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底线是尊重事实和他人

2013年03月26日14:47  《新闻界》杂志

  新闻的底线是尊重事实和他人

  ——专访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编导王晓清

  张志安 刘虹岑

  【个人简介】

  王晓清,1976年出生,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编导、出镜记者。2001年,作品《李仲生求学记》获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节目二等奖。2002年,作品《往事•俺爹俺娘》获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在湖北电视台工作期间,担任《往事》栏目编导,《往事》蝉联2003、2004年度全国十佳电视公共栏目奖。2005年底至2006年初拍摄的《唐山地震三十年祭》获2006年度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大纪录片奖。2006年加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任编导(后兼任出镜记者),主要作品有《被质疑的红十字》、《哈尔滨倒桥事故调查》、《睡在桥下的兄弟》、《当孩子离去》等。

  【作者介绍】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虹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学生。

  【访谈实录】

  ‘出镜记者,核心不是出镜而是记者’

  张志安、刘虹岑(后称张志安):《新闻调查》比较注重用记者出镜的方式来逐步揭开真相或者展现记者跟新闻当事人的“交锋”。这种叙事方式具有怎样的优势?

  王晓清:这个栏目是觉得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的元素在里面,那么表现起来在形式上会有它的优势。首先,两个人坐在那里谈话,如果说这两个人能够真正地对话,感觉这种交流是非常有魅力的。其次,一次交流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追问,如果这个记者是一个合格的追问者,节目把他(她)的形象、提问的内容都用镜头表现出来,这个对话就更加完整。

  从观众收看的视觉习惯来说也是这样,如果只有一台机器,观众一直盯着这个被访者,也许也会觉得奇怪吧,大家也想看到提问的人是谁,想看到他(她)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是什么样的表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需求。

  在一个时长45分钟的节目中,很适合用这样一个形式来表现。记者去调查一个事件,节目完全可以把他拍进去作为角色来展现。其实不止《新闻调查》,好多栏目也都这样做,只不过很多栏目没有把它变成一个常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从电视传播来说,一个节目的形式要常态化,这本身是合理的。确定了这种形式,它就成了这个节目的标志。这样一个有角色活动的元素在节目里,观众看起来也不会那么累。如果一个片子里有记者出现的画面全部被解说词给替换掉了,记者的行动感就会比较弱。

  另外,新闻毕竟是依靠人来认知和调查这个世界的事业,有任何资深的、有能力的记者,对于一个媒体来说,都应该是值得珍惜的,在平面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好,我相信都是这样。那么电视新闻调查节目也会注重把这个资深的记者作为栏目的标志,就像栏目的评论员一样,时间一长,观众对这个人会产生认知,也会愿意跟着他去了解事件。一个固定的记者形象也是栏目的符号。

  张志安:根据你的经验,出镜记者的出镜方式和作用具体是怎样的?

  王晓清:情况千变万化,没有绝对的,可选择的叙事语言和表达方式不是唯一的,同一个信息,可以用空镜头也可以用出镜记者,至于选择哪一种,会考虑非常多的元素。比如说这个地方有非常丰富的空镜头,适合用空镜头去表达,或者我希望这个地方需要用空镜头来营造一种氛围,我也会选择空镜头。用出镜记者还是空镜头就是一种选择,具体怎么选,要看一个节目总体的设计。

  有时候,出镜记者的使用是交代某个环境,这个环境仅仅通过镜头来表现可能会非常的复杂,如果有一个人来引领就能特别容易看清楚;有时候,某个抽象的观念、某个段落的转折通过出镜记者来呈现是合理的;甚至有的时候,出镜记者是被设计为一个结构元素,在某些环节上需要用出镜记者来打破节奏。但一定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什么时候观众不希望看到出镜记者,或者说什么时候出镜记者绝对不应该介入。比如特别精彩的新闻现场、当事人正在交流的一个完整的氛围,这时候如果进出镜记者就好比看精彩的电视剧时突然进广告一样。

  张志安:从工种上来说,出镜记者和主持人是不同的。不过,普通观众不太清楚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区别,你能说下对这两种角色差异的看法么?

