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0月11日09:20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分享

  原标题:【长征中的纪律】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大部队开始陆续翻过夹金山。当时五军团37团担任后卫掩护,在团长李屏仁、政委谢良率领下,在盐井坪附近构筑防御工事,阻击围追敌人。几天下来,尽管敌人攻势凶猛,但都被英勇的37团指战员打了回去。

  历经艰难 翻越夹金山

  7月1日,军委电令以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团接替37团警戒,37团继续北上。战士们听到消息后,兴奋地在阵地上欢呼起来。37团随即撤出阵地,经70里急行军,赶到夹金山脚下,在向导的带领下开始翻越夹金山。夹金山终年积雪,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鸟兽绝迹,气候变幻无常,时雨时雪,忽而冰雹骤降,忽而狂风大作,素有“神山”之称。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位于川康边界的夹金山

  越往上爬,气温越低,人也越吃力,不巧的是,天空渐渐下起了大雪。此时,战士们身上穿的都是单衣,冻得浑身发抖,牙齿打战。尤其是脚,许多战士的脚先是被冰割破了,流了血,继而又结成冰,硬邦邦的,磨得生疼。再往上走,胸口透不过气来,双腿像灌了铅一样不听使唤。战士们你帮我,我帮你,推着拉着往上爬,疲惫的宣传队员用嘶哑的嗓音鼓舞大家:坚持就是胜利!靠着坚强的意志与革命信念前进。终于快要接近山顶了,山势更加险峻,空气愈发稀薄,风大路滑,一不留神就可能从雪坡上滚下去。不少同志已经筋疲力尽,走几步就呼呼直喘,只想坐下歇一歇。可坐下去就永远起不来了,好几次坐下来的同志都被战友拉起来。沿着大部队过山的足迹,依稀可以看见许多隆起的雪堆,那是牺牲在大雪山上的革命同志。战士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同时也使他们警醒。悲痛化作力量,他们拿出身上所有的力气,咬紧牙关,相互搀扶着终于登上山顶。7月2日黄昏,英勇的三十七团终于翻过夹金山,到达维宿营,战士们回头望着高耸的大雪山开心地说道:“再见啦!夹金山!”

  执行命令 重返夹金山

  傍晚,正准备好好休息一晚的李屏仁和谢良接到军团部通信员送来的信。李屏仁边拆信边笑着对谢良说:“老谢啊!这回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首长准是叫咱们好好休息,恢复体力,好跟随全军继续北上。”谢良在一旁兴奋地回答道:“也可能是首长要我们整顿军容呢,就要和四方面军同志会合了!”

  可信中的内容却让两人大吃一惊,信中写道:“奉军委命令,为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及掩护一、四方面军休整,你们接到信后,应立即返回夹金山南,再至盐井坪一线坚守阵地,继续阻击敌人。”短短数十字,却重似千斤。这一任务来得太突然,部队好不容易翻过夹金山,现在马上返回,大家的思想能不能做通?但两人相信,只要把任务的重要意义讲清楚,广大指战员是会排除万难完成的。随后李屏仁迅速传达了军团首长的命令,讲述了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光荣传统,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必须作服从命令、执行纪律的模范。37团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不仅没有丝毫抵触和畏难情绪,而且纷纷当场表示:“愉快接受命令,坚决完成任务!”

  版画《红军过雪山》,作者宋广训 战士们相互搀扶着跟随队伍前进

  第二天拂晓,在“再过夹金山、守住盐井坪”的响亮口号下,部队顶着寒风大雪,第二次翻越夹金山,于次日晚抵达盐井坪。幸运的是,胆怯的敌人怕中红军的埋伏,一直待在原地,并没有赶上来,先前的阻击阵地还是空着的。白天打仗,夜晚休息,敌人不进攻,红军也不出去,打了一个星期,全团无一伤亡。这时,又得军委电令,令37团翻过夹金山,经达维到懋功待命。望着远处高耸的夹金山,战士们蔑笑道:“夹金山呀夹金山,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要过你一次!”于是,37团再次翻越夹金山,创造了十天三过雪山的奇迹。

  雕塑《红军过雪山》,作者刘林战士的雕像仿佛冻结了时间,亦或是时间升华了精神

  听党指挥 严守政治纪律

  红五军团37团,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以服从中央命令为天职,严守政治纪律。他们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党中央和红军大部队的安危和革命的大局。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战胜敌人的阻击围追,克服夹金山的风雪严寒和高山缺氧的重重险阻,多次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赋予的后卫警戒任务。听党指挥,严守政治纪律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障。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等,长征中一次次绝处逢生、成功突围的例子,都是红军严格执行政治铁律的光辉典范。(中央党史研究室 光新伟)

相关阅读

开一天的会,您尿涨不?

对于开会这事,我想体制内人人都深知个中滋味,皆有发言权。虽说有些会议繁多、冗长、无味,但会议中还是有一些好玩的细节,被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克什米尔的困局是怎么一回事?

印巴的敌意是否会随着克什米尔的乱局升温?着实令人担心。

感谢北京市府让我有做滴滴司机的资格

就差直白地对外地人说:你们进京可以把钱留下,把汗水留下,但不要给这座城市添麻烦。——世上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

借别人的悲剧,倒自己的苦水

在咱们这个社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这个意义说,张锐的离世,是社会的损失。但让社会善待张锐的最好途径,只能是更多人努力变成更好的张锐。

  • 化解医患矛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新规一出,滴滴抢了婚恋网站的生意
  • 中国哪位领导人逝世联合国降半旗两天
  • 莎士比亚最最最最重口味的一部剧(图)
  • 《西部世界》:HBO又出九分以上神剧
  • 像张靓颖一样笨拙的去爱,有何不可?
  • 和英国最狂热的桌游收藏者谈人生(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