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特区30年成就双语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9: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一事

  港台腔北渐闹风波

  禁令雷声大雨点小

  未见哪个主持人因此下岗

  粤港交流存在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地缘优势之外,语言同质是最为关键和直接的因素。但是,广州粤语却没有“港台腔”。想不到的是,光是一个腔调,相差就已十万八千里。关于“港台腔”,曾经弄得沸沸扬扬。

  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对主持人用语问题了许多明确的要求,其中特别规定,“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模仿港台腔及其表达方式”。此外,主持人随意夹带外语、用方言播报的现象也在明令禁止的范畴之内。触犯《公约》者甚至会遭“下岗惩处”。

  “禁令”一出,全国争议纷起,简直成了一锅粥。赞成者说:“我好好感动”、“真的很不错的耶”……这些听了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的主持人发嗲广告,终于有望被管理了,近两年,内地主持人用语一直存在港台化倾向的问题。甚至原本以大气儒雅著称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现在也有发嗲的趋势。

  和“港台腔”关系比较暧昧的节目主持人是有点名气的李湘,她因此遭到部分国人的痛批。据说李湘辩称,“可能你们是北方人吧,我是湖南人,这边靠近广州、香港,我们发音中都带有一些尾音,可能让你们听起来觉得像港台腔,其实不是,我们感觉一直在说普通话的啊”。话音刚落,又有人摇头不止。

  反对“禁令”者也大有人在。博客作者“听日落的声音”旗帜鲜明:内地节目主持人说“港台腔”绝不是一种低俗的表现。这名作者说,抱着娱乐的心态来享受娱乐节目提供的娱乐,便可以发现主持人学什么腔调其实并不会导致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危机与道德失范。其实内地的改革开放,便曾经在“表达的方式与发音”上迈出过重要的一步。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歌手邓丽君的甜美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而未被官方理解为“腐朽生活方式”的载体加以拒绝。这其中表达出的信息是———公民的生活娱乐选择可以、而且应该脱离意识形态的笼罩,成为一代人记忆深处的标痕,与那个时代锐意开放、创新进取的画面融为一体。

  北京一家报纸说:《公约》的主旨是严禁主持人用方言播报,但把“港台腔”单提出来加以“特别要求”,显然也有地域歧视的嫌疑,因为毕竟方言不止“港台腔”一种,且内地主持人嘴里除了会蹦“港台腔”之外还会蹦出“京腔”等其他方言。不爱听“港台腔”,我可以转台看严肃的新闻节目;但如果搜遍各台,主持人都在字正腔圆地播报娱乐八卦,那倒不如干脆关上电视机的好。

  上海一家报纸的一则评论则认为港台腔之所以大行其道,自有其文化背景。作者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生人,“回想起还能留下些印象的广电作品,从最初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到后来的《壹号皇庭》、《樱桃小丸子》,甚至《康熙来了》,无一不有港台腔”。作者说,设身处地想一想,“和我一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主持人(不说更年轻的),在港台文化大肆侵袭内地的大背景下,他(她)们的口音带有一些港台腔根本就不需要刻意模仿”。所谓的港台腔,并不是几个主持人的港台腔,而是这一代人的港台腔—————这不过是港台文化大举进入内地在这个特定岁月留下的印记。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好好反省,为什么我们没能像港台那样生产出一大批能够影响青少年心灵的精神产品,而不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来祛除其文化影响。更何况,港台腔事小,公权力如何对待公民对生活的选择才算得上事大。

  后来,“禁令”颇有虎头蛇尾之象,还看不到有哪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真正因为港台腔被下岗。

  “在耳朵被语录歌磨出了老茧之后,某天早晨醒来”,突然传来了港台歌曲的清新可人,推开窗户,发现天特别蓝,云分外白。从此,中国人发现了娱乐、消遣,人们发现,人除了是政治的、阶级的人之外,还可以是个人的、自己的。人除了为革命工作拼命外,还可以有娱乐、还可以有消遣。这也是人生的权利!中国人通过对娱乐、消遣的发现,发现了人生的真正含义和人生的丰富性。从政治的战车上松绑之后,人向自由的方向走去了。———这是已故著名学者程文超先生的一段经历和感悟。

  这边,港台腔在大陆流行;那边,香港情况怎么样?普通话大热!其实,要告诉大家的是:香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逐渐形成学习普通话的高潮。1994年2月的统计资料说,10年前香港的普通话教育还保持着零的记录,而今,已有375所小学和154所中学把普通话列入选修科目,另有93所学校提倡学习普通话。1985年,香港有了一份以在“香港各阶层人士中积极推广普通话”为己任的《普通话》杂志。普通话在香港的法律地位也有所提高。1995年12月4日,香港高等法院首次使用中文进行聆讯。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普通话在香港的热度就更加不用说了。

  一地点

  深圳特区30年成就

  中国最典型双语城市

  专家称:它是全国七大方言区的人共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试验场

  中国存在着真正的双语城市吗?

  有,最典型者,为广东省深圳市。双语,普通话和粤语。

  深圳外来人口多。在深圳,两个人初次见面,最常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哪里人?”接着是:“来深圳多久了?”

  深圳30年来是各种语言互相交汇和影响的地方,深圳的宝安居民原多是讲客家话的,但后来移民渐多,广州人有,客家人有,潮州人也有,外省人也有,港澳同胞也为数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是粤语占了上风,因为主要经济客户是香港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外贸引进项目,就是大梅沙度假项目,那时候的港澳同胞还不会说普通话。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方省份来的移民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语言结构发生了变化。2006年,学者们在深圳做全国一级城市普通话水平评估,认为普通话已经成为深圳的主流语言,宝安更不用说了,而粤语可以和普通话共存,两种语言使用普遍,功能突出。在这里,粤方言跟普通话和平共处。外省人多数学会了粤语,本省人则多数除了粤方言之外,还可以讲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香港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每天都过来深圳买菜,讲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

  上海曾经播出过《孽债》等吴方言电视剧,虽然颇受上海市民的欢迎,但同时也招来了很多批评,最后电视台不得不草草收场。对比广东粤语方言电视剧长年播放的情况,就可以发现两地主要方言在向心力方面的强弱了。

  深圳深港语言研究所所长陈恩泉教授说,粤方言在广东人心目中,就是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正起着中心语言的作用。外地人来广东,就要学习粤语,而务实的广东人,也认真学习普通话,所以,粤语和普通话得以并驾齐驱。尤其是外地人颇多、毗邻港澳的深圳,更是典型。

  深圳的意义何在?

  “深圳是中国最好的双语城市。”林伦伦说,“可以说,它是全国七大方言区的人共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试验场,意义之深远是不容忽视的。”

  林伦伦和另一位语言学学者潘家懿认为,如果我们能够面对现实,因势利导,采取有效措施,深圳模式的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多语社区首先在珠三角实现,然后在港澳地区实现,“这绝对不是一种空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