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资料图

  西方媒体近日越来越多报道一件事。据它们描述,有5名中国“女权人士”在上个月的两会期间被拘留,原因是她们“策划在三八节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性骚扰搞抗议活动”。这5人至少有3人是非政府组织成员,她们之前还搞过“占领男厕所”等抗议活动。中国官方尚未公开发布相关信息,涉案人士的律师不断接受西方媒体采访。

  希拉里·克林顿6日把这起事件当做“侵犯人权”来指责,要求“立即释放”那5个人。希拉里的干预调子在西方相关舆论中很典型,并且增加了这轮指责的热闹。

  中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5名“女权人士”又有律师在维护她们的权益,我们认为这件事还是应交给法律来裁定。西方力量在相关司法程序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就急着搞“舆论审判”,这很不恰当,会给处理这件事增加很多扰乱性因素。

  中国社会对街头抗议活动一直很敏感,在法律上,它们的一些情况适用于“寻衅滋事”罪名,普通公众对此已有大致了解。在两会期间,在公共场所搞非法抗议活动会面临更多被依法追究的风险,这更是普遍的认识。

  女权在中国不是什么尖锐话题,中国的妇女地位在世界主要排名中很靠前,争取妇女权利决非禁忌。重要的是为维护女权采取什么方式,是就女权说女权,还是故意打擦边球,用非法抗议来挑战社会秩序,额外展示对抗现有法律体系的姿态。

  这5人被拘留还算不上定性,然而西方势力迅速指责中国“侵犯人权”“压制民主”,它们在从舆论层面把这件事“政治化”,强化对抗性。西方一些力量似乎要把所有因非法抗议被抓的人都归入一个“统一战线”,也把对他们的依法追究贴上同一个标签。而那些人的实际情况很可能有不少差异,他们对法律的触犯程度也未必一样。

  需要指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是真诚的,同时中国的法律与西方比又是自成体系的。一些行为在西方不违法,但在中国就是违法的,反之亦然。比如中国法律对街头抗议的管理很严格,要经过特殊批准,未经许可搞非法街头抗议的人很清楚自己在冒险,而他们一旦被抓,西方立即将之炒作为“人权事件”,这已成为中外之争的一种“定式”。西方只是占着嗓门大的便宜,生生把法治的黑白在它们主导的舆论场上给颠倒了。

  那5名“女权人士”是否犯了罪,西方舆论显然说了不算,而只能中国法律说了算。尊重中国法律是西方人同中国打交道的起码态度,撤掉这个基础,双方根本无法对话。

  由于这件事已经受到境外舆论的密集关注,相信有关部门在调查案情有进展后,会依法向外界做出通报。中外沟通的现实环境蛮差的,中方通报了也很可能被扭曲解读,增加办案的干扰。看来只能迎着这些问题上,让那些说三道四的声音被风带走。

(原标题:社评:维护女权不是随便上街抗议的理由)

编辑:SN091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曝光毕姥爷侵犯隐私权么?

曝光者是否侵害了毕福剑的名誉权?王律师认为,侵害名誉权与侵害隐私权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需要捏造事实进行侮辱诽谤,后者是未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披露事实。

也门的另一个“伊斯兰国”

也门内战暨外国军事干预的持续引发世人关注,而于此同时,离也门不远、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的逊尼派原教旨恐怖极端武装“伊斯兰国”(ISIS)也因其倒行逆施广为人知,甚至,不少人也多少知道,许多ISIS的战斗人员都曾在也门境内受训。

私人生活公共化的文化危机

私人生活公共化,正是当下社会的一大特征。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有了网络,有了微博、微信,人人手上都有了自己的话筒。这是一个追逐眼球的时代,人人都想被关注、被点赞。许多人在网上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发表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内心深处或许正是为了寻求获得这种社会...

今天你可能忽略的用人动向

党报,一向是观察中国政治走向的一个风向标。虽然很多人不爱读,但是在岛叔眼里,今天的党报很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不寻常”;不寻常的地方,在于报道人物身份的不寻常,也在于其中透露出的内容不寻常——可以看作是新形势下中共用人思路的一个体现。

  • 马未都:智商重要还是情商重要
  • 没能参加亚投行的安倍为何要怒吼
  • 清代名臣曾国藩的灰色收入
  • 越共总书记阮富仲也喜欢《西游记》
  • 十位影评人推荐北京国际电影节必看影片
  • 方刚:创伤的情感需要“放下”
  • 法国游记:这五年拍过的巴黎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