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年:平等互信 合作共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0:04 国际在线

  平等互信 合作共赢

  ——写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之际

  国纪平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这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会议期间,各国领导人将回顾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历程,并对双方未来合作做出规划。

  15年来,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和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在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东盟与其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成果的一组关系,对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三大跨越,政治互信奠定合作基础

  中国与东盟各国毗邻而居,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但中国与东盟这一地区组织开展广泛、密切的交往,则是近十几年的事。

  东盟成立于1967年。受冷战、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及文化、历史、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东盟关系有过曲折。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东盟自主地位的增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政治关系从对话伙伴、睦邻互信到战略伙伴,实现了三大跨越。

  1991年,中国与所有东盟国家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奠定了中国东盟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同年7月,中国外长应邀参加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开始了中国—东盟对话进程。随着中国政府和东盟对话的顺利推进,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建立了双方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1998年至2000年,中国与东盟10国分别签署或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双边关系框架文件。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因此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成为东盟组织外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域外大国,东盟也成为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地区组织。中国用法律文件形式庄严承诺愿永远做东盟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面对自身的巨大压力,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2004年发生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中国政府和人民同受灾国政府和人民心心相息,患难与共,开展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海啸受灾国家的专机上携带急需救灾物资的故事,至今在当地传为佳话;非典、禽流感肆虐,中国—东盟相互支持,共同推动本地区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正是在患难与共中,双方寻找到了新的合作契机,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政治互信的不断增强,为中国—东盟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领土、领海问题奠定了基础。通过平等协商,2000年7月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正式生效;当年12月,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正式签署。在南海问题上,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002年,中国同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相关国家在南海开展务实合作和共同开发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2005年3月,中、菲、越三国的三家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初次实践,是南海沿岸三个邻邦共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举措。

  中国—东盟关系之所以快速发展,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第一”,是双方政治互信和相互认同深化的必然,也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收获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互利共赢,经济融合呈良性互动

  中国与东盟政治关系的大幅提升,为双方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数字的对比最能直观地反映出中国—东盟经济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仅79.6亿美元,2005年跃升为1303.7亿美元,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0%,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今年1月至6月,双边贸易额达到7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快速增长势头不减。如今,中国和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的双向投资发展迅速。截至今年7月,中国实际使用东盟投资403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投资设立的非金融类企业近千家,投资领域从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小型项目扩大到建筑、电气、矿业、运输和餐饮等行业。

  中国—东盟关系中,经济合作是首要内容,且年年推出新项目。双方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湄公河流域开发、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一步步深化,而且亮点纷呈:设立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中国已几度注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中国南宁举行,为进一步拓宽双方经贸往来搭建了新的高效平台;中国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伙伴,开辟了双方合作的新渠道;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对象,2005年,双方人员往来达659.42万人次。在这一系列亮点中,最令双方人民期待的,无疑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美好前景。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双方经贸合作中的一大手笔,也是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早期收获计划”如期实施,中国提前开放农产品市场,让东盟国家提早享受了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好处;2005年7月,全面降税进程启动,双方对7000余种商品相互给予优惠待遇,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谈判也在紧锣密鼓中推进。人们期待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和东盟的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前列,双方强强联合打造的这一庞大的自由贸易区,必将对全球和亚洲的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和活跃。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飞跃发展,充实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已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面向未来,巩固提升战略伙伴关系

  15年来,中国—东盟对话合作可谓“年年有新进展,年年有新局面”,双方关系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而支撑这一喜人局面的,是双方在“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精神指导下,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双方实际和特点的合作方式。

  平等互利,是中国与东盟发展关系的首要前提。中国与东盟关系日益拓展深化,关键在于双方坚持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坚持坦诚对话,增进互信,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双方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坚持互利共赢,使双方最大限度地分享合作成果。在这一进程中,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把自己的利益和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使全地区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中国单方面向柬埔寨、老挝、缅甸共950种产品提供特殊优惠关税待遇,以促进三国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中国不仅提前让利,而且主动给予东盟新成员多5年的过渡期。一枝独秀不是春,春色满园才是中国追求的目标。

  协商一致,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主要方式。中国与东盟国家国情不同,发展程度不一。中国坚持求同存异,既着眼于长远发展,又考虑现实可能。15年来,中国始终以真诚的态度,设身处地为东盟着想。在与东盟开展的“10+1”合作进程中,中国是提出合作倡议最多的国家,而且几乎都得到了东盟国家的响应,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举措。这是因为,中国提出的每一项倡议,都充分考虑了东盟国家的关切与需要。东盟国家普遍认为,这是中国与东盟真诚合作的体现。

  合作机制化,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有效依托。从实际需要出发,中国—东盟逐步创立了包括领导人会议(含不定期领导人特别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合作框架。这种合作机制使沟通和协调定期化,有效地保证了双方合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是中国—东盟关系顺利发展的又一保证。从“10+1”到“10+3”,再到东亚峰会,无论东亚合作的形式如何演变,中国的这一立场始终未变,表现出了对东盟国家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的充分尊重。中国这一立场对形成本地区合作共赢大气候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东盟一直希望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广为整个东亚地区国家间的行为准则,继中国之后,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条约。

  事实证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顺应了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东盟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持久和平、稳定与繁荣,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与东盟同为亚洲大家庭的成员。巩固与提升同东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对话合作已经迈入第二个15年。未来的1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5年,也是东盟加速建设东盟共同体的15年。共同的发展需求,广泛的共同利益,不断夯实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基础。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东盟在发展双方关系的道路上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将迎来更加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