书院文化焕发传统之光、激荡时代之彩。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从乾嘉学派到救亡图存……寻中华文脉,抒家国情怀,和传统书院“确认眼神”、为家国文化打CALL——这是本次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的“中心思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底层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之上,我们需要一种仪式,重启书院历史的厚重滋养;我们需要一种唤醒,感悟书院文化的博大精深。“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便是对书院文化精髓的重启、对书院家国情怀的唤醒。 寻中华文化之根,传书院文化之魂。赓续千年的书院文化,是中华文脉之魂:以经世致用为导向的学术追求,以传道新民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教学相长、教教相长、学学相长为特征的教学理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象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斯文正脉。这是寻根之旅,这也是回望之路。“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一方面通过“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当代书院的文化使命”“文化复兴与中国书院”等主题讲坛拨云见月,探寻书院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其不仅与湖湘学子一道挖掘阐发中国书院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以光明网为代表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媒体,更借助“网络+书院”的形式,让千万足不出户的全球网友感受到中国书院文化的繁盛与传习。 在中华文化中,书院如乡土文明之图腾,或立于水乡江南,或存于北疆山野,兴而有继、断而不绝。中国书院文化之兴盛,不仅在于濡染出岳飞式铁血男儿、花木兰式巾帼先锋,更在于创下“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之盛景。此次活动举行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以文化人’”名家讲坛上,文化大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谈到,近代以来,虽然我们反复强调德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技能的培养,对今天的教育来说,书院文化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补充,担当着传承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角色。而与之相对应的,我们也看到,历经1200余年的发展,我国书院目前数量已在7500所以上。书院活在民间,文化承于当下。于此背景之下,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自下而上的民心所向,皆让“书院@家国”关键词有了更辽阔而深远的价值空间。 立现代书院之本,发家国文化之声。正如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所言,“书院活在当下,老树开着新花。”传承书院文化、发掘书院精神、开阔书院品格,本次活动将通过图文报道、专家解读、网络直播、全景VR展示、动漫、抖音等全媒体报道手段,让传统书院在新时代唱响文明之声。 探访千年来具有重要意义的六地书院,在传承书院文化的同时,展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路径,树立让文物活起来的样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是党报党网的文化担当,这是媒体媒介的时代使命。活动吸引了《国家宝藏》执行总导演、《如果国宝会说话》导演兼融媒体推广负责人等,同样意味着这场盛大的传播活动,定会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承载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与担当在新时代的中国生发浩荡回响。 文以载道,书以载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形式为内容服务,活动为价值增辉。“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全国网络媒体书院行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既有文化价值传承的张力,亦顺应民心民意的吁求。这是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之举,这是书院文化里丰沛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意识和道德理念的一场时代对话,这更是复兴传统文化影响力、构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一个宏大样本。 每一庭院落,每一缕芳华;每一块砖瓦,每一支风荷……都传播着书院之声,书写着书院之魂。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征程上,每一座熠熠生辉的书院,都能焕发优秀传统文化之光。踏书院之旅,抒家国之情,在“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中,我们与书院有约,我们与家国同行!(邓海建) 来源:光明网[详情]

岳麓书院:千年书院精神如何赓续
岳麓书院:千年书院精神如何赓续

  岳麓书院 人民网长沙11月26日电  (宋子节)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在首站岳麓书院,专家学者围绕“如何继承书院传统,激活文化生命力”等展开讨论。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岳麓书院诞生,千年来人才辈出。南宋时湖湘学派盛行,张栻朱熹在此辩理,成为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明末,心学大家王阳明曾至书院讲学;清中后期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皆求学于此;至今,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体系相融,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岳麓书院几经战火摧毁,几次于废墟上重建。岳麓书院几百学生曾参与抗元战斗,城破后大多以身殉国。朝代更迭、战火纷飞,每逢书院遇险,师生皆尽心筹措,竭力修复,守住中华传统文脉。 清康熙皇帝御赐匾额“学达性天” “国家兴,书院兴。书院发展与国运昌盛紧密相连,没有国家对文化的重视,书院不可能繁荣。”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说道,“在没有修复管理之前,岳麓书院内很多处古迹变成断壁残垣,书院最核心的教学区讲堂变成了居民区,朱熹手书’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前堆放着蜂窝煤,到处狼藉。” 1979年,湖南省政府委托湖南大学对岳麓书院进行修复管理。1984年成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90年获得学位授予权,岳麓书院弦歌复起。从2010年到2017年,岳麓书院共有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年,岳麓书院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古籍整理、编著共计17种超过300万字;举办104场各类学术讲座,听众达290万人次。岳麓书院为中国书院在新时代的复兴建设提供了范本。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开始出现不少国学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例如一些灌输“男尊女卑”等观念的“女德班”的出现,让人们感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去伪存真。 “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打着传统文化‘名号’、但实际上偏离了先贤本意的培训机构。这既损害了国学传统文化,也毒害了人的心灵。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更大、更多、更突出的声音,来宣传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说。 “目前社会经济条件发达,但在某些领域出现’精神滑坡’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书院要做的是激活读书人的家国情怀,为国家所想,为社会所谋,传道以济世民也。”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邓洪波表示。 长郡中学高二学生为游客义务讲解 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全社会传播。周末的岳麓书院里,长沙当地中学生担任义务讲解员,在不同景点为游客讲解文物典故。“我们提前在网上查找关于岳麓书院的资料,周末到书院为游客讲解,在主动学习书院知识的过程中,促使我们对书院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学生周琪说。 在未来,岳麓书院将如何赓续书院精神,发挥书院的时代作用?朱汉民谈到:“书院要一如既往坚持成人教育与社会教化的双重使命。首先,书院要继承国学、儒学、经学等重要学术传统,通过开设文化素质课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做人、如何做君子。第二,书院应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目前岳麓书院正以直播讲学的方式,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影响社会,向书院内外的每个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国书院在中华文明复兴中继续发挥作用。” 谈到书院发展的举措,肖永明表示:“岳麓书院应清醒认识在这个时代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他就此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要研究好、保存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通过建立强大的研究队伍,挖掘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形成能够服务社会、服务时代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第二,找到适合于现代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不应是遗留在过去的辉煌,更应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将传统教育资源、教育理念融入到现代教育当中,立足传统文化培养带有中华文化根基的人才。[详情]

