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品质生活 | “拆历史建筑”事件不断,真的是保护不力?

品质生活 | “拆历史建筑”事件不断,真的是保护不力?
2018年01月29日 06:00 解放网
摘要: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建筑“被拆”的消息却也不断见诸报端,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上海不仅有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也有梧桐树下的小洋房、里弄小巷的石库门。对于本市的历史风貌保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了新目标:上海将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第二批131个历史风貌街坊保护,彰显城市人文底蕴。


最近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同样强调历史风貌保护: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坚持“整体保护、积极保护、严格保护”的原则,中心城区从“拆、改、留”转向“留、改、拆”,以保护保留为主,不断拓展保护对象体系。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建筑“被拆”的消息却也不断见诸报端,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两会现场,这一话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信息公开解误解


去年,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擅自拆除重建。近日媒体又报道,市级文物建筑尚贤坊后两排里弄建筑“突然被拆”。这些新闻无一例外撩拨着公众的神经。

尚贤坊  摄影:蒋迪雯

2015年1月24日,尚贤坊俯瞰,位于淮海中路358弄,在淡水路与马当路之间,南临淮海中路,北靠金陵路。石库门里弄住宅,1924年建成,占地面积61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180平方米。摄影:蒋迪雯

 

市政协委员卢永毅告诉记者,两起事件背后的情况并不相同。对于尚贤坊,市文物管理部门、文物建筑修复专家、开发项目业主都通过媒体向公众作出解释,说明这是一个特殊的保护修复项目,是因该地块的地铁工程和文物建筑年久失修两大原因、采取构件拆解和复建方案的工程,是经过管理部门和专家论证而作出的、不得已的选择。而巨鹿路888号,是优秀历史建筑遭到了有意的破坏。但社会对这两个事件反应都很强烈,不少人还是认为尚贤坊也遭到了同样的破坏。


“尽管情况不同,但暴露出了相同的问题。”卢永毅认为,两个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应,一方面表明公众的历史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尤其是建筑修缮工程实施过程的信息交流不畅通,其中包括管理部门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结果导致了要么是因各方不知情而延误了抢救性保护,要么是因不知情而引起诸多误解。


对此,卢永毅建议,应完善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项目审批的公示制度和修缮工程实施现场的公示制度,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再利用项目的实施,应要求业主为施工现场设置告示栏,向公众展示该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业主、建筑师、施工部门以及该建筑的人文历史和修缮方案的基本情况,这是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普遍做法,既能让信息互通,也能更好地发挥公众对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监督作用。


“建筑名录阶段性公开是必要的。”市人大代表朱光也认为,主管部门与群众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建筑是否归属“文物”以及不同保护等级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与政府的想法往往不一致,因此造成误会,新闻曝光后,误会扩大成误区,甚至成为社会热点。而建筑名录阶段性的公开有助于群众了解全面信息,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朱光代表 摄影:张驰


建立高效协同的监管机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责任全在政府。”在一些历史建筑被拆的消息曝光之后,不少市民往往将“板子”打在政府身上。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却觉得有点委屈。


据市人大代表、静安区区长陆晓栋说,去年静安区成立了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街坊)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目的是在全区上下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和框架,把静安区列入文物保护行列的所有建筑统统纳入管理。“我们现在建立了‘一楼一档’机制,每一个建筑的历史、现状以及接下来的责任落实、巡查机制都建立在档案中。我们就是要确保‘一块砖都不能差’!”


“我们区里下过军令状,不允许出现任何一幢历史优秀建筑被违法破坏的问题。”市人大代表、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原介绍说,这些年政府部门对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已经非常严格,但摆在区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属地管理的日常监管压力很大。庞大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执法力量、巡查力量、管理力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如何加强日常监管的及时有效性,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朱光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全市负责文博保护的专业人士很少,落实到区里每个区不超过10个人。“一方面,大家很有热情,也意识到文物是很珍贵的,它是上海保持文化传统样貌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研究速度跟不上,专业人士的鉴定肯定跟不上老百姓发现文物建筑的速度。”


与专业人员的“捉襟见肘”相反,市民对历史风貌保护的热情日渐高涨。市人大代表陈丹燕谈起她在撰写 “外滩三部曲”系列时的一段往事:“圆明园路拆房子的时候,居民要先搬迁,有一位居民家的墙壁里嵌着一个美式的保险箱,他想把保险箱也搬走。结果被邻居们发现了,纷纷开始打电话投诉。”

陈丹燕代表 摄影:张驰


调动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成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共识。李原代表建议,应该建立各司其职、高效协同的监管机制。在她的设想中,一方面,可以建立高效的发现机制,形成物业服务企业、网格化管理人员、居委干部等多渠道汇总的巡查报告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灵活的处置机制,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由物业服务企业对其限时整改,遇严重违法违规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罚。同时,也可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热心民众、专业协会、历史建筑爱好者等共同参与对历史建筑物业管理的巡查监督。


