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征路上的司号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6:4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郭亮罗福荣本报记者谢离江 10月16日上午,记者在通江县诺江镇盐井巷见到88岁高龄的老红军段克礼。走路一瘸一拐的段老在战场上受过4次伤,但身体硬朗,一顿尚能吃一大碗面条。

  人们叫他“段号长”

  1933年7月,15岁的段克礼参加了红军,被安排到红四方面军总部司号连学吹号。

  那把铜质双管短号,他一直形影不离,经常天不亮就起床到没人的地方练,不练的时候就背号谱,几十种号谱一大本,他都烂熟于心,丝毫不差。

  从号兵到号长,天天围着首长转的他十分“风光”,走到哪里都有人叫他“段号长”。“我在部队一共教会42个号兵。”段克礼很是得意。

  弹片击中脸颊仍没停止吹号

  记者问段克礼:“集合号怎么吹?”他一笑:“这多简单,‘嘀嘀嗒嗒嘀———,嘀嘀嗒嗒嘀———’只有我死了才会忘记。”又问了几种,他都是张口便答。他说,嘹亮的冲锋号一响,不仅能起到发布命令的作用,还能鼓舞士气,震慑敌人。

  “在打江油中坝时,我们司号连站在山头一起猛吹,敌人不知道我们有多少部队,胆小的吓得直往后跑。”他说,正当自己吹得起劲时,一颗炮弹掉在几米远的地方,弹片击中脸颊,顿时血流如注。但他仍然坚持吹号,后在战友们的劝说下撤出战斗,接受治疗。

  翻雪山,铜号上缠棉花

  段克礼记忆最深的还是长征路上翻雪山、过草地。“翻党岭山时,我只穿了两件单衣、一条裤子,打光脚板。”他说,那时过雪山,前面的人在没过膝盖的雪地里咋走,后面的人就跟着走,不敢往后看也不敢停,因为一旦停下来就可能永远爬不起来了;如果走错了,滚到雪坑里,看都看不见就被雪埋了,根本没法救。

  为了不误吹号,他在铜号上缠了厚厚一层棉花,防止嘴唇一挨上号就被冻得粘在一起。就在那时,他患上严重的雪盲症,眼睛肿得像桃子,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才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