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路文明,各国的脸面(告别陋习 崇尚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0:05 环球时报

  

马路文明,各国的脸面(告别陋习 崇尚文明)
7月8日,通往柏林的一条公路堵起了长龙,人们都在耐心地等待,没有一辆车占用路肩。“到一个国家,只要先看看马路上的情形,你就大体上可以把握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了。”一位去过近百个国家的中国记者说。马路如同一个国家的脸面,展现着该国的社会人情;它又如同一面镜子,或多或少地折射出文明程度。令人遗憾的是,在国内的马路上,各种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有外国媒体称之为国家形象的“伤痕”。为了让读者了解一些马路秩序较好的国家的经验,《环球时报》记者从三大洲的四个国家发回了报道。

  美国:礼貌谦让是常识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牛雨辰报道: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路交通网,同时也有着完善、高效的交通管理体系和行为规范。即便在人口拥挤、道路狭窄的大都市,马路秩序也能保持井然。美国人很少按汽车喇叭,除非你的车技太差,挡了人家的路,或者提醒你后车门没关好什么的。而在国内,很多人都把喇叭当成了泄愤工具。

  在美国的马路上,行人是“老大”。交通规则讲究“路权”,行人穿越马路时最优先。只要人行指示灯一亮,所有汽车都得停下来让道,许多美国妇女在过马路时根本目不斜视,因为她们平时就被礼让惯了,现在更没有人会与她们抢道。在城市的社区、校园或办公场所附近的道路上,通常会有专门的行人通道和限速标志,提醒开车者注意行人安全。

  在美国,“最牛的”车要数校车,这种车一般通体黄色,如果它在路边停下来接送孩子,并打开了延长停靠的指示灯,它左面和后面的车辆都得停下来,直到马路上没有孩子才能开动。

  美国马路上的礼貌谦让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美国人视时间为生命,但在开车的时候却争当君子。记者刚到美国遇到与人“争抢路段”的时候,对方总是挥挥手示意记者先行,几次下来,记者的急脾气被磨平不少,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在车辆较多的城市如纽约等,难免遇到两方车辆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狭路相逢的局面,如果互不相让,很容易造成堵塞。美国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人们通常奉行“一让一”的通行规则,即A方向的车辆先过一辆,B方向的车辆接着过一辆,然后A方向的车再过一辆,大家都不占用公用的空间,一会儿功夫就畅通了。

  一个国家马路文明的程度与其法律制度和公民道德意识息息相关。美国是法制国家,交通规则被视作法律规范,如不遵守就会受到严厉惩罚。例如,在首都华盛顿市区,公共停车位很紧张,一般都是投币计时收费,巡警随时抽查计时表,一旦过了时效,哪怕是几分钟,都会贴上罚单,或者干脆让拖车拉走。这既保证了停车位的高效使用,也防止路边乱停车的现象。当然,警察的眼睛不可能无处不在,更多的情形下还是靠公民的自觉。纽约市的许多路口没有摄像头,也没有警察把关,但人们在看到路边红色的停车路牌时,还是会把车停下来。如果有人超速闯了红灯,后面的车辆甚至可能报警。

  当然,美国人也有不文明的时候,遇上节假日回家堵车厉害,也有人急得骂娘。记得去年新奥尔良水灾,人们开车大撤退,高速公路上一堵就是几个小时,汽车喇叭响个不停。不过,记者通过与在国内开车的经验对比,觉得国人的马路文明仍有待提高。有人总是抱怨车多路少,其实要论车的数量,北京、上海的车辆密度远不如纽约、洛杉矶多,除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外,关键还是看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心态。

  韩国:用应急灯表示歉意或感谢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沈林报道:记得初到韩国,车多而秩序井然的韩国交通给记者留下极其深刻的第一印象。在韩国生活的时间里,记者心里总是不自觉地把眼前的情况与国内大城市相比较。

  在韩国,开车的人都会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行人总是站在人行道尽头等待变灯,即使没有车辆经过,也耐心注视着人行道上灯的颜色,很少看到抢灯的现象。特别是行人一般不会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乱穿马路。韩国人等公共汽车时,即使只有几个人,也会认认真真地排个队,按顺序上车。

