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题文字1

据说“车马费”之风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那时外企刚进入中国大陆不久,入乡随俗,每开新闻发布会就会选择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当时记者收入低,几乎没人有小汽车,去往发布会现场的交通工具全是自行车。也有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但大多是公交而非出租。于是记者们总乘着简陋的交通工具进入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脸上十分尴尬。这还是其次,关键是自行车及公交总会造成记者迟到的情况,这更让主办方头疼。

于是,外企开始自掏腰包,让记者坐出租车赶往发布会现场。可是,回去的路费呢?总不能让人家风风光光来落落魄魄走吧。外企想出了一招,让记者回去后寄出租车费单据给他们,然后再报销。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可做起来就麻烦了。那是一个没有快递的年代,一寄一返耗时很长。并且外企们每次都要处理那么多的报销凭据,报销流程又繁杂,其间产生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麻烦持续了几年,外企终于忍无可忍,他们又聚在一起开了个行业内部会议,决定不再一笔一笔给记者们报销交通费,而是一步到位,会前或会后直接发放现金,并规定为100元,也就有了如今的“车马费”。

除这个说法外,关于“车马费”的起源还有另外一个说法

10多年前,公关业在中国兴起。常开发布会的他们发现出席的记者总是寥寥无几。经过调查发现,比起国外记者,中国记者薪酬太低,不仅承担不起来回车费,还觉出席发布会会耽误了自己时间写稿挣稿费,所以大多不愿出席。于是公关公司为了提高发布会现场出席率,保证现场效果,向开发布会的企业建议补贴记者一些交通费及餐费,从而鼓励他们出席发布会。而这份补贴后来就被统一称为了“车马费”。

总之,无论哪种说法,“车马费”的由来都和外企、公关公司、低薪记者有关。

数据标题文字1

“车马费”给多给少还得看组织者,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价,不过,记者一般会拿到多少还是有一个标准的。

电视台记者收到的红包往往最大,平媒和网媒差不多,有时给平媒的“车马费”会稍高。就新闻发布会而言,一般平媒、网媒200——500元,电视台则800——2000元不等。专访的话会给500——1000元。至于其它宣传造势活动,则会以新闻发布会的标准为标准,再根据自身实力及想达到的效果等因素上下浮动。值得一提的是“车马费”有时不仅仅就指钱,记者在有的活动后会收到各种礼品,这也算“车马费”的一部分。

一位经常组织发布会的组织者就曾透露他从来不给香港媒体记者“车马费”,法新社、路透社的记者也不给。言下之意即只会为大陆各大媒体记者准备红包。

去年10月,作为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随队记者的马塔利亚纳斯,在出席中国男足对阵伊拉克男足的巴西世界杯预选赛赛前新闻发布会后,给《阿斯报》发送专栏文章的同时,还给西班牙人民拍了段视频。视频中,马塔里亚纳斯手持三张红色百元人民币大钞,把中国记者行业这一“行规”介绍给了他的祖国。第二天,江西卫视《晨光新视界》栏目报道这一事件时也顺带幽默了一把,给报道起了个标题——“车马费”吓坏外国名记。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就曾表示“(车马费)对中国新闻业来说,很尴尬……是一种腐败”。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都一样,如果给予与收受“车马费”是腐败,那么它在全世界的新闻业中都是一个腐败的现象。以此看来,马塔利亚纳斯收到300元后会被“吓坏”也就不奇怪了。毕竟,他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摆上台面的腐败。

不过,对于车马费,“不懂规矩”的外媒也有表示理解的。路透社中国首席记者Benjamin Lim在接受中国国际舆情网访谈时就曾表示虽然拿红包他也不赞成,但如果一个国家成千上万的记者都那么做,他是不能唾弃的。

数据标题文字1

大致算来,“车马费”兴起至今快二十年了。发放与收受“车马费”虽然有可以被理解的方面,但二十年来所现乱象已不容再熟视无睹。

怪现状一——中国特色

提到“车马费”之怪现状,首先得提这是中国大陆特有的现象。

“车马费”的兴起与发展固然和中国记者收入低,既成传统或游戏规则难在一朝一夕改变等原因有关。但是,在圈内人都知道拿“车马费”不对及“车马费”广受批评的情况下,“车马费”仍然存在,并逐渐由潜规则变为明规则,成了“行规”,难道又不值得反思与改变么?可是至今,虽然部分媒体有内部规定,对记者拿“车马费”会进行自律,但更广的涉及所有媒体的自律以及相关部门的他律仍没形成,社会依然在任由“车马费”存在与发展,这实在是一怪现状。

怪现状之二——标准不一

前面已经提到,“车马费”拿的最高的是电视台记者,平媒记者其次,网媒则相对较低。这岂非莫名其妙?难道是因为摄录要机器要带子,人力物力成本高,普通采写成本低就按劳分配?或者说电视能更立体地呈现全貌而文字略显虚无就将记者分成三六九等而给不同的“车马费”?