书院文献让文化传承清晰有序
书院文献让文化传承清晰有序

  原标题:书院文献让文化传承清晰有序 央广网长沙10月26日消息(记者 方永磊)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书院是极其醒目的地标,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中国文化,书院都是极其重要的章节。文献典籍作为传承书院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着书院精神的辉煌历程,铭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珍贵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大量书院文献散藏各处,难以为学者所利用,更有一些书院文献随时光流逝,损毁严重,亟需通过系统式整理,加以保存、传播和利用。 中国书院文献浩如烟海 书院自带芬芳,是读书人围绕着书,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唐宋以来,它走过千余年发展历程,达到7500所以上的规模,其留存下来的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料,忠实记录了历代读书人有关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刻书、藏书,以及培植民俗风情,养成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成果,堪称充满书香的文化宝库。 千百年来,继往圣、开来学,书院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而且是卓越人才的培养者、造就者。书院所体现出的以经世致用为导向的学术追求,以传道新民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教学相长、教教相长、学学相长为特征的教学理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象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斯文正脉。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深深影响着唐宋以来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学者往往将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比照考察,研究书院的论著日积月累,颇为可观。”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许多研究已涉及书院的各个方面,但研究似乎尚不够深入全面。究其原因,自然与目前学术界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 “大量书院文献散藏各处,许多文献甚至不为人知或少人问津,研究自然不够全面,也难以深入。”邓洪波表示,材料的缺失严重阻滞了书院研究的进程,因此要比较齐全地搜辑目前存世的书院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影印或点校出版,对书院文献开展大规模、成系统的整理研究。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用文字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而书院被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乐,书院文献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基本上却依然没有展开。”对于书院文献的整理工作,邓洪波显得忧心重重,“目前书院研究的人才日渐紧缺,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估计再等若干年,想对书院文献进行整理研究,那时的难度就更大了。” 记录薪火相传的书院文脉 内容丰富的书院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区域社会史等的重要史料。据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500种以上。就其体裁而言,可以分为书院记、书院志、学规、章程、课艺、讲义、会录、同门谱、藏书目录、刻书目录、山长志、学田志、日记等不同类型;就其载体形式而言,有刻本、写本、稿本、抄本、拓本等,数量之大、种类之广、体系之完备,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 邓洪波是较早注意整理书院文献、研究中国书院的学者之一,也是当代中国书院研究的名家。邓洪波曾带领团队编纂了比较完善的书院文献总目及总目提要,第一次揭示了现存书院文献的全貌。2015年,邓洪波团队在认真考察当今书院文献的保存与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为题,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与此同时,邓洪波主持策划了《中国书院文献丛刊》,旨在为书院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性文献,以免去研究者重要版本不全之苦与各处访书的奔波翻检之劳。 历经三年的努力,《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一辑)于2018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本书所辑录、影印的书院专书文献125种,上起唐朝,下至民国,共计100册。为了便于读者更多地了解书院文献,邓洪波团队为这125种文献依照《四库全书》撰写了6万余字的提要,不仅著录了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存缺卷数、馆藏单位以及书院名称、院址和历史沿革等基本信息,还将文献对应的书院信息加以补充。据介绍,《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二辑)也已经在筹备当中,将于2019年初发布。 据邓洪波介绍,目前对书院文献的整理主要分影印和点校两部分。影印文献原则上以省为单位,分府州县,按书院辑录,同一书院有多种文献,则按成书先后顺序排列,其最终成果为《中国书院文献丛刊》十辑,每辑100册,力求将现存有价值的书院文献全部囊括进来,为书院研究提供基本文献。此基础上,他们又择其中尤为重要的100多种文献,以点校的方式出版成一千多万字的《中国书院文献荟要》,力争全面呈现书院的悠久历史及其功能、风采与特色,为书院研究提供精品文献。 “书院文献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教育的结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洪波表示,保护好、研究好这些书院文献是中国书院精神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时代命题。 书院精神的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学者们对书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量过去未被发掘、利用的资料,经过他们的搜集整理,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也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国书院指出了门径。但是,文献史料的意义不应只是书院文化史研究的价值,更应该从中挖掘书院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契合之处,从而让书院在现代有新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这些文献镌刻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加强现代书院的建设,提升现代书院的涵养,也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善待书院的历史。”提起传统书院的现实意义,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表示,书院是古代精神资源的宝库,它可以为当代价值观建设提供很多经验。 “约略而言,古代书院的学术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担当这三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肖永明认为,学术创新既是书院的精神内核,也是书院千年不衰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而文化传承和社会担当可以让学术创新同时具有历史与现实的视野,从而保证学术创新在兼顾传统和现代的正确轨道上进行。“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传统书院时代,也不应该以经、史、诗赋作为现代书院教学的唯一内容,但在多元化的社会,面对价值的失落、道德的滑坡,仍然需要共同崇善的书院精神来挽救与重建。”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院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后,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契机。据介绍,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书院相继被设为文物保护单位,当代新兴书院也不断涌现,二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所,超过明代书院数量的总和。 “书院在当下大范围兴起,很多书院也都建立了网络传播平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问题在于现代书院‘复活’的到底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精神,如果仅仅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将之纳入所谓的文化旅游,或硬生生地将四书五经纳入学校课程……都是与书院精神是不相符的。”面对现在流行的书院复兴潮流,邓洪波提出了冷静的思考,“书院只有带着新的切实可行的理论,才能重新进入主流社会。否则,就免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斯文在兹!儒学人文精神,历来有荷担斯文之道,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在新旧观念破立之际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勇敢面对社会问题和理论挑战,以全球化的视野来重建书院精神的价值理念,这应该成为当代书院主动解答的时代之问。  [详情]

