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与习近平 基辛格与习近平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日前称赞习近平,“他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

  早在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2012年,基辛格就指出,“他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有能力挑战腐败问题。”

  出版过《论中国》的基辛格曾表示,在学术界他算不上中国专家,他的专长在于“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

  阅后即焚(微信号:newstest)梳理发现,他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点赞是“热情洋溢”的。

  毛泽东:“非凡的意志力和决断力”

  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前期准备。

  在这次访问中,基辛格见到了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中国领导人,但并没有去见毛泽东。

  他称,如果他提出要求,毛泽东会见他,然而他没有提出此要求。因为他清楚尼克松总统希望成为第一位见到毛泽东的美国官员,如果他见到了,“回美国后会让尼克松不悦甚至动怒”。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当天,基辛格陪着尼克松与毛泽东进行了会面。这是基辛格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会面后,他称这位中国最高领袖“展现出来非凡的意志力和决断力”。

  基辛格一共5次见过毛泽东,这也成了他写书和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的“重要资源”。

  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近日,基辛格接受了《人民日报》的采访。在采访中,“他首先忆起上世纪七十年代与毛泽东主席交往的经历,脸上露出笑靥。”

  江泽民:“温文尔雅,精力充沛”

  继毛泽东后,基辛格与之后的中国四代领导人也都保持了密切联系。2011年5月,基辛格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基辛格卸任美国国务卿的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正式访美,同年2月和4月,基辛格与邓小平在华盛顿和北京进行了两次会晤。

  两次会晤后,基辛格对邓小平的评价是,“邓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人物,他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之后,基辛格多次来华,均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多次受到基辛格的称赞。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基辛格便与其三次会面。胡锦涛当选总书记的2002年,基辛格也与胡锦涛多次会晤。

  基辛格对江泽民的评价是“温文尔雅,精力充沛”,对胡锦涛的评价是“慎思和谦和有礼”。

  据公开报道,基辛格与习近平至少已有5次公开会晤,其中,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第二个月,便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基辛格。同月,美国《时代》周刊将习近平选为“全球一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为《时代》撰文的基辛格称,中国正处于复兴阶段,习近平角色最为重要。

  同年7月,基辛格与江泽民在上海进行了“家庭式、庄园式”相会,两位都称赞了习近平履新几个月来的表现。

  2015年3月,自称来华近百次的基辛格再次访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再一次高度评价了习近平,“他在试图指引方向,让所有这些问题可以同时被解决,同时在国际社会建立起一个崭新、强大、和平的力量。”

  在美国,基辛格并不总受欢迎

  在今年3月份的访华过程中,基辛格对媒体称,“中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除与中国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外,基辛格也与中国一些普通人相熟,甚至登上过娱乐版面。7月12日,影视明星黄奕的前夫姜凯耗资过亿元迎娶现任妻子,基辛格送上了祝福。

  基辛格每次访华都会受到高规格接待,但在美国,他在一些人眼里并不受欢迎。

  年初,基辛格出席美国国会一场听证会,一些抗议者进入听证会现场,指责基辛格担任国务卿期间犯下“战争罪行”。

  此外,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格雷格·葛兰丁写了一本《基辛格的影子》。

  作者在书中写道,“在美国战后的每一个转折点,每一个危机时刻,当善良的人们开始表达出对美国实力的怀疑时,基辛格总是站到了对立面。”

  在该书中,作者还称,基辛格不是在权力政治方面深谋远虑的实践者,而是为了自身利益自觉自愿的实干派。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中美网安对话应避免聋子争吵

合作不对抗,这才是中美两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正途。中美网络安全对话,中美双方尤其是美国,应该秉承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聋子间的争吵”。如此,才能达成有效共识,真正推动两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互信与合作。

女生KTV陪酒为何撤整个学校?

虽然卫计局的调查中未明确女生陪酒究竟属于主动还是被动,也未明确这位杜姓“校长”当时有没有对女生动手动脚,但是,一间KTV里能够出现“校长”、班主任与女生把酒同欢的情形,这所学校的教学风气与管理混乱,已经足见一斑。

生育二孩什么时候不再艰难?

生育二孩在政策层面已不会太艰难。甚至可以说,全面放开二孩之后,人们要不要生二孩的“艰难”,重点将不在于国家是否允许生育,而在于你想不想生——这一点我们只要参照单独二孩在多地遇冷的情况就不难想见,比如在上海单独二孩的申请比例竟不足5%。

经济塌陷的东北该如何振兴?

在中国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时,刚刚复苏的东北再次陷入了低迷的泥淖,甚至成为区域性塌陷的样本。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但问题是再次告急的东北,能否依靠新一轮政策红利实现逆袭?

  • 张敬伟:安倍拿到了长期执政的门票?
  • 刘义杰:抓阄分专业是一个次优选择
  • 唐师曾:44年温都尔汗林彪葬身处
  • 大智若:作家为什么要焚烧自己的书稿
  • 《花千骨》和《甄嬛传》改编差别在哪
  • 渣男与渣女为何竟能有好结局
  • 探秘中国最后的原生态部落翁丁佤族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