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营公交死期争议:改革是否挤压私营公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0:20 新京报
民营公交死期争议:改革是否挤压私营公交

事故之后,重庆在投入警力整治公交秩序之外,开始推进“公交体制改革”。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民营公交死期争议:改革是否挤压私营公交

10·1特大事故中,肇事车辆是一辆“7字头”客车。


  民营公交“死期”争议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余远牧说,只有搞大公司,出了问题由公司来负责,可以彻底砍掉挂靠车、私车。

  “还有61天。”东瀛公交集团老总张东林,像一个接到死亡通知书的癌病患者,盘算
着自己的公司所剩不多的生存日子。

  为解决一些路线的公交车“有车无站”,以及部分公司实行挂靠-承包管理的问题,重庆市政府已决定在主城区7575辆公共交通车辆中进行公交化和公司化的改革。

  据重庆市政府10月14日出台的《关于改革主城区公共交通汽车客运营运与管理体制的决定》显示,要求全市所有公交企业在12月31日前完成公交化、公司化改造,每一家公交企业,至少拥有100辆20座自营客车,才拥有经营资格。

  按此标准,现有的70多家“社会客运”企业将减至6家。

  这无疑宣布了仅有80辆车(20座以上)的东瀛公司的死刑。黎强的渝强实业有限公司公交集团比较幸运,他的公司拥有140多辆20座自营客车,尽管这次可以顺利过关,但是,前面还摆着重庆市政府“2010年必须拥有500辆”的要求。

  “到时候,很难达到。”黎强说。

  张东林和黎强的困惑在于,10·1特大事故是一辆挂靠于国营公交集团的车造成的,而公交改革却将矛头指向民营公交公司。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余远牧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这一疑问,他说,只有搞大公司,出了问题由公司来负责,不仅可以彻底砍掉挂靠车、私车,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极少数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明里暗里养私车、入股等腐败行为。

  “提高准入门槛,是不是该把规模作为唯一标准?”重庆市社科院企业研究所主任王秀模认为,国有的公交集团固然有基础雄厚、规章规范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体制僵化、自我扩大能力不强的弱点;而民营的公交公司恰恰可以来弥补这些缺点,公交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客运市场,但这是否一定以挤压私营公交为代价。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