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教授主讲“开学第一课”

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教授主讲“开学第一课”
2020年10月23日 14:2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原标题: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教授主讲“开学第一课”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月13日,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系统“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主题教育活动,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主讲开学第一课——“以变求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介绍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成果,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学校未来发展做出战略部署。

  

  一、实力控变,共同战疫,

  夺取校园疫情防控新成果

  

  

  1. 领导有力,学校管理不断档

  在疫情期间,学校始终把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一切为了师生,紧紧依靠师生,沉着应对,实力控变,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交出了一份校园疫情防控的优秀答卷。

  2. 转变模式,教学秩序不断线

  ◆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在春季学期,全校700余名专任教师积极投身网络教学,学校本科生共开课755门,占春季学期应开课程的93.7%;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春季学期316门课程全部开课,确保了学校“延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的工作部署顺利实施。

  ◆ 云上毕业,师生温情不缺失

  本学期研究生复试工作、毕业生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得到有效落实。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老师们在16天的时间里,在698间毕业生宿舍,为3700余名毕业生,打包寄送了21817件行李。打包的是行李,寄送的是关心,这是矿大老师们在同学们大学时光接近尾声之际,用汗水和关切给学生的一次言传身教、保驾护航。

  3. 科研攻关,学科进步不停歇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在科研攻关和学科建设上持续发力,学科综合实力继续稳步提升。在9月17日召开的我校“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审会上,专家组对学校在这一建设周期内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内涵发展,主动对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服务行业科技进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全面达成预期建设目标。

  4. 凝心聚力,扶贫攻坚不放松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在扶贫攻坚上不放松,加大对定点扶贫单位广西都安县的支持力度。截至10月15日,学校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改善都安县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完成率100%,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完成率100%;培训基层干部350人,完成率175%;培训技术人员2196人,完成率1098%;直接购买扶贫产品237余万元,完成率118%;帮助销售扶贫产品244多万元,完成率122%。

  5. 爱国先行,同学担当不止步

  广大同学服从安排,居家抗疫,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志愿服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谢小玉同学和孙腾同学用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在抗疫和防汛斗争中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充分彰显了矿大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6. “严”字当头,校园防控不松懈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秋季开学工作方案》。学校全面开学复课,师生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学校将成为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因此校园防控措施要比社会其他群体更“严”。师生们要严格遵守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二、准确识变,认清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当前,全球能源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持续向绿色低碳转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这一系列因素日益凸显能源革命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煤炭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加速,给我们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1. 能源革命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当今世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新一轮能源变革已经迫在眉睫,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能源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已成为大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取向。

  2. 煤炭革命向纵深发展

  中国资源赋存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煤炭行业必须自我革命,才能跟上能源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

  ◆ 煤炭开采智能化

  智能化采煤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在煤矿深度融合的体现,也是煤炭生产技术革命的重要途径,近10年来将成为世界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热点。

  ◆ 煤炭利用清洁化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的时代,开启了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也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 矿山修复生态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就意味着,煤炭行业为我们国家的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也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 煤矿安全本质化

  我国煤矿开采条件复杂,煤炭资源埋藏深,煤矿灾害防治任务极为艰巨,形势严峻复杂。在提升煤炭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煤矿安全风险,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安全、靠科技创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保障将成为未来的技术创新趋势之一。

  3. 高等教育变革加速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因此担负着更高的使命和任务。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环境格局都发生重大变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是对国内高校建设的一次重新洗牌,传统名校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黑马学校要想脱颖而出,都要认清形势的变化,抢抓机遇,否则一步踏空,势必影响未来发展。

  

  

  三、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1. 科学应变,战略谋划“四个一流”

  学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瞄准拔尖名师名导不够、人才培养不足、创新成果不多、学科专业不强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科学谋划,精准布局,力争在“汇聚一流学者、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打造一流学科”四个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 要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瓶颈,汇聚一流学者

  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引进,加强以青年教师为核心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培育。

  ◆ 要积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一流学生

  本科教育要在学科设置、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科研和本科教学全面融合、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全面实施、创新创业全面参与、课程思政全面融合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要解放思想,延请校外高水平师资指导研究生,重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体系,科学分类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 要围绕矿业和安全领域重大核心科学问题,产出一流成果

  要以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为引领,以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为导向,做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院组建工作,打造科研平台,汇聚高水平师资,产出高水平团队和科研成果,建立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支撑学校快速发展。

  依托矿业和安全优势学科,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我们秉承矿业和安全特色,瞄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实施学科优先战略,构建“传承发扬、特色创新”的学科发展模式,依托成果积淀厚实、学术优势明显的“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构建跨学科、跨院系,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和开放性的两个学科群体系。

  2. 主动求变,推进实施“四学一体”

  ◆ 学校:主动应对科学谋划、统筹全局

  面对国家、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变化,学校要科学谋划,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统筹全局,为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

  ◆ 学科:主动作为,突出优势、办出特色

  学校将继续巩固矿业和安全的学科优势,在煤炭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清洁利用、灾害防治等方面进一步研发新理论、新技术,同时适应新时代的特点,谋划在深地、深海、深空资源开发方面的创新布局。

  ◆ 学者:主动进取,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真正的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第二,要有道德情操。树人先正己,要为学生“立德”,必须自己首先有道德情操。第三,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第四,要有仁爱之心。广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青年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

  ◆ 学生:主动担当,争做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一,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第二,要立足课堂,积极实践。同学们要在实践中求得真学问,练出真本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第三,要勤奋学习,练就本领。同学们要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勇闯科技“无人区”,敢啃科技硬骨头,争做新时代的创新排头兵。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