书院里的中华文脉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活动开幕
书院里的中华文脉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活动开幕

  人民网长沙11月24日电(宋子节)今天上午,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启动。 中国书院起于唐,至南宋时发展成熟,经元、明、清直至近代,其文脉贯穿古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书院如何返本开新,为治国理政提供智慧矿藏,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积极探索。 启动仪式由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主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符雷、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君、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等代表出席活动。启动仪式由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主持。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符雷 在启动仪式上,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符雷表示,弘扬书院文化源于国运与时运的结合,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此次活动以书院的学术精神与家国情怀为切入点,探访书院遗存,展现书院基因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内涵,推动网络空间进一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表示,移动互联网让传统文化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既保留传统的魅力,又带有时代的印证。应利用速度快、传播广的网络优势,让更多的人亲近中华传统文化。 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伟 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伟在发言中表示,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前身,作为儒家教育的圣地和文化学习中心,千年学府始终处于高等教育之列,始终坚持成就人才的教育理想,为文化传承做出了独特贡献。书院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积聚与发扬之地,其精神榜样与精神力量为民族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 在随后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以文化人’”名家讲坛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围绕“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主题开讲。楼宇烈教授认为,现代书院应是体制内教育的补充——“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指引,书院与现代大学各有所长,应当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应当平衡专科教育与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律。”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围绕“当代书院的文化使命”话题,强调书院应“补现代教育之足,克功利主义之弊”。当代书院复兴不是为了改造现代教育,更不是为对抗现代教育,而是克服当代教育功利化、工具化之弊病,真正落实涵养心性,陶冶人格的立德树人教育。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谈到文化复兴与中国书院时强调,书院复兴是中华文明复兴大背景下出现的文化复兴,是正在复兴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机构之一。应当继承书院传统,将中国传统的君子教育、人格教育融入到现代大学的学科教育中。 当天还有“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来自高校、研究院、媒体、企业等各界专家学者代表共同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中,如何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 [详情]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启动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启动

  原标题:“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启动 央广网长沙11月24日消息(记者 方永磊)书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组织,贯通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教育血脉。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正式启动。 书院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文化记忆,其所体现出的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以及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文化精神的灵魂所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符雷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弘扬书院文化源于国运与时运的结合,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此次活动以书院的学术精神与家国情怀为切入点,探访书院遗存,展现书院基因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内涵,推动网络空间进一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 中国书院起于唐,至南宋时发展成熟,经元、明、清直至近代,其文脉贯穿古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书院对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学风士气、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明代开始,它又走出国门,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亚、东南亚各国,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国旧金山等欧美地区,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近代以来,因为新学、西学的加盟,它又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而1901年光绪皇帝的一纸诏令,将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如今,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院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后,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契机。据介绍,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书院相继被设为文物保护单位,当代新兴书院也不断涌现,二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所,超过明代书院数量的总和。 此次网络传播活动自即日起持续至12月1日,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媒体等20余家媒体的记者将先后探访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问津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追寻延续千年的书院文化。除了实地走访书院外,采访团还将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主题讨论、参与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讨和总结各地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对书院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梳理和积极传播。[详情]

让岳麓书院精神在育新人中大放光彩
让岳麓书院精神在育新人中大放光彩

  原标题:让岳麓书院精神在育新人中大放光彩 曾欢欢  唐珍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和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岳麓书院走过风风雨雨千余年,直到今天的湖南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孕育培养了一大批传道济民、经世致用之才。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的,更是中国的和世界的;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亦即岳麓书院精神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更是全社会可以借鉴化用的。充分发挥岳麓书院精神的当代育人价值,对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面对当前一些大学生、社会青年倾向于“人生理想实际化、价值标准实用化、个人追求实在化、行为选择实惠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应深入发掘、大力宣传、切实传承岳麓书院精神中的宝贵价值理念—— 一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核心。早在南宋末年,元兵围攻潭州城的危难时刻,岳麓书院数百师生毅然弃笔从戎、舍生取义;后有思想家王夫之、魏源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左宗棠等一批“中兴将相”抗击英俄、收复失地;近有蔡和森、唐才常、邓中夏、邓乾元等一批革命志士或慷慨就义或英勇战死……这种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既是新时代青年构筑理想信念的厚重基石,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是传道济民的责任担当。“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与此高度一致的是,传道济民是岳麓书院的精神特质。从“以传斯道而济斯民”教育思想闻名于世的书院山长张栻,到宋代理学派、明代心学派、明清实学派、清代汉学派等书院各类创新知识、勇担道义的群体;从深受书院“坚定其德性、明习于时务”思想影响,以陶澍、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到深受“有体有用之学”思想影响,以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湘军集团和洋务运动首领,再到后来的民主革命派、早期共产主义者——他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传道济民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精神特质,时至今日无疑仍是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先进典范。 三是立己达人的修身德性。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定是有大爱大德大情怀之人。欲齐国平天下,首要是修身。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无论是850年前朱熹先生手书的“忠孝廉节”,还是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写的“整齐严肃”,还是由民国时期宾步程校长题写的“实事求是”,无一不是岳麓生徒修身立德的标尺。特别是270年前由国学大师王文清手定、至今仍然收录在湖南大学学生守则扉页的岳麓书院学规,囊括了为人求学的品质要求,涵盖了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这些修身德性不仅可以有效消解“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更能助推广大大学生尊崇道德、互敬互爱、诚实守信。 以文化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充分发挥岳麓书院精神的当代育人价值,应尊重文化育人规律,注重将其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是融入课堂。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将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校史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必修选修课程,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辅助教材和读本,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二是融入实践。实践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体验和仪式,在参观、讲习、传播中把跨越时空的先进思想理念、价值标准、道德风范转化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通过继承和恢复岳麓书院祭孔礼、拜师礼、入学礼、成人礼等传统礼祭形式,形成入学季、表彰季、毕业季“三季典礼育人”的完整规制。 三是融入网络。网络是人才培养的新阵地,应加强以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为主题的内容生产,打造和抢占网络平台。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改进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推出雅俗共赏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让悬挂在书院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流传在校园里的故事都“活”起来,同时创立一批类似“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增强岳麓书院优秀文化传统的时代感和感召力。 (作者分别系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详情]