  王晓清:在中国,我们常说的主持人概念可能更多地是主持一个栏目或者一台晚会,他(她)要去把握现场的流程、调节现场的气氛,他(她)自己的表现也会成为节目的出彩点之一。另外,主持人的台本和发挥的范围相对会固定在这个节目之内。

  真正的出镜记者,核心不是出镜,而是记者。他首先是一个新闻人,作为记者去提问,即使没有镜头在这里,他也是这样去问。《新闻调查》这个栏目希望更强调记者和被访者的交流感,希望把双方的问答过程和气氛更完整地传达给观众,所以它使用了双机而不是单机,这时候出镜记者就出镜了,仅此而已。如果观众将出镜记者当作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没有错,但新闻节目的出镜记者应该记得自己不应该作为一个主角去表现自己。

  张志安:风格对于一个出镜记者而言重要吗?

  王晓清:记者只需要提问就是了,出镜记者从来不应该考虑风格的问题,如果去考虑了,那他就走神了。我认为刻意设计所谓出镜风格的一定不是好记者。当然,提问如何去问,某句话应该怎么说,都应该提前经过深思熟虑,但这不是说一切都是台本,而是说要对报道的问题和问题的背景有足够的把握,一些关键的语言的表达一定要准确。只有有了认真的准备,在采访现场,记者才会有好的临场反应。但无论是事前准备,还是临场的反应,都应该是真实的流露。

  我总觉得,出镜风格和过日子是一样的,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崔永元和白岩松的风格都不是设计出来的,他的风格和他的经历、他的气质有很大的关系。有人开玩笑说,看白岩松出来觉得出大事了,看小崔出来顿时就觉得没事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强项,一个可能更轻松,一个可能更严肃。不可能让白岩松像崔永元一样,也不能让崔永元像白岩松一样。每个人的风格都是自然的流露,由来已久,可能从他的童年开始呈现出来了。

  如果一个人的风格不是自然流露而是完全依靠设计,太技术性了吧,设计得不高明、蹩脚的,也能看到很多,那就是做作;设计得很高明的,风格也至多只能是一个辅助手段。比如,对于某一个话题怎么谈,可能有的节目主持人会更温和一些,有的可能会更尖锐一些。如果说是主持节目,那我觉得不排斥设计走某种风格路线,但我还没有看到过某个新闻节目的出镜记者的风格是靠设计而成为好记者的。

  张志安: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的风格不应该过于突出,是因为风格的存在会限制其报道的类型吗?

  王晓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个人都去做自己适合做的事情就好了。一般来说,新闻出镜记者的个人特点不应该那么突出,他在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位于客体位置,他(她)所做的是提问,是让事件的主体、当事人能够凸显出来,他(她)的角色类似于相声中的捧哏。从我们《新闻调查》这个节目的形态设计来说,出镜记者,少了不行,但是出镜记者其实就是代表观众、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看,是这么一个眼睛,这么一个角色。和新闻事件、林林总总的信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比起来,出镜记者始终位于一个次要地位。如果我们在某个新闻节目里看到某个现场记者有特别强烈的风格,我觉得一定是哪儿出问题了,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

  张志安:电视新闻对镜头的运用有什么特点呢?

  王晓清:电视新闻的镜头画面需要的是平实,不要夸张。刚到《新闻调查》的时候,我剪片子的风格会比较注重外在的包装,但后来的手法反而越来越简单了,有时候画面过于花哨和丰富反而会冲淡内容,因为观众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

  举个例子说,电话采访,有的人习惯把镜头切来切去,去丰富镜头的表现。有一次,一个受访者不愿意露面,就在一个办公室里面采访,我只能在门外拍,当时我换了很多景别,比如全景的展现、近景的门把手、摄像机上面声音的指针,中间切换了几次。后来一位同事和我交流,他说他看这一段的时候觉得非常不舒服,因为那个时候他只关心那个人说了什么,而我镜头的切换妨碍到了他专一地接受信息。他说的是对的。

  张志安:用镜头去展现新闻事件中人的心理状态有什么技巧吗?

  王晓清:首先要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能选定一个方式去客观地表现他,然后结合具体的环境以及对事件和人的理解去呈现。举个例子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男人远远地看着自家的废墟,我们选择的表达方式是背影——甚至是保持一段距离的背影。这个时候,保持一段距离是一种尊重。一个男人在悲伤的时候是很忌讳你去拍他的近景,比如让他的面部特写出现在镜头上之类。有的人会这样做,但是我不喜欢。一个远景的背影,时间长一点,它的信息量和情绪已经足够了,而且是合适的。

  ‘探讨式的采访比对抗式的采访要难’

  张志安:电视新闻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被访者面对镜头,面对面地接受采访。你是如何说服不同的人面对镜头的呢?

