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 杨士莪院士的“忘年交”这样说......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 杨士莪院士的“忘年交”这样说......
2020年09月22日 15:5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原标题:“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 杨士莪院士的“忘年交”这样说......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17年前,哈船院1986级校友杨军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在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开展声场智能控制研究,至今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安静的图书馆内,十来岁的小哥俩每人捧着一本军事书籍,

  “哥,我喜欢火箭,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导弹。”

  谁料儿时充满童稚的梦想成为了现实。1980年哥哥考入哈船院二系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六年后,弟弟考入哈船院二系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一门双“秀才”在当地被传为美谈。这个弟弟就是哈船院86级校友杨军。

  

  人物名片

  

  

  杨军,哈船院1986级校友,博士生导师。本科期间求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后在学校振动冲击噪声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特聘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声频工程分会/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他长期从事声学与信号处理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多次特邀做国际会议大会报告,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近年来先后获“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导师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

  

  80年代是青春飞扬、

  真诚纯粹的时代,

  是思想突进、个性独立的时代。

  承载着杨军80年代最美好回忆的,

  恰恰是在哈船院的青葱岁月。

  这所军事氛围浓厚却又开放包容的学校,

  有着晨光里专业知识学习的严谨刻苦、

  晚风中青春友谊的吉他弹唱,

  月光下爱国抱负的诗意挥洒……

  每个人都在那个时代那所大学找到了独特的自己,

  在学业和师生情谊中感受着纯真朴素,

  也在改革开放火热激荡的浪潮中散发着

  赤诚的报国之情

  

  

  纯粹的治学态度

  进入哈船院不久,杨军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军事化作风,每天都会看到大院里军区部队的日常训练,听到部队集结训练的响亮号子,就连学校起床、上课的铃声用的也都是军号,这些一下就征服了他。

  接下来的学习时光中,学校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更是让他受益终生。

  机械制图,要用一张A0的画图纸(相当于16张A4纸,基本可以把图书馆内一张大桌的桌面全部铺满。)画出平面透视、俯视、三维透视……

  “我们大多时候是没有实物参照的,只有少部分有实物和模型参照”,为了能画好,杨军和班级同学会跑到附近工厂进行实物观察和分析,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老师布置的每一次机械制图作业,杨军都认真对待,力求把每一个细节画好,让自己满意,也让老师满意,一个学期的刻苦练习和实践,绘图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那段苦下“笨”功夫、严谨求实的时光,至今常常成为同学间聚会讨论的话题,“我们有的同学刚毕业被分配到企业,就要求把企业里压缩机的机械图画出来,那都是信手拈来,完全都是成手。”

  而奠定杨军未来科研素养的则是大四毕业设计。没有今天网络信息检索的便捷,80年代的学术研究只能翻阅大量的纸质资料,杨军为了完成毕设不仅整天泡在学校图书馆,还要时不时地跑去省图书馆。

  因为没有现成研究框架可以借鉴,只能在大量的文献中,凭感觉去寻找某个keyword,常常因为找到和自己方向有点关联的某一个keyword,就如发现新大陆般兴奋不已。

  也正是那半年的毕设,在日复一日单调却又专注的日子里,杨军找到了利用文献的好方法,“在文献里,你今天发现了某个关键信息,那么顺着线索和脉络,你就能找到昨天、前天……所有历史文献里的研究情况,你也可以沿着脉络去看未来,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找到创新点。”

  这种方法,让杨军领悟到了做科研的方法。“今天我还常跟我的学生讲,我们做科研,要把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现在扩展版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和创新性的想法糅合在一起,就和查文献一样,用好昨天、今天和未来。” 

  纯粹的师生情谊

  

  1993年,硕士生马上毕业的杨军,第一次左拐右拐钻进了校门附近一栋四层的家属楼,一手拿着成绩单的杨军站在门前,未曾多想便抬起另一只手敲了两下房门,前来开门迎客的人见到学生模样的杨军显然愣了一下,但随即便邀请他进入家中。

  未等询问,杨军便开门见山说道,“杨老师,我是三系振动冲击噪声专业的杨军,报考南京大学博士需要一封推荐信,想请您给写一封。您可能不认识我,但我之前上过您的课,这是我的硕士成绩单。”杨军口中的杨老师正是杨士莪院士。

  杨士莪和蔼地笑了笑,接过杨军手中的成绩单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痛快的取过笔,当场就给杨军写了一封推荐信。

  后来在南京大学博士录取面试时,面试官杜功焕老先生笑着问杨军:“你与杨士莪院士都姓杨,你俩什么关系?”杨军答道:“简单的师生关系,只是有幸杨院士给我们上过课。”

  后来,杨军和杨士莪院士成为忘年交,每年都要打一次桥牌,但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杨军依然充满感激之情,感慨师生之情如此单纯朴素。

  让杨军印象颇深的,除了杨士莪院士,还有本科时导师张维,“当时很多老师都是希望自己弟子能留下来跟着做研究的,但是我的导师很无私,他得知我对三系的振动冲击噪声更感兴趣,便尊重我的意愿,还为我向三系的老师做了推荐。”

  80年代的哈船院对学生们的爱好与成长开放包容。同学们思想活跃,爱好广泛,诗歌、音乐、美术……专业课外的个人爱好就像春天里百花齐放,同学之间个性独立又愿意互帮互助,友谊纯粹至极。 

  

  

  纯粹的报国情怀

  “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我认为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回声学研究所就像回到了家。”2003年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待遇的杨军回国工作,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坦露心声。

  1996年杨军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暨声学研究所博士毕业,随即到中科院声学所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在师兄田静的课题组里,杨军找到了家一般的感觉,“我们课题组氛围很好,大家的劲都往一块儿使。”

  1998年,杨军博士后出站后前往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先后成为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终身制)。2003年底,杨军毫不犹豫地携家眷回国效力。

  “当初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归国以后,杨军默默将自己毕生所学服务于国家国防事业,同时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大放异彩。

  “我想,我的心里一直住着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喜欢军事,也一直回荡着哈船院带给我的朴素的爱国情怀。”

  “做国际的科学家”,虽然杨军从事的专业有所更换,但是报效国家的梦想未变,用个人所学力求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国家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是杨军矢志不移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策划 | 郭峰 霍萍 何洋

  撰文 |  刘涛  陈晓雪

  排版 | 朱虹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杨军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