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民营经济跃上江苏县市第一位 “苏南底板”嫁接“浙江基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00 解放日报 | |||||||||
常熟遍地私家车。“车到家门口,却老是被堵住。”常熟古里镇农民老陈抱怨。老陈所在的陈塘村那片,人家49户,私车却有21辆,村内道路因此常常拥堵。5年前,常熟私家车不过7000余辆,现在翻了三番,近5万辆。 车多,存款也多。2005年底,常熟全市存款余额770亿元,而其中居民储蓄占了一半,达386亿元,列江苏各县市之首。“老板”就更多了。据统计,常熟每4户人家就出了1个
就在苏南不断遭到“外资过度”质疑的背景下,常熟最近越来越受关注———这里,民资和外资一样发达,本地人和外来者一样发财,社会和经济一样发展。一些流传甚广的“苏南症状”,在此并不明显。 “浙江老板多于民工” “六七百户人家,家家都有机器,人人都能上阵。”海虞镇吴宗村的村委会主任王明华说。常熟海虞镇,人口15万,竟有500多家服装企业,而王明华说的家庭散户,都在为这些企业做配套……这些场景足以使人迷惑,此处是苏南?抑或是浙江? 海虞镇向南十几公里,你会发现更像浙江的元素。这里有一个年成交量260亿元、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常熟招商城。常熟的大小服装企业、6亿件服装的年产量,全都围绕着这个“发动机”在转。“依托专业市场,做大集群产业”———浙江的发展路径,在常熟一样清晰可辨。在这个典型的苏南城市里,洋溢着浓浓的浙江味道。 然而,对常熟人来说,这并不奇怪。一个招商城,经商者40余万人,浙江人23万,占了一半多,其中温台人近17万。当地流传一句话:“常熟的外地老板比外地民工还多。”最近,常熟招商城评选“十大企业家”,15名候选人中,常熟人居然只有3名。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浙江人就到常熟做生意,拖家带口、呼朋唤友,甚至一个家族整体迁移。常熟市温州商会会长杨岩锡,就把杨家里里外外300多号人全部接来了:“我跑的地方多了,数常熟最好!”浙江温岭商人戴小明有同感,2004年招商城一场大火使他损失几千万元,当地政府从安排临时摊位到最终还清摊位,从未扯皮。“最后证明,所有的担心全多余。”戴说。 浙江人扎根招商城,奔走全国,使常熟的商业文化忽然有了一个突变———变得像义乌那样的浙江城市。常熟市一位干部承认,如果没有浙江人,常熟服装产业不可能如此兴盛,波司登、梦兰等服装名牌也不可能成批出现。一位温州商人则说,常熟人以温和内敛的地域文化,接纳了大批浙江人,无意中嫁接了“浙江基因”,获得一种新的生产力———而常熟的民营经济因此有了借力之处。 “小萝卜头”里出“冠军” 如果说招商城的“浙江基因”是无心插柳,“推动民众创业”则是常熟的主动选择。2001年大年初八,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常熟市四套班子齐齐亮相,为民营企业开业剪彩。此后,每个大年初八,“剪彩”成了保留节目,变为政府鼓励民企的象征。 改造招商城,是鼓励民众创业的另一步棋。3年前,常熟提出“再造招商城”的目标,先后投资30多亿元,如今,10余幢高楼落成,面积扩大了一倍。 表面上看,这是长三角的“市场竞争”。当周边地区的绍兴中国轻纺城、义乌小商品市场、海宁皮革城等纷纷“升级”时,常熟很难按兵不动。“但是,市场改造后,产业链、信息流都增强了,创业机会更多了。”招商城管委会一位人士说。温岭商人杨老板证实,自从辅料市场建立后,这里的商贩不再需要奔赴义乌进货,因为这里的价格有时候更便宜。 “现在创业,会有人扶一把了。”常熟新时代化纤公司董事长吴大明说。2002年他进口的设备已到上海港,手头资金还缺100多万元,急得双脚跳,是政府牵线搭桥,介绍担保人贷了款,才熬过难关。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经过几年努力,常熟培育出一种“小萝卜头经济”———创业多、就业多、中小企业多,酷似浙江很多地方。 如今,在一大群“小萝卜头”中,还诞生出26家“单打冠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在全国甚至全球第一。这些企业成为常熟经济的“领军方阵”。去年,民营经济对常熟地方财政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就业人数超过二分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