会议、活动组织者此举实在荒唐。可更荒唐的是记者自己也接受了这一游戏规则,我报社的今天该拿三百,你网媒的该拿两百,他电视台的会有拿八百,竟自己在去往发布会现场前就已帮组织者打好了算盘。

除了电视台、平媒、网媒各口“车马费”标准不一外,媒体自身还有价码。《从“车马费”看新闻行业职业道德》一文就有披露,新华社、人民日报出场费可以高达两千到三千元,而一些小的媒体两三百元就可以搞定。

怪现状之三——蹭会冒领

当“车马费”成了新闻发布会的标配,“跑会人”这个职业应运而生。

身边不止一位媒体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位乐评界的前辈曾经告诉我经常有人冒用他的名字参加发布会,如今我才明白冒名顶替是冲着钱财而去。随后在签到时需填写身份证号和签名再给车马费。后来人们发现有的记者拿了车马费就开溜,于是就有了先签到等发布会结束再发车马费的做法。绝顶的做法是现场不发车马费,等到记者发稿后再行支付,视版面大小给出多少不等的费用。

怪现状四——伸手要钱

“车马费”成了“行规”,自然会有一些记者在规矩上动起脑筋。

既然可以拿“车马费”,我为什么不多拿一些?怎么多拿?每场发布会给的钱是定数,那多去几场不就得了?

网上一个名为“关于媒体车马费”的帖子下面,就有一位发布会组织者发帖回复“我们这月初的活动,本来请了10家媒体。结果这些媒体互相通报消息,多了三家媒体出来,我们根本没有邀请过。”为什么会多了三家媒体,还不是奔着那点钱去。

因为“车马费”逐渐演变成了正当收入,会去的越多,收入便也越高。

于是,本没被邀请到场的记者就会靠蹭会增加收入。人都来了,又是正经媒体,哪有不给钱的理?那时组织者也只有认栽了。

怪现状五——“车马费”成了主要收入来源

有的记者会场跑得勤,光靠“车马费”就能养活一家人。更有甚者,“车马费”这一“外快”竟超过了正常收入,成为了真正的生财之道。这一怪现状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是不是该限限“蹭会者”,记者是不是什么样的发布会只要有钱拿就该去,是不是该提高记者工资水平了……

数据标题文字1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不该拿。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记者收受了当事者给予的利益或好处,就有可能会在新闻报道中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责编

理论上不应当,但现实中却是普遍存在的,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此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政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的报道的确不应该,而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专题会议报道等应无可厚非。

数据标题文字1

1、严格自律:英国老牌财经媒体《金融》规定,记者不能收受采访对象超过20美元以上的礼物。如有收受必须上交报社,并由报社在每年圣诞前夕拍卖,把所得款项捐给慈善组织。如有违反,则开除公职。

2、 提高记者薪资水平:国外媒体记者薪资水平普遍较高,并不需要如部分大陆媒体故意压低记者工资以节省开支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如《金融》的记者工资虽比投行职员稍低,但与其它收入高的职业如医生、律师比肩。收红包得不偿失。

3、 为读者服务:路透社中国首席记者Benjamin Lim曾说像美国、英国一些老牌媒体,都是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读者,必须重视他们的读者。这样,如果收受红包写了公关稿自然就砸了自己的招牌。大陆媒体单位虽属于事业单位,但同样在参与市场竞争,受读者检验。因此也必须树立起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不然就会渐渐在市场竞争中惨败。

数据标题文字1
  “车马费”有前世,有今生。在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后出现了各种乱象。它必须接受批评,被限制,可与此同时却也能被理解。或许“车马费”还有未来,我们只能祝愿它抖掉芜杂,一路走好,别再为中国的新闻界添乱。(李星佺)

网友留言 更多>>

登录: 密码:

参与_COUNT_  

传媒观察往期回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