  王晓清:我遇到的采访对象中对电视新闻采访完全持抗拒态度的并不太多,当采访对象是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时候,有些人是他有责任面对媒体,而有些人会有倾诉的欲望。当一个事件模棱两可的时候,他要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直接抗拒采访的人,并不是特别多。

  当然也会有因为不同原因有顾虑、想回避的,但大多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沟通,说服对方接受采访。

  其实,我觉得采访与人和人之间谈话是一样的。真诚地去和别人打交道就可以了。现在有一种不大好的倾向,特别是少数调查记者会带着对抗和敌意去和采访对象接触,甚至会故意制造一种矛盾对立的气氛,我是不赞同这一做法的。

  记者就是第三方,只是想听听你怎么说这个事情,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探讨式的采访比对抗式的采访要难,要对抗起来很容易,你不断地去质疑、激怒对方就可以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在这种对抗式的采访中对方体现出来的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状态。一个人在盲目和紧张的状态下与人交流、对话,是不可能打开自己说一些真心话的,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揣摩自己的措辞是否恰当。

  所以,我觉得采访不是和对方对抗,而是要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怎么说这个事情,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当你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去和对方交流的时候,对方也能感受得到,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探讨式的采访氛围。我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就是让对方感受到,我的意图就是想要了解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张志安:如果采访对象是新闻事件中备受争议的人或者侵犯公众利益的人,会不会担心你的信任、善意和镜头也许会被对方利用,用来作为自辩的方式?

  王晓清:如果一个人不想说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他永远都不会说,不管你是怀着善意还是充满敌意。怀着信任和真诚去与人交流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质疑的态度,失去了记者应有的判断力。如果受访者某个地方回答得不真诚,我也可以真诚地追问他,我可以说:“我认为这不是你真实的想法。”

  记者真诚的态度和提问的直接性或锐度不是矛盾的。该问的问题都必须问到,不论记者是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觉得一定是真诚和尊重的效果更好。

  张志安:的确,以真诚的态度与受访者探讨问题比简单对抗更能促使采访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记者准确判断受访者的态度和观点并及时追问。采访中,你是如何观察受访者并及时做出判断和调整的?

  王晓清:两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能够很直接地能够感受到对方有什么细微的情绪,有哪些问题对方回答有疑虑,或者有哪些问题对方还有继续诉说的欲望。

  做新闻需要一定的阅历和理解力。因为到了一个年龄之后,和人打交道会和特别年轻的时候有差异,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能具备了对人情绪的感受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采访的工作。

  张志安:采访中需要双方处于平等的位置,你如何理解“平等”,如何保持与受访者的平等交流?

  王晓清:我认为平等是交流层次上的平等,就是要能够听懂对方说的话,对方也能明白你想问什么,这就是平等、对等的交流。在采访一些学者和专家的时候,也许我在这方面不是专业的,但要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同时,也要能够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想要了解的,也是被访者适合去回答甚至有时候希望去回答的。当有了这种交流能力的时候,就能在采访过程中与对方保持平等。

  张志安:在你看来,平等不仅仅是心态上的平等,更多的是彼此理解的一致、知识的对等。

  王晓清:是的。心态上也需要平等,但从人格意义上说,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我认为,平等更多指两个人能不能真正地交流起来,让这个对话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对话。

  张志安:经常听到一种看法说,央视记者由于国家台的背景,比较容易在采访中保持自上而下的审视视角。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王晓清:大家有这样的看法,也许的确有部分记者是这样的吧,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们这个社会存在一个问题,有些人讨论问题特别喜欢归类,特别喜欢用集体去取代个体,这是不准确的,我特别不喜欢这种话语和思维方式。就像有些人说中国人就一定怎么怎么样,这是不能够成立的。央视有很多栏目组,每个栏目组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一个栏目组内部不同的编导对待同一个事件的理解也各有差异。所以,可能部分记者会有这样一种视角,但不是全部。而且,我觉得这更多是取决于个人的,喜欢这样“自上而下审视”的记者,不论身在央视还是其它媒体,他都会这样做。

上一页123下一页

(编辑:SN05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夫妇出访服装皆系国产品牌
  • 体育热身-巴西1-1俄罗斯 高尔夫-伍兹重返第1
  • 娱乐潘粤明偷拍事件后亮相难掩憔悴(图)
  • 财经广东国五条细则:严格执行国务院个税规定
  • 科技武汉2万名大学生借债买“苹果”等产品
  • 博客胡紫微:女人罩杯越大离性感越远(图)
  • 读书《北去来辞》夺冠2月好书榜
  • 教育5岁男童当教室“清洁工”:让大学生羞愧
  • 育儿小学向趴课桌午休学生每天收取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