问津书院的前世今生
问津书院的前世今生

  问津书院之前世今生 问津书院,俗称孔庙,又称南孔庙。据史料记载,书院的前身孔庙,始建于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传说春秋末期,孔子游历楚国,因被河水挡住去路,不知过河渡口在何处,正好遇到名叫长沮、桀溺的两位隐士在田间耕种,于是孔子就派弟子子路前去问渡口在哪里,不想遭到两位隐士的拒绝,还劝孔子最好也像他们一样归隐。对此,孔子怅然长叹:“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见《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汉文帝十六年,因在现今旧街孔子河村处挖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秦朝隶书石碑一块,淮南王刘安就令人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庙纪孔,并设坛讲学,著书立说。 宋末元初,一代名儒龙仁夫依此开创书院,遍邀硕学鸿儒登坛授业,传播儒学文化。明神宗年间重修书院时,湖广巡抚熊尚文为书院命名并撰书“问津书院”匾额。问津书院曾一度与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和江苏东林书院齐名。特别是明、清两朝的中叶,讲学活动达到巅峰。 清朝康熙年间,湖广提学使蒋永修在“书院碑序”中称“惟楚有材,雄长天下”。康熙、嘉庆两位皇帝曾分别赐给问津书院“万世师表”和“圣集大成”两块匾额。[详情]

九江白鹿洞书院
九江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公元960—1127年)初扩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内的建筑,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亲临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后代书院又几经兴废,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 书院坐落在贯道溪旁,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有棂星门、伴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在礼圣殿的石墙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画像石刻。礼圣殿东侧的朱子祠是为纪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后有一石洞,内有一头石雕的白鹿。据《白鹿洞志》记载:“初,鹿洞有名无洞。嘉靖甲午(即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府王溱乃辟讲修堂后山,为之筑台于上。知府何岩凿石鹿于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现有的石洞和石鹿,则是明代嘉靖年间修凿的。 在朱子祠之东厢,设有碑廊,内嵌宋至明清古碑一百二十余块。在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烹的手书真迹,也有署为紫霞真人的明代状元罗洪先的《游白鹿洞歌》。这些名迹,笔锋庄重遒劲,运笔娇若游龙;它既是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又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历史资料。 在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即“御书阁”。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赐给书院匾额及古书后, 由南康知府周灿请建的。阁前有桂树两株,相传是朱熹手植;但也有人说是清代建造“御书阁”时种植的。这里古树浓荫,阳光穿过树隙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小光圈,风吹树动,光影摇晃,有如微波荡漾的湖水,显得环境清幽,风景宜人。 在棂星门西北隅,不仅有曲径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还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诸胜迹。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书“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场”,相传唐代李渤饲养的白鹿就睡在这里。而钓矶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书“钓台”二字。据说当年朱熹常在此垂钓,实际上这里水浅泉碧流急,很少有鱼,故明代刘世扬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鱼”四字,可谓中的之妙语。 白鹿洞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详情]

千古一辩鹅湖书院
千古一辩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坐落于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麓。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吕祖谦论辩于鹅湖寺,史称“鹅湖之会”。 书院正门 四贤论辩 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吕祖谦论辩的情景。 头门 石牌坊 状元桥 讲堂 御书楼 书院文化展示厅 书院主题书画展[详情]

探访嵩阳书院:找回文化的根 书院的魂
探访嵩阳书院:找回文化的根 书院的魂

  原标题:找回文化的根 书院的魂――探访嵩阳书院 到达嵩阳书院的时候,天正下着一场小雨。书院背后的苍苍嵩岳,隐没在一片雨雾之中。两宋之间,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成为当时的“名牌高校”,也成为后世书院追随的样板标杆。嵩阳书院作为“四大书院”之一,见证了理学争鸣,也诉说着自己的人文故事,百转千回,几番兴废。 嵩阳书院所在地河南登封,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一直被视作“天地之中”,这里背靠高峰,面临广陌,西带溪涧,东接茂林,占有极佳的地理优势。站在嵩阳书院的门下环顾,1000多年前的描述分毫不差:书院大门前是长长石阶,修竹拥在石阶两旁,山门滚脊灰筒瓦顶线条分明,门额大匾是后人仿苏东坡手书重写的“嵩阳书院”四个大字,隽雅俊朗。只是昨夜深山雨,书院愈发显得清净不染涓尘。 话说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原干戈云扰,书院却在这时开始了她的繁盛。由于后唐避乱之士聚处山林,在此收徒讲学,宋仁宗将之改称“嵩阳书院”。可巧书院近旁是赵宋皇室家庙崇福宫,常有当朝重臣闲置于此,这些名士到书院开堂授课,其中领风气之先的就有范仲淹,而后,又有司马光、程颢、程颐、吕诲等人先后在这里讲学。一时间名师云会,慕名而至的学生“数十百人”,理学道统萌芽,洛学规模初现。 踏进书院的这个下午,院落清幽而空寂,于安静中似乎更可领悟史上繁华。北宋时的嵩阳书院,像是士子为隐逸情怀量身订制的“理想国”,“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事功,是终生准则,隐逸,又让内心难以割舍。对于家国,是进亦忧,退亦忧;对于个人穷达,则是进泰然,退豁然,进退坦然。在嵩阳书院,我们看得见一次放逐,成就了一次解放:司马光在这里重启了《资治通鉴》的著述,二程在这里开创了理学的先河。 沿中轴线而行,五进书院宏居宽敞,依照礼制而建,保持了清代的建筑布局。穿过大门和祭拜正堂先圣殿,居于院落正中是为讲堂。讲学时,先生居于堂中,学生侍立庭外,“略窥门径”、“登堂入室”或是基于这种传统衍生的词汇。再向后走,过泮池、道统祠,就是藏书楼。院中的大将军柏、二将军柏虽称汉封,实际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树身老态龙钟,却遒劲挺拔,气势逼人。当年,它们已坐观唐人游历,宋人讲学,亲见过韩愈、苏轼,目睹温公著史,聆听二程论道,如今依然生机勃勃。二将军柏的面前,传说就是“程门立雪”发生的地方。巧的是,此去不远少林寺也有一座立雪亭,讲神光求法达摩的故事。千年绵延的学统,不仅有文脉,也有武脉,其生命所在,无疑就是这份立雪求真的执着。开创期的学者纵贯古今,横论百家,融汇佛道,可谓兼容并包。然而当后世理教被尊为不容置疑的权威,其道统走向了僵化。古代书院,多附建园林。嵩阳书院借天然地利,沿山溪造亭台,辟丘壑起馆阁。只是年代久远,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残垣。 随着北宋扶植官学的三次“兴学运动”,嵩阳书院的舞台上,坐而论道的学术际会,曲水流觞的林下风雅一一落幕。今天的书院,是个文物单位,屋舍俨然。只是,学统安在?当年的书院,虽然为大师们提供了避世的居所,但他们的教导,却是求进、求进!我们都在探求,希望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找回文化的根,书院的魂。 (原标题:找回文化的根 书院的魂――探访嵩阳书院) [详情]

