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历史还原真实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14:55  东方网-文汇报
用历史还原真实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图)
司徒雷登摄于燕京大学博雅塔前

  我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司徒雷登

  有两件事促使笔者把目光投向司徒雷登并赶写此文稿。

  杭州恢复南宋御街中山路,此路南端紧靠南宋皇城根儿,北端至护城河。中山路北端的主题为“历史记忆”——这里有老街、古巷、名人名居,而司徒雷登故居就在这“历史记忆”路段之中。

  在“大片”《建国大业》中,笔者对走马灯式出场的明星几乎没留什么印象,但那位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却让笔者深深地记住。当解放军打进南京城,包括苏联大使在内的多国大使均匆匆撤离当时为国民党政府首府的南京,但司徒雷登大使坚持留守南京。

  毛泽东同志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因进入中学语文课本而让司徒雷登成为中国人尽皆知的人物,而且在以往的半个多世纪基本是以“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代表被国人认知。几年前,杭州修复司徒雷登故居,与该故居邻路而居的笔者屡屡造访故居,开始发现这位自称“杭州儿子”的美国人其实并不“反动”。直至这次看了《建国大业》,以及电视连续剧《解放》、《东方红1949》等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发现司徒雷登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还原其好人和朋友的身份。司徒雷登故居所在区域杭州下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国琴向笔者断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司徒雷登是一位值得研究和敬重的美国朋友。

  杭州儿子

  杭州中山北路的耶稣堂弄口有一座外国人的铜像,这就是司徒雷登的铜像。铜像是2007年1月8日立在路边的。铜像背后的院子内有司徒雷登的故居,而北侧与故居相邻的则是基督教天水堂。

  司徒雷登的父亲叫司徒约翰。1868年,他被美国南长老会派遣到中国传教,1869年初到达杭州,1875年左右搬入耶稣堂弄的传教士住宅,在杭州生活了45年,杭州人叫他司徒尔。1875年,司徒约翰开始主持胡郝礼拜堂,并在礼拜堂的原址重建教堂,这就是今天的基督教天水堂。1913年秋,司徒约翰去世,享年72岁,安葬在杭州九里松的基督教南长老会墓地。

  司徒雷登的母亲名叫玛丽。1874年,她随司徒约翰来到杭州,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这也是中国的第二所女子学校。此校后来与另外几所女校合并为著名的杭州弘道女学。1925年,玛丽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她的灵柩从北京运回杭州,与司徒约翰合葬。

  司徒约翰和玛丽生有四个儿子,全都出生在杭州。司徒雷登是长子,另三子依次为戴维、华林和罗伯特。罗伯特8岁夭折,戴维1909年因意外事故去世,也葬于杭州九里松墓地。华林1910年被聘为之江大学教授,1916年至1922年就任之江大学第三任校长。

  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耶稣堂弄的传教士住宅内。他在中国生活、工作了56年,其中有14年是在杭州度过。这期间,他穿中式服装,和杭州小孩一起玩耍。他首先会说的语言不是英语而是杭州话。他11岁回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在那里曾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1904年年底,司徒雷登带着新婚的妻子回到中国,他给妻子取了个中国名字路爱玲。1906年,司徒雷登的独生子杰克在杭州出生。1908年夏,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此后,司徒雷登又回杭州数次,却没有在杭州长住。

  司徒雷登在杭州生活了三年半。他的身份是湖山堂牧师,经常外出传教,并在弘道女学等教会学校任教。司徒雷登还参与了之江大学的筹建工作,是大学董事会的成员。

  1946年10月18日,刚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应当时杭州市市长周象贤和杭州基督教青年会等单位的邀请,开始访问杭州。10月19日上午,司徒雷登到耶稣堂弄故居和基督教天水堂访问,看望传教团的教友,受到小学生的列队欢迎。随后抵达之江大学,向在校学生作了演讲。中午,司徒雷登出席了28个群众团体联合在大华饭店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下午,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举行抗战后的复会典礼,司徒雷登用杭州话致词,他深情地讲到:“我是生在杭州的,所以杭州是我的故乡。不过我已十多年未到这里了,我认为西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了。”会后举行了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的仪式,周象贤市长向司徒雷登赠送象征荣誉市民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如今陈列在杭州司徒雷登故居,依然金光灿灿。

  10月20日上午,司徒雷登到基督教湖山堂做礼拜,发表即席演讲。之后,去九里松祭扫了父母和兄弟的墓地。下午,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的校友一起泛舟西湖。在游船上,司徒雷登遥指雷峰塔的方向,向同行者描述了雷峰塔未倒塌前的夕照美景和它蕴涵的文化故事。10月21日,司徒雷登离开杭州。这一走成为永别。

  司徒雷登写有日记和自传。他在自传中开篇第一句话写道:“我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以中国为家。”而在私下里,他经常称自己是杭州人。

  杭州也没有把司徒雷登当外人。1946年9月9日,杭州市路名委员会决定:耶稣堂弄易名为司徒街。1985年,司徒雷登故居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点。2004年12月,杭州市园文局将司徒雷登列为十大杭州名人。2005年6月6日,基本照原样修复的司徒雷登故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如今,故居已成为司徒雷登纪念馆,前外交部长黄华(原燕京大学毕业生)为故居题写匾名。2006年,耶稣堂弄列入杭州市特色类改善道路,司徒雷登故居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司徒雷登故居、天水堂、司徒雷登铜像和司徒约翰当年亲手栽种的银杏树、榉树构成了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

  2008年11月17日,在多方努力下,司徒雷登的骨灰安葬于杭州安贤园的文星苑,躺在他身边的,多是生前从事艺术和教育工作的人们。墓碑上的字很简单: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美国驻华大使雷德专程赶到杭州出席了安葬仪式。雷德在致辞中称司徒雷登是“杭州的儿子”:“中国是司徒先生热爱的国家,司徒先生完成了他的旅程。因为他出生在杭州,今天他回到了这里。”雷德感慨地说:“如果司徒大使地下有知,看到今天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两国人民的友谊,我确信他会非常高兴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司徒雷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