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别建了地方电站丢了中国风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0:48 新京报 | |||||||||
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内的马岭河大峡谷,自然风光雄奇险峻、幽美壮阔。峡谷中的大裂缝全长70多公里,最深处有300多米,有“天下第一缝”、“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的美誉。 一个多月前,马岭河大峡谷隆重举行了赵家渡水电站开工典礼,这里将筑起一条103米的大坝。“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很可能将荡然无存“。(《中国青年报》11月6日)要风景,还是要电站,又一次引发争论。黔西南州州长认为电站的建设”将带动黔西南州经济
我们固然不能站在远离自然的都市人角度,去指责当地置绝美风景于不顾,而无视当地的贫困;我们也一样不能一味站在官员的角度,为了彰显政绩而只顾短期效益,无视当地的生态保护。摆在当地居民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脱贫。当风景和电站不能两全,我们究竟应更尊重当地居民的脱贫意愿,还是更多尊重专家或游客的生态保护意愿? 然而,“风景”和“电站”也许不能两全,但“生态”与“富裕”却并非不可皆得。事实上,电站未必就能为当地居民解决贫困。以赵家渡水电站为例,据报道,这只是一个10万千瓦的小水电站,估计每年能给地方带来400万元左右的财政收入。赵家渡水电站只属于黔西南州,马岭河大峡谷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也许马岭河大峡谷这道“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暂时还不能为当地带来400万元的财政收入,但长远看来,马岭河大峡谷良好的生态和令人惊艳的风景,将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持续的增长点,在效益上,旅游未必会输给电站。更重要的是,电站虽然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却难以帮助当地广大居民脱贫致富。也许有人会说,电站的建成可以带动当地的高耗能产业,如钢铁、建材等工业。事实上,马岭河地处高山峡谷,既无配套的矿产资源,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运输成本高昂,更无相应的技术力量和工艺水平,就算电力再充盈,亦是无米之炊。而旅游则既可为当地增加财政收入,也能因游客的到来而带动与旅游配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旅游的前提就是保护生态,如果没有了这道“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马岭河大峡谷拿什么来让人“惊艳”?凭那个能为当地带来400万元财政收入的小水电站吗? 报道说,当地居民也为电站的开工而担忧,他们也逐渐懂得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金饭碗的道理。我们想问的是,那些执意要上小水电站项目的官员,为什么就不懂得“科学发展观”,不懂得放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王琳(海南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