岳麓书院:千年弦歌不绝
岳麓书院:千年弦歌不绝

  原标题:岳麓书院:千年弦歌不绝 岳麓书院明伦堂教学区 黄沅玲/摄 岳麓书院书斋亭台间的小路 黄沅玲/摄 编者按 中国书院,似可追溯到战国稷下学宫。通行的说法,也是起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绵延不断1000多年,7000多间书院遍布全国城乡。中国书院中国方式,民间教育自由发展,特别是有宋一代,民间书院与朝廷太学思想共和、百花齐放,形成中国一道灿烂辉煌的文化胜景。——中国的教育、学术、思想和礼仪等民族文化基本经脉,通过书院的方式得到了有效奠基和传承。 书院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特别开辟“中国书院”专栏,特派记者深入现实和历史,就中国古代著名书院及其著名人物故事,进行深度的专题采访,以期把这段独具光辉、异彩纷呈的中国教育文化史,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路。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这是一位作家对岳麓书院的描写,在此原文引用。不是我偷懒,而是当朝圣者们不辞辛苦去寻找日本京都的哲学小道,或是德国海德堡的哲学家小路,却忘掉了中国这个盛产早熟哲学家的国度,也有这样的一条小路。它没有名字,但岳麓书院的名字,已经盛名千年。 中国人总喜欢评各种“四大”,而且由于候选者甚多,往往互不相让。比如,“古代四大书院”就有多种说法,但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列为其一,大家应该没有意见。 走在这座弦歌千年的学府,传统庭院式建筑掩映在青山之中。史书上那些声名赫赫的人物曾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而后独善其身或者兼济天下,从一个少年变成一个传奇。如今已成为湖南大学一部分的岳麓书院,大概是唯一延续了传统书院之名的大学二级学院。书院内依旧书声琅琅,同学少年三三两两从身边经过,有些东西,又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民间书院成为地方最高学府,首任山长不爱做官爱教书 在近代历经战火,长沙市区保留的地面古迹并不多,岳麓书院幸为其中之一。 暮春的岳麓山,林木苍翠,岳麓书院现在的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教学斋、半学斋、湘水校经堂、明伦堂、百泉轩、御书楼、文昌阁、明伦堂、大成殿等。大门始建于宋代,现存大门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正上方悬挂宋真宗“岳麓书院”御匾,大门旁悬挂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介绍,这是一个流水对。相传清嘉庆年间,书院大修,完工后,学生们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出了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意思是楚国(特指湖南)人才众多;众人苦思下联时,贡生张中阶脱口而出“于斯为盛”,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在书院尤其兴盛。 这副对联正反映了岳麓书院千年以来人才辈出的盛况。宋朝的岳麓山曾流传民谣“道林三千众,书院一千徒”;南宋时,这里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基地,全国理学重镇;明末,把中国古典哲学推向高峰的王夫之曾在这里求学;清中期后,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等,也都从岳麓书院的大门走出。 北宋是中国书院制度的奠基时期,岳麓书院的故事也从这时开始。 萌芽于唐末五代的民间书院,在北宋初年兴起了办学热潮。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把岳麓山上智璇等两位僧人兴办的一所学校雏形,扩建为书院,岳麓书院由此诞生。 古代书院的院长被称为“山长”,这个名称也源于唐末五代,因为书院聘请的掌教之人,多是品学兼优、居山林而不做官的学人,加上书院也多依山而建,故名。岳麓书院见诸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山长名叫周式,是一位著名学者,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正式上任。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在《岳麓书院》一书中说:“岳麓书院一开办就受到官府的支持和帮助,而且后来历代重兴,也多由地方官员主持,是岳麓办学的一个特点。” 当时的岳麓书院正赶上北宋最繁荣的阶段,学生有数百人。办学办得好,好到惊动了皇帝宋真宗,他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召见了周式,还任命他为国子监主簿,留在宫中讲学。但周式无心留在庙堂,坚持回岳麓执教。宋真宗也算爱才,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赐了衣物鞍马、内府书籍,并书“岳麓书院”匾额。至今,岳麓书院内还存有明代石刻,即为宋真宗手迹。 北宋后期,岳麓书院被纳入“潭州三学”,即当地的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所学校,三个等级,学生通过考试,逐级上下,而岳麓书院是最高级,实际上成为地方的最高学府。 雍正年间,清政府从抑制转为扶持(实际上也是控制)书院,并由官方出资资助一些省会重点书院,岳麓书院再次成为湖南的“省城最高学府”。乾隆八年(1743),乾隆御书“道南正脉”,表彰书院传播理学之功。 尽管与官家关系密切,但岳麓书院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独立性,尤其在学术方面。这种始终贯穿的学术自由的氛围,在南宋激荡出了回响。两位理学大师的相遇,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讲,闪耀了那一片智慧的星空。 朱张会讲,学术自由的群星闪耀时 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说,后世称宋代“程朱”理学,而事实上从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去世,到朱熹(1130~1200)成长起来之间,学术界有一个空档期。这段时间内,理学造诣最高的是胡宏(1102~1161)。 胡宏祖籍福建崇安,父亲胡安国是北宋末期著名的经学家,后迁居湖南。胡宏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后又师二程的弟子杨时和侯仲良,成为二程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中国理学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后世认为是湖湘学派的奠基者之一。 我们的主角——岳麓书院在南宋修复后的首任主教张栻(1133~1180)登场了。他是胡宏的弟子,学术的传承与人的承继,在此完美地接上了。湖湘学派是两宋之交理学最重要的学派,岳麓书院亦成为全国学术重镇。 张栻与朱熹、吕祖谦(1137~1181)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再加上一位陆九渊(1139~1193),他们年龄相仿,学识相当,主持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四大书院,一时风光无限,堪称南宋最豪华的朋友圈之一。 如果岳麓书院是一部电影,乾道三年(1167),这部电影的第一幕高潮降临,两位大咖,张栻和朱熹相遇。这在当时也许只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讲,但余波千年不绝,开书院会讲之先河,比淳熙二年(1175)朱熹和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还早了8年。 学术的自由,为岳麓书院的千年辉煌提供了可能。 好,我们把镜头推到那一天,1167年9月8日,从福建崇安启程的朱熹抵达长沙。他在当时已经颇有名望,听说他要到岳麓书院讲学的通告,迷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探访时,也见到了位于书院头门南边的“饮马池”,脑补当年人山人海的盛况,如今大概只有流量明星的粉丝能够复制——朱熹和张栻,就是当年最耀眼的星! 朱张讨论问题十分热烈,一度“三日夜而不能合”。讨论的焦点有“太极”“仁”“中和”“已发未发”“察识”与“涵养”的先后问题等。