风貌保护和民生保障双赢


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坚持“整体保护、积极保护、严格保护”的原则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大量虽然没有挂牌却具有保护保留价值的老建筑,特别是旧式里弄房屋等被纳入保护保留范围,突出了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


然而,不少代表委员谈到,在上海城市风貌保护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居住在这些里弄房屋内的“七十二家房客”,急需改善居住条件。不少居民一家几口住在狭小的空间内,厨房与卫生间都是几家人合用,居住条件简陋拥挤。他们期盼着,自己的居住条件能够得到改善,能够实现厨卫独用,减少安全隐患。


多年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市人大代表蒋华云认为,建筑和人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尤其是那些砖木结构的房子,一般使用年限是60年,“用来做房梁的木头经过日晒雨淋,木质就枯朽了,就会断裂。政府现在每年都在投入费用进行一轮一轮的大修,才得以完好保存,但从建筑工程学意义上来说,有的房屋已经超出使用年限。”


“因为居住环境差,年轻人大多搬走了。”市人大代表、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戚建豪谈到了老街坊的人文环境,他说,瑞金二路街道拥有成片的风貌保护区,不能拆,但年轻人越来越少。“只有老年人在讲故事,讲给谁听呢?”


有政府官员直言苦衷:“在保护过程中,最难攻克的是保护老建筑和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很多居住在旧里弄的居民盼望拆迁,以便改善居住条件,为此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做群众工作。


一个普遍现象是,由于受到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撑、改造以区为主局限性大、专项资金难以落实等因素的影响,里弄房屋的内部整体改造,推广难度较大,受益范围有限。因此,急需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在保护保留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尽快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如何在历史风貌保护和实现民生保障二者之间实现双赢?有政协委员提到一个案例: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之一、位于虹口区的东余杭路211弄春阳里,正在进行更新改造试点,在保留旧式里弄的特色外墙的前提下,对房屋内部进行整体改造。待改造完成后,户均得益面积超过 3.5平方米,“72家房客”将每户都有独立厨卫,房屋的使用功能也将更加完善。


“面子、里子都要做好,市民才能支持城市更新,否则就没有获得感了。要让市民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这样说。

许丽萍代表 摄影:张驰


保护后如何活用


中心城区从“拆、改、留”转向“留、改、拆”的过程中,以往的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土地再开发政策和模式需要改变,新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市民参与等多方面合作方式,实现历史文化风貌的成片和整体保护。


陆晓栋代表介绍,目前政府对于列入保护区的成片里弄区也在实施保护,其中安康苑项目已经在推进中,采用的是最严格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方案。和原来相比,安康苑项目增加了大量保护性建筑,而保护建筑之外的部分则交由开发商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把城市记忆留下的同时改变面貌。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风貌保护的改造和建设中,应该是以后的大方向。”陆晓栋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要看长远的利益。算大账来说,城市品质提高了,本身老物业也会升值。”


“既然动迁的方式不现实,就要大量吸引民间的资本去做。” 戚建豪代表也提到,上海荣宅的修缮项目引入了外来资本和技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品牌效应,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总结推广。


市人大代表顾宏伟则提出,只有价值评判、保护,没有活用,是不能长久的。利用不等于活用,活用的要求更高。他建议可以鼓励社会资金设立历史建筑保护基金,并对作出相关贡献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通过网站、APP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社会共治。

去年6月9日,被连夜覆盖包裹的巨鹿路888号建筑。6月23日,静安区公布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摄影:蒋迪雯


高科技管理补缺位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一些高科技手段也被寄予厚望。


据陆晓栋代表介绍,静安区已经尝试将科技手段运用在保护中。以静安寺街道为例,由于该街道保护建筑的量比较大,相关部门已经在部分建筑上安装了感应器,一旦发生敲打、重击,网络中心就会接到信号,马上实施跟踪。此外,空中还有无人机不停巡逻,力图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天罗地网’式的全方位监控。“现在就是要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看死盯牢。”陆晓栋说。


在李原代表看来,利用科技手段对濒危、年久失修,或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历史建筑建立精确的三维数据档案,定期进行精度数据采集得到监测报告也应该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她建议,今后可以建立历史建筑相关科技的互动交流平台,定期开办技术交流博览会,鼓励企业介入历史建筑保护管理领域。


卢永毅委员则指出,保护管理部门需要克服各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和市、区间的管理衔接不够,利用信息技术,在全面梳理上海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等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尽快设计和建设更加系统的保护信息平台,创建智能化保护管理的信息互通、保护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使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细化、升级。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陈抒怡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题图说明:老码头创意园区是由原来的十六铺改造而成,保留了最富上海韵味的“石库门”建筑风格,又巧妙地融入了玻璃和钢结构的现代元素,现成为南外滩的新地标。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