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寒体制外十年:从主动退学到不想当市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09:34  新世纪周刊
韩寒体制外十年:从主动退学到不想当市长
新世纪周刊2009034期封面及目录

  选韩寒(BLOG)当市长

  这一点也不耸动,在国外,市长可以是一个高中生、嘴上没毛的小伙子,而韩寒,10年前的那个退学高中生已经刮着胡子出现在时尚类杂志上,冷峻而调皮地看着杂志之外。

  10年了,这个少年作家退学10年了,然后变成了一个青年车手,变成了全中国最有文化的司机。不喜欢的人还是觉得他嘻嘻哈哈,但是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喜欢他对公共事件锐利的、一针见血的评论,喜欢他一个比喻就把装正经的人推倒在地的那种智慧。

  据说长于比喻乃是哲学家的大智慧,孔子、苏格拉底、佛陀和耶稣(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都是如此。

  在他退学的10年里,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是10年前的8倍乃至于10倍,中国的税收多数年份都以40%或者更高的比率增长着。

  自古人们相信有智慧有操守的人,但近几十年,人作为个体被认为是不可信的,只有单位才被社会认为是可靠的,正如同一个人无法自己宣誓自己未婚或者无子女,一定要工厂街道扣一个红印,才算有效。

  这也是为什么韩寒受到人们的欢呼,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个人在我们面前,他聪明、有勇气说真话,用赛车和写书养活自己,不寄生于某些协会组织,“我们”不用担心他和“他们”同流合污。

  我们需要韩寒这样的市长。

  韩寒的体制外十年

  10年前他退学了,成千上万当时的成年人等着看他天才泯然众人的笑话。10年后,成千上万的成年人说他是公共知识分子、社会良心,还有人说要选他当市长

  少年和父亲一旁侍立,手里握一份休学申请。校长正在和一个即将派去香港的优等生谈话:“香港天气很热的,衣服可以少穿一点。去了那里,千万要给学校争光啊?”温情流露似无止境。

  盖完章出来,父亲说:“以后不要再让别人这样看不起。”

  时光定格在少年表情模糊的脸上,然后,呼啦啦拨过10年。少年的头发飞快地变化长短,肤色渐深,胡渣时现,笑和不笑的样子却依稀。因为瘦,脸型越发紧窄。他从17岁长成27岁。

  他用了10年为证。

  “我只是告诉你我不认同你”

  18岁的韩寒坐在两位教授旁边,一头江口洋介式长发,表情无聊。一名专家以现代性理论分析社会转型与韩寒现象之间的关系,与会观众纷纷以自身经验消解韩寒经历的独特性,如果他本人开口要说些什么,马上就有一波更高的声浪盖过来。

  他于是沉默,面上笑意微谑。

  一名留着一双长辫的女士,激情告白了自己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验后,大声质疑:“你平时上网聊天是用ICQ还是OICQ还是聊天室?”

  而后她宣判这个少年不成熟:“成熟的人都用ICQ和OICQ。”

  这是2000年的《对话》节目。

  一个偏科、留级并退学的学生得了几次作文奖,写了两本畅销书,就自以为是滥发议论,这是当时的韩寒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多数人轻易把韩寒理解成青春期的叛逆躁动,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经验有资格教育后进,急于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展示自己的人生感悟,担心他终将败于夜郎自大或者江郎才尽。为了证伪他所谓的“全面发展全面平庸”,节目组还特地找来一名同龄的“全面发展全面优秀”的女生,主持人当场问韩寒,这女孩是否像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没人拿这孩子当一回事。节目中专家预测韩寒可能只能走三五年,就不能保持他的“纯粹性”:如果要走五十年,还得进大学。

  可惜这孩子一直是我自己玩不带你们的姿态。三年后,他已经是一名车手;五年后,他已经是一名冠军车手。他可以通过赛车和写作两种方式养活自己。

  所以他不希罕文坛对他的待见或偏见。这名中国最有文化的高中没毕业的司机,2006年3月,掷地有声地抛出博客《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很黄很暴力地回应了文学批评家白烨对他及80后作家的批评。

  言辞的轻佻可能被看成后生的诞妄,但针砭文学界的风气却很到位。末了他一摆手:“我发表完观点了,不参与任何愚蠢的笔战论战之类。我很忙,我要进入车坛。”

  事件当然不因为他这一句轻描淡写而收尾:亲友团,父子兵?几乎整个三月,伴随着不断更新的笔战,以及粉丝团的搀和,韩寒“狂妄自大目无尊长的小青年”形象深入人心,即便他说的东西,仔细看来其实话糙理不糙。

  回顾三年前,韩寒认为自己不是笔战:“我只是告诉你我不认同你,然后我的观点是什么。那些看起来是写给那些人的文章,写给争辩时的文章,事实上我并不是写给他们看的,我是写给读者看的。”

  那一年也是他开始写博客的时间。因为韩白论战,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被加固:一个不依不饶、好胜自负的年轻人,他们看他的博客是为了看热闹。但渐渐地,人们发现,他的博客内容,不只是他身上发生的事情,不只是他所在圈子内的事情,还涉及到很多与他看起来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共事件,他热衷于管闲事,亮明自己的观点。某件事发生后,上韩寒博客看看他怎么说,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习惯。韩寒的犀利、才气与幽默感,使他容易直抵事件核心,以明白巧妙的比喻,揭露被粉饰的利益关系。这类文章让多数人觉得快意,包括他自己,因为他想对一件事发言的时候,那就是,马上,为此可以不赚稿费。

  当他的不依不饶与自身无涉,而是为了展示某桩公共事件的真相的时候,他身上那些原本被标签为80后通病的品质,突然让人感到熠熠生辉。

  人们开始称道问题少年的成长与成熟,也不再紧张80后一如洪水猛兽——10年里,大家都各自老了一点,宽容一点。

  好在韩寒不会受宠若惊。瘦削灵巧的他像《十日谈》里的诗人吉多·卡瓦尔康蒂,被人包围的时候,能轻灵一跃,跳脱出去,无论那些人是来说他坏,还是说他好。别人总结他的成长轨道多么磕磕碰碰,对他自己,却都只是最简单最自然的选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