比如,湖湘学派主张“先察实后持养”——先认清人性中的善端、仁体的表现、宇宙生命的普遍真理,再去用功;而朱熹认为,要认清自己很难,要花费很多时间,这过程中就不用用功了吗? 尽管观点有差异,但会讲的气氛是愉快的,双方求同存异。之后数年,朱熹的一些学术观点又发生变化,张栻的观点又接近于朱熹,可见他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古代交通不便,车马都慢,见一面都不知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所以那段时间,朱熹和张栻几乎天天在一起,四处游览,互赠诗歌,在青山绿水间留下许多佳话。 现在,从岳麓书院的园林到后山门,有一条长两百多米的游廊,廊中有二亭,一为“道中庸亭”,一为“极高明亭”,是为纪念朱张而建。应该在某一天,朱张二人也相伴走在穿梭于岳麓书院的一条小路上,讨论着某个哲学命题,而这条路,现在就在我们的脚下。也许,它就是我们中国著名的“哲学小径”? 理学、心学兼收并蓄,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定是开放包容的 张栻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书院的领导者。由他开始,岳麓书院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一是教学宗旨,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仅为应付科举考试的教学,提出书院应该教育培养一种“传道济民”的人才;二是教学方法,从诵习词章到师生之间“问难论辩”,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三是机构功能,在教育之外增加了学术研究,不同学派的学术大师在此展开学术讨论(会讲),岳麓由此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学术基地。 惺惺相惜,终有一别。朱熹再一次来到湖南,已是27年后的绍熙五年(1194),老朋友张栻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但书院还在。朱熹以荆湖南路转运使知潭州,着手振兴岳麓书院教育:给编制(聘请老师,增加学生名额)、给地(修建书院建筑,置学田50顷)。 当然,朱熹对岳麓书院最大的贡献不仅是“金主爸爸”,影响更大的是,他颁布了《朱子学院教条》,使岳麓书院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学规。肖永明说:“朱熹反对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想在书院中树立一种新的学风。” 朱熹所定的学规,提出“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其中包含着着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道德自律等原则,反映了理学的传统学风。朱熹把“学、问、思、辨、行”定为“为学之序”,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独立思考、知行统一,这在今天看来仍然不过时。 李清良说,湖湘学派有个传统,坚持“道兼体用”:一方面注重“体”,要求为学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不至于沦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另一方面又注重“用”,重视在实践中体现“本体”,所以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同时,湖湘学派还强调“道为全体”,即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好,特别注意吸纳各种思想。 因此,尽管理学根基深厚,但岳麓书院并没有关起门来办学,而是以空前开放的姿态接纳各家学说。在书院历代的“客座教授”名单上,理学、心学大师群星闪耀。 明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12月从北京启程,次年春,道经长沙,来到岳麓书院。当他踏上书院的小路,朱张旧事已经相去数百年,但哲学的光芒和这条小路一样,不随事迁。 此后近百年,王门后学徐爱、季本、邹守益、罗洪先、王乔龄、罗汝芳、张元忭、邹元标等,相继到此讲学,漫步于中国著名的“哲学小径”。 清代,一些从事诂经考史的经学家主持书院,力矫科举应试之弊。乾隆年间经学家王文清在岳麓书院,就颇注重培养学生“通晓时务物理”的务实学风。 道光年间,全国书院科举之风盛行,很多书院已经沦为八股文培训班。经学家阮元(1764~1849)的弟子、时任湖广总督兼湖南巡抚的吴荣光(1773~1843)不满此风,在岳麓书院设置了湘水校经堂,致力于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之才。郭嵩焘、左宗棠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清良说,大师纷至,但岳麓书院并不“跟风追星”,对每一种学说的吸收都以自己为基础,基本原则是“补我之缺”。 以心学为例,心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人的主动性,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妄自尊大,过于简易而忽略了实在功夫。岳麓书院得益于根深蒂固的朱张传统,始终没有那种浮诞不逞、空谈良知的习性,保留了重践履、务实学的传统。 这种开放的传统延续到今日,仍然回响不绝。 2017年,岳麓书院成立海外学术交流中心,与众多在汉学研究、东亚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国外一流高校,如剑桥、哈佛、京都等,建立了实质性联系,互派师生、交流人才与学术。 “回顾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我深刻地感觉到,我们是传统的,也是国际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来不是固守的,而是开放包容的。我们不会独霸,也不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在世界学术之林中永远拥有自己的位置。”李清良说。 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传统书院改制现代大学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社会急剧变革的近现代,书院亦莫能外。清末,千年书院也面临着学制的重大改革。从1903~1926年的短短20多年里,发生了从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学堂——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的变化,完成了从传统书院到现代大学的学制变革。 岳麓书院副研究馆员谢丰介绍,最初,岳麓书院只是对一些课程设置进行改变。光绪年间,山长王先谦将教学内容分为“经义”“治事”两门,增加算学、译学两门“西学”,还在每月的院考中废除八股文的内容。王先谦还购买宣传“新学”的《时务报》发给学生读。 不过,受制于时代,王先谦的改革立足点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反对对书院制度作根本性变革,而是试图在书院之外增设学堂以传授西学。 随着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兴起,王先谦与维新派的谭嗣同、熊希龄等一道,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办了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时务学堂。梁启超也在这一年11月抵达长沙,拟定了《时务学堂学约十章》。时务学堂在维新派的主持下强调融会中西,将学习《春秋公羊传》《孟子》与西方的民权思想相结合。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随后改为求实书院。 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诏全国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到任的湖南巡抚赵尔巽将岳麓书院改为学堂,并将由时务学堂改制的高等学堂迁入,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课程有经学、史学、国文、舆地、算学、物理、化学、生理、英文、体操等。 