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养老院难觅影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6: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昨日,四川美术学院退休老教授梅光忠(化名)夫妇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希望媒体帮他们找一家能满足养老、疗养、送终“三合一”要求的养老院。 梅光忠,今年82岁,川美退休教师,老伴78岁,是重庆某局退休干部,老两口每月退休金有3000多元。据梅教授讲,他的两个女儿在国外,儿子在北京工作,“孩子们要我们到国外或到北京去,但我们不愿影响孩子们的事业,拒绝了。”半月前,梅教授意外摔伤导
有关资料显示,重庆现有老人院多是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房屋质量、功能设施都很不完备,如房内没有卫生间,缺少医疗康复室,缺少活动场所等,多数机构只能提供吃、住等简单服务,“在消费结构和老年人爱好情趣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些设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养老的需要”,这也是政府有关部门遇到的难题。 “目前,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是用10多年的资金积累来解决几十年遗留的问题,资金压力之大,令各级政府深感头痛。”重庆工商大学黄文博士认为,由于养老机构盈利率较低,资金回收期长,单纯按成本核算,绝大多数民办机构在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对此,有关人士提出,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地方立法,制订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和新建养老设施的优惠政策,借助民办公助、民办公营等形式,让更多的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参与到社会福利事业中来,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基础上,满足经济富裕老年人养老、疗养、送终“三合一”的要求。 记者徐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