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孟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孟氏节孝坊”。 杨正华 摄

  中新网郑州6月11日电 (杨正华) 在豫西沟沟壑壑邙山深处的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藏有两座为旌表女性贞节而立的清代节孝牌坊,一座为“孟氏节孝坊”,另一座为“康氏节孝坊”。两座牌坊建筑精美,保存十分完好。

  牌坊,是一种形状似门的古代标志性高大建筑,通常是由封建帝王为表彰臣子功绩所建。贞节牌坊是特指为了表彰女性对自己的已逝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只能授予那些放弃再婚的女性。

  6月11日,记者在石板沟村看到,“孟氏节孝坊”位于该村的村口,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坐北面南,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这座石坊通高6米,宽5米。牌坊正面中间原嵌“圣旨”石匾,匾正面顶枋上雕刻八仙图案,枋下栏板上刻书“苦节坚贞”四个大字,左侧落款为“大清道光三十年仲秋建”。该座牌坊随着路面的增高,下半部分被埋入土中,只留上半部的牌楼矗立在村中路口。

  距离孟氏节孝坊百米远的半沟处,还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该坊坐东面西,同样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庑殿顶,高6米,枋上立斗拱,正楼宽2米,次楼宽各1米,进深1.5米。正楼一层顶,此楼两层顶,夹杆石下部雕刻石鼓图案,上部雕刻四对狮子。牌坊正面斗拱中间镶嵌“圣旨”石匾,枋上刻花纹图案,栏板正书“伦德处锡”四个大字,下边枋上精雕细刻二十四孝图案,枋下栏板正书“旌表监生白锡瑞继室康氏节孝坊”。枋下栏板刻有500余字的建坊序及坊表,详细描叙述了节妇康氏一生的事迹。

  据《民国巩县志·烈女志》上有对该村两座节孝坊的记载:“孟氏,石板沟白锡璧妻,年二十二夫亡,抚孤统阳成立,咸丰(道光)某年旌表。”;“康氏,石板沟白锡瑞继室。翁卒,夫病不起,嘱氏以养老抚孤。氏尊遗嘱,苦节四十余载殁,光绪间旌表。”

  石板沟村七十多岁的退休老教师白本通老人讲,村里这两座牌坊是他们家族地位的象征。“康氏节孝坊”是他的曾祖父白襄阳为其母亲康氏所建造的,康氏本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原活财神“康百万”家族的名门闺秀,能够使襄阳之父白锡瑞聘为继室,那么说明白锡瑞也绝对不是庸庸之辈。上面的建坊序及坊表都是康氏的侄子康云衢撰写的,中柱上的对联是康氏的弟弟康紹文所书写。

  白本通说,这种标志着女性至高荣誉的牌坊,不是每一个普通守节女性都可以拥有的,这与家族的社会背景、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相关人士白春霞介绍,石板沟村的两座石坊结构严谨,造型古朴,设计完美,图案雕刻生动细腻,形象传神。它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对研究巩义乃至我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依据。

  目前,该两座牌坊现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已经进行了妥善保护。(完)

(原标题:河南山村藏身两座清代贞节牌坊 保存完好(组图))

编辑:SN05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让饿死男童自己担责太荒唐

一名13岁男童死于被救助站救助期间,居然要为自己的死亡承担70%的责任,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觉得荒唐透顶。当地官方给出的这份赔偿清单,在法治社治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幕后指挥纪委打虎拍蝇的是谁

很多人以为反腐就像股市,每十年一波牛市,触顶即跌,见好就撤。有人认为,反腐跟股市正相反:反腐只打大老虎,股市只吃小散户。“小老虎”其实很安全?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关键看地方纪委给不给力。

西方罕见向中国施压谁是推手

东海、南海问题热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年最大的剧情无疑是美国干涉中国南沙建设,不过,对于长期专注于海洋问题的岛叔而言,最觉无厘头的还是七国集团(G7)介入涉华海洋问题。

不要嘲笑观众起诉赵薇瞪他

观众“起诉赵薇瞪他”也有积极的一面——它说明立案的门槛在降低,公民行使诉讼权利的渠道更畅通,司法机关的包容性在提升。不要嘲笑观众“起诉赵薇瞪他”,这是他的权利。公民有依法行使诉讼的权利。

  • 高考替考人爆料:校长帮我打掩护
  • 王聃:百岁老人乞讨是社会之耻
  • 科举作弊那点事儿:谁扒掉皇权底裤?
  • 小说家偷偷放进书中的那些“私货”
  • 《雏菊》:爱而不得是逃不开的宿命
  • 怀孕后富二代男友逼我裸婚咋办
  • 拥抱风靡全球的小木偶匹诺曹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