至此,延续千年的岳麓书院,从书院发展成为一所近代高等学堂,开始了近代教育的新阶段。此后又历经多次变革,终于在1926年,于岳麓书院旧址成立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为国立。1950年,毛泽东手书“湖南大学”匾额,新的时代又开始了。 清末,各级书院都改制为西式学堂,当代的一些大学、中学、小学就是由书院改制而来,但能保留书院名称并承担原有功能的极为罕见,很多只留下了几间屋舍,成为名胜古迹供人凭吊。而岳麓书院既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又是湖南大学的史哲学院,继续承担教学科研功能。 究其原因,李清良认为,一般的传统书院在清末改制后,往往只成为小学堂或中学堂,但地处省会的岳麓书院由于历来注意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思想创新并重,不仅是湖湘地区的最高学府,更是湖湘文化的中心和象征,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湖南省高等大学堂,并最终在民国时期发展为湖南大学。此后的湖南大学虽然不断扩展,但始终以岳麓书院的原有空间规模为基础,并且始终以继承和弘扬岳麓书院的千年传统为职志。 曾在1932年、1940年、1944年3次任湖南大学校长的胡庶华,在其撰写的《湖南大学校歌》中明确表示“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既要求承继岳麓书院千年办学的传统,又要求学习欧美的文化教育所长。 2009年,岳麓书院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肖永明在《书院传统与当代大学教育》一书中介绍:学业导师由教师担任,全面负责学生的成长辅导,包括思想道德和学业,保证每两周必须有两个小时见面时间;生活导师由品学皆优的博士生、硕士生担任,每位导师指导三四名本科生,交流的形式相当灵活,可以走进学生宿舍,也可以与学生一起读书、远足,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班级导师由教师担任,负责一个班级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学术兴趣小组导师由教师担任,引导一些学有余力、好学深思的本科生亲近和了解学术,引导他们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依稀可见当年教学相长的盛况。因为亲近导师,许多学生的人生道路也由此改变。岳麓书院的新生常常会听说一位学长的故事:他大一进校时,人生计划是考公务员,经过一年在书院的学习生活,大二时的目标改为要做学术研究,现在,他在复旦大学硕博连读,成为一名优秀青年学者。 ※※※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德祐元年(1275)9月,元右丞阿里海牙兵围潭州,湖南安抚使李芾率军民固守数月,弹尽粮绝。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岳麓师生荷戈登城,绝大多数都在守城战斗中牺牲,被后人誉为“南轩先生(张栻字敬夫,号南轩——记者注)岳麓之教,身后不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岳麓书院旧址上成立的湖南大学为日军空袭,不得不迁址辰溪,但仍坚持办学,并有一批学生投笔从戎,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45年9月15日,长衡地区侵华日军投降仪式在湖南大学举行,岳麓师生见证山河重圆。 一代一代的岳麓师生,用生命证明了千年弦歌不绝,楚材于斯为盛。清代岳麓书院的一位山长旷敏本(1699~1782)写过一副对联: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这副对联原联被日机炸毁,此为后人补书,为学子士人提供了一种人生态度和文化担当。登赫曦台上,看风云变幻,岳麓书院的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 ------------------------------------------------ 岳麓书院大事记 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山购书办学,形成学校雏形 北宋开宝六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将学校扩建为书院,岳麓书院诞生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周式任山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手书“岳麓书院” 北宋后期:成为地方最高学府 南宋乾道元年(1165):湖南安抚使刘珙修复岳麓书院,张栻主持书院 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张会讲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着手振兴岳麓书院教育 南宋淳祐六年(1264):宋理宗赐御书“岳麓书院”,再次出现办学热潮 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右丞阿里海牙兵围潭州,岳麓师生荷戈登城,绝大多数在守城战斗中壮烈牺牲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恢复宋代旧观 元延祐元年(1314):再次重修,规制宏整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毁于战火 明弘治九年(1496):长沙府通判陈钢、长沙府同知杨茂元重修岳麓书院,结束百年荒鞠 明正德二年(1507):长沙府守道吴世忠对岳麓书院进行大规模改向扩建,奠定基本格局 明嘉靖元年(1522)以来:全国书院进入发展高潮,岳麓书院得到进一步完善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巡抚丁思孔进行大规模重建,翌年康熙御书“学达性天”,并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送至书院 清乾隆九年(1744):乾隆御书“道南正脉”送至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南巡抚赵尔巽推进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1912年:迁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1916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 1926年:在岳麓书院旧址上成立省立湖南大学 1937年: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先后有省立克强学院、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民国大学等学校并入湖南大学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撤销湖南大学 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 1978年:湖南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1984年4月: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 1986年9月:岳麓书院恢复办学,招收第一批历史专业学生 1988年1月: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获得中国思想史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9月:获得专门史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中国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3月:恢复“岳麓书院”机构,取代原“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 2005年 4月:面向高校师生的岳麓书院明伦堂讲会开讲 2009年8月:首招本科生,实行书院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2012年6月:中国书院博物馆开馆 2013年3月:成立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详情]

