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09 新华网 | |||||||||
新华网专稿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就这一问题对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进行了专访,全文如下: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记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您怎么看服务型政府? 魏礼群:所谓服务型政府,有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它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看,就是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着眼点和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特别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记者: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怎样提出来的? 魏礼群: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新认识。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全局,审时度势,郑重提出的重要任务。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和根本宗旨,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政府必须根据人民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需求变化和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情况,正确、充分和有效地履行职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建设服务型政府,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处于经济社会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和十分突出的问题。只有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举措。目前,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一些部门权责脱节、有权无责,有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不高;有的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随意决策,存在着严重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全面发展,甚至存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更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失信于民,损害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如果不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就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 记者:建设服务型政府包括哪些任务和要求? 魏礼群: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三)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记者:“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具体内容是什么? 魏礼群: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而定,但基本上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这些公共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性手段和机制。在我国现阶段,按照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必须既要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要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为实现这个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二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劳动保护,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三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这也是构筑社会安全网的需要。四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走共同富裕道路。五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六要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包括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大力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七要继续加强道路、电力、通信、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我国当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差距大,必须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保障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这样做,不仅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所必需的。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有效利用提供公共服务来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衡量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记者:如何“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魏礼群: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由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单位体制”向属地化、社会化的现代社区体制转变,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预防和化解矛盾。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管,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总之,要通过健全有效覆盖全社会的管理体系,全面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记者:从哪些方面来“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魏礼群: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努力做到以最低廉的行政成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方便、快捷是社会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管理,是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推行政务公开,是提高政府效能、也是防止腐败的根本性措施。要把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和权力运作的透明度,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应向社会公开。坚持以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制度,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提高政务信息质量,及时、全面、真实发布政务信息,畅通人民群众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电子政务是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推进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现代化。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互联互通,搞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要通过创新服务和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行政效能,改进服务质量,增强政府权力运行透明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记者: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魏礼群: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为此,必须从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是政府改革和建设的基本任务。 二是深化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要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至关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三是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体系。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性工作。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完善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以真正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体系得以有效落实。 四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必须按照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五是坚持依法行政和开展绩效评估。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 六是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这就要求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李玉梅) 相关专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