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债务协商机制失效 多半“卡奴”仍为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31 中国台湾网 | |||||||||
中国台湾网10月30日消息据台媒报道,10个月前,台当局高举“救卡奴”大旗,推行“债务协商机制”。如今台“金管会”数据表明,该机制运作成效令人意外,真正应该得到救助的“卡奴” 过半数根本不来协商,银行则急着要回归“个别协商机制”,以免继续流血输出。 根据台“金管会”今年三月底“处理卡债及相关问题报告”,截至今年1月底,欠债
由于可以参加“债务协商机制”的规定是欠债金额要30万以上,欠债超过三个月以上。把51万人减掉欠债金额过低不符资格的35万人,可以算出,适用“债务协商机制”潜在人数约16万人。 根据台银行公会统计,加入“债务协商机制”的人数,截至目前约20万人,另据台“金管会”调查,其中近7成为非逾期放款户,这代表,加入“债务协商机制”的人里头,有14万人为欠债三个月以内的“正常户”;至于超过三个月的逾期户,约6万人。 原本,适用“债务协商机制”的逾期放款户,据台“金管会”估算,有16万人;如今10个多月过去,仅约6万人实际加入,也就是说,高达63%的逾期放款户,也就是欠债不还、信用扩张厉害、濒临破产边缘的“卡奴”,并未善用此一机制。 台媒指出,这样的结果同时表明,“债务协商机制”的采用只是降低卡债未爆发危险的可能性,也就是对可能变成逾期户的“正常户”,通过延期还款、降低利率等方式,开展有效风险控制。 对早已跟银行摊牌,逾期三个月以上的逾期户,或许因为债务压力过大、超过本身所能负荷,在既然债务已经爆掉了、不如逃之夭夭的想法下,就算“债务协商机制”再优惠,也打动不了他们的心。 台媒评论说,“卡奴”留下的烂摊子,注定由银行买单,对银行而言,为当初为冲业绩不择手段、胡乱核卡,所须付出的代价;银行业应从这一课中,汲取宝贵教训。 (季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