千年学府 石鼓书院
千年学府 石鼓书院

  原标题:[走进中国古代书院]千年学府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侧景 石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声名远播,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石鼓书院全景 石鼓书院始建于806-820年间,迄今已有约1200年的历史。书院曾两次被赐额,前有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赐额,后有景祐年间(公元1034--1038年)宋仁宗赐额。 石鼓书院山门 走进石鼓书院,首先看到的是山门。门两侧悬挂一幅门联“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意思是告诫众生,要想把思想修炼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熟读《四书五经》。“至”即自始至终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沉醉”。同时也告诉世人,石鼓书院的学生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 大石鼓 进入山门即可看见石鼓书院的标识——一面高2.8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大石鼓所在地叫石鼓山,民间有两种传说:其一,石鼓山四面凭虚,其形如鼓。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其二,因石鼓山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故以声得名。 武侯祠 中国古代书院有三大功能:“讲学、藏书、祭祀”,沿石鼓旁的台阶继续前行,看到的就是具备祭祀功能的武侯祠。据《一统志》载: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驻军临蒸(临蒸是汉末衡阳县名),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赋,当时就住在石鼓山上。为纪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并对他的高风亮节表达敬重与追怀,后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后改名为“武侯祠”。 大观楼 沿山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儒家圣人孔子的塑像。孔子历来被尊为“先师”、“圣人”,古代学生上课之前先要到孔子像前祭拜,然后再上课,表达对圣人的尊重。塑像后方是气势磅礴的大观楼。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1573—1620)年末,“大观”寓意登楼揽胜,心载天下。大观楼是书院的重要建筑和中心建筑,占据了书院的两大功能,楼上藏书楼下讲学。 讲堂及七贤图 自宋代起,石鼓书院就建有“会讲堂”,明代时称为“讲堂”,是古人讲学的场所。到了清代,石鼓书院的讲堂设在仰高楼一楼,称为“敬业堂”。在大观楼一楼,设有讲堂局部布景和七贤木刻像。七贤是指对石鼓书院历史文化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七位先贤,他们是: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斡。 合江亭 大观楼后方就是合江亭,亭两侧有楹联:“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石鼓双江水”指的就是湘江和蒸水,“一首诗”则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所作《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特别是开篇“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最为精彩,合江亭也曾一时被人们称为“绿净阁”。 远处的来雁塔 登亭远眺,可以看到来雁塔。此塔为镇江、导航塔。在江东岸还矗立着一座塔叫珠晖塔。珠晖塔是一座风水塔,两塔曾盛行于明、清两代。据说,曾国藩曾在这片水域操练湘军水师,有人称这片水域是中国海军的“摇篮”。 朱陵后洞 沿着一级级陡峭的石梯,就来到了朱陵后洞。朱陵是炎帝的别名,炎帝曾在南岳的水帘洞巡游、居住,水帘洞称为朱陵前洞,石鼓山的山洞则称朱陵后洞。自韩愈游石鼓留诗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来此“朝胜”,乘兴作赋吟诗,后人将历代到此游览的名人留诗刻于朱陵洞内,或刻在石鼓山东面临湘江的悬崖处,故有“朱陵洞内诗千首”的美名,为衡阳古八景之一。 青草桥 走过朱陵后洞,穿过一条小路,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座古桥---“青草桥”,俗名草桥,横跨蒸水。古时,桥头的草前街、草后街酒家林立,商贾云集,随处飘舞着各式各样的酒旗,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是衡阳古八景之一的“青草桥头酒百家”的所在地。衡阳的古八景石鼓书院占了三景。 摩崖石刻 在石鼓山西面的山体上,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摩崖石刻。据历代地方志和有关文献典籍记载,在这座约4000平方米的山体上,镌刻着自唐至清的石刻20多块,分布在石鼓山体东西北三面崖石上。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大自然的洗礼,现在只剩下山的西面仍能追寻石刻的踪影。虽然石鼓书院摩崖石刻历经千年,许多被风雨侵蚀,模糊不清,但它仍是祖先知识、智慧、劳动的结晶,也是石鼓书院珍贵的文化遗产。(衡阳市石鼓区纪委监委)[详情]

书院美景

1月26日,湖南省会长沙迎来2018年首场降雪,市区的大街小巷均被积雪覆盖。位于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也在一夜间被白色的积雪覆盖,银装素裹。杨华峰 摄 [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