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英杰
如今在饭局上,人们经常碰到这一幕:当一道菜上来,有人不是伸出筷子夹菜,而是举起手机拍照。微信朋友圈上,晒各种美食图片已成为“拉仇恨”的一道风景线。
对这种做法,有人乐此不疲,有人嗤之以鼻。我一般并不反对,偶尔也会掺合一把。但我知道,许多人对这一举动的意味,并不那么了解。那些掏出手机拍照并发微博、朋友圈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不仅是在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公共化,还可能是将他人的私生活曝光于众。
私人生活公共化,正是当下社会的一大特征。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有了网络,有了微博、微信,人人手上都有了自己的话筒。这是一个追逐眼球的时代,人人都想被关注、被点赞。许多人在网上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发表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内心深处或许正是为了寻求获得这种社会认同感。
但是,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展露于公众面前,他并不能预见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说,有人把饭局照片发至微信朋友圈,原本是想和家人、朋友分享。但如今不仅是微博,连微信这一社交媒体都已经公共化了。你以为这些照片别人看不到,其实不然。就像微博的转发按钮一样,在微信朋友圈上,你的发言同样可能被人转走,而且你根本不知道这些话将以什么途径和方式传播,又将会被多少人看到。
这种将私人生活公共化的行为,至少会产生两种现实的风险:一者是个人信息被曝光;另一者是他人信息被曝光。对于一个习惯发各种美食照片和生活感悟的人,不需要怎么搜索挖掘,他的居住场所、活动范围、家人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收入条件等等,都可轻易被人获得。而对于一个可能是不慎被拍入照片的人,至少他当时在哪里吃饭、和谁在一起等个人信息,就等于公开化了。而如果这个人并不想被人知道这些情况,拍照者可能就涉及侵害他人的隐私。
何况,一个人在私下场合的发言,一旦放到公共空间上,可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如果你在饭局上来点黄色段子,有人可能会觉得你幽默有趣。但如果把这拍成视频传上网,不排除有“道德卫士”跑来“为民除害”。问题在于,这个人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在私下场合的话会成为公共发言,甚至被“道德法庭”拿来当作“呈堂证供”,那么他该不该觉得冤呢?这些话确实出自一个人的口中,但场合不一样,性质也就大不相同。
这意味着,私人生活的公共化,在扩大个人生活空间的同时,还可能反过来挤压个人的言论自由,甚至带来人际交往的文化危机。有时候,饭局如密室,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还有的时候,拍照如告密,一部手机就像在广阔的人际空间里免费安装的窃听器。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在任何场合的发言和行为都可能被公之于众,他所能做的就是把心扉关上,沉默不语。
多数情况下,上述情形并不会发生。海量的饭局照片,难以胜数的字节,最后命运往往是转瞬湮没于浩瀚的网络星河。只不过,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哪一个人会因自己的言论而被网络的探照灯聚焦。我想说的就是,当你在饭局上掏出手机想拍照、录视频,应当了解并洞悉这一举动的意味。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你还可以作出选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