  初在韩国大街上开车,记者发现有人插到前面时,都会闪起应急灯,开始时十分不解,后来才知道,这是表示歉意、感谢或请求谅解的意思。虽然这不是交通规则中的项目,但人人都认可,已经习惯成自然。当急于并线时,先打起并线灯,再打应急灯,人家也会让一下。这个做法可能减少了许多马路纠纷。开车的人能找到这样一种不用下车就可交流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韩国非常重视社会文明教育,学校社会伦理课中就有马路文明相关内容。记得一次在人行道上等灯时,一个小孩见没有车,就拉着爸爸的手往斑马线上走,爸爸指着斑马线上的灯,问小孩看到什么颜色的灯了?小孩一下就明白了。

  欧洲:马路文明“以人为本”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本报记者查雯报道:在欧洲,德国可以称得上是个人多、自行车多、汽车多的“三多”国家。但是,记者在德国工作多年,虽然街头几乎看不到交通警察,但路上总是秩序井然。

  刚到德国时,记者总会习惯地站在斑马线前等待疾驶的车辆通过,但汽车却主动停下来,开车人打手势示意让记者先行,记者以为碰上了讲礼貌的人,便摆手致谢。到驾校学车时我才知道,这是行人的权利,无需致谢。在德国,对人的尊重体现在道路交通的每一处。难怪,德国人会说,“车是可以修复的,而人是无法修复的”。

  同样,前面有行人的时候,司机就不会按喇叭示意行人让开,而是等待行人觉察后自行闪开;或者在后面慢慢开着,想办法绕开行人。斑马线则是行人绝对的安全线。有时候,行人即使离斑马线还有一点距离,车子也会停下来,等行人穿过斑马线。此外,德国的公交车像火车一样准时,几乎分秒不差。乘客们均排队上车,车上设有老人、残疾人专座,一般乘客不能也不会占用这些座位。

  德国人驾照首次通过率不到一半。一旦违章,驾驶员不仅会被罚款和扣分,其违章情况还会在网上公布,今后驾车、购车和享受相关社会福利都会因此受到影响。除了严格的法规约束之外,民众也很自觉。有一次,记者骑车穿过一片绿地中的小路,发现一位老人在不停地向记者挥手,便停车询问,才知道这里不是专用自行车道,只能步行或推车通过。德国人的马路文明还从小开始培养。如在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销售厅里常备有特制的电动小汽车,经常有大人带着孩子在那里“路考”,过关后还发放“执照”,以鼓励孩子从小了解、重视并遵守交规。

  德国各级政府为马路文明推出的“人性化”服务也值得国内借鉴。德国城市绝大部分的马路两边都可停车。为充分、有效利用空间,交通管理部门按交通流量情况,分时间和地段,规划了限时和不限时、收费和免费等形式不一的停车带。此外,公共场所还随处可见自行车停车架,并对小摊进行集中管理,定时定点开放。德国对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控制,如果没有机动车通行,人行横道的红灯时间可以缩短,提前切换到绿灯;如果这一时间段人流量相当大,可以把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延长。研究显示,行人对马路口红灯的等待时间忍耐限度是60秒,所以红灯最长时间都不超过60秒。

  欧洲许多国家的情况和德国有些类似。英国的汽车是右驾驶,所以在路上骑车的行驶方向也与许多国家不同。初到英国的人在过马路时往往出于习惯看错了方向,危险也就接踵而至。于是在游客聚集的大城市,当局会十分细心地用油漆在马路上刷上箭头,以及“向左看”、“向右看”的字样,提醒路人。

  和国内的情况差不多,英国马路上也到处都是摄像头,这主要是为了反恐考虑的,当然也可以起到管理交通的作用。在英国,往往在汽车驶入摄像范围之前,马路边就会多次出现提示标志,司机将会被告知他的行为即将被监控,这样违章行为也就被提前制止了。

  泰国:对付堵车有三招

  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任建民报道:曼谷交通拥堵,“享誉”世界。讲起堵车故事,人人都有一堆。今年6月,《环球时报》记者参加泰王登基60周年庆典活动后,乘大巴返回宾馆。路上花了两个多小时,只走了几公里。一名科威特记者实在忍耐不住,要求下车走回酒店。再花一个多小时,大巴终于磨蹭到宾馆,那位性急的老兄,已稳坐大堂,悠然饮茶。

  曼谷600多万人口,有近300万辆汽车。没来之前,依据北京经验,想像置身车的海洋,左冲右突,不由心生恐惧。然而,在这儿生活半年之后,却发现,曼谷的堵车,原来没有那么可怕。仔细观察,泰国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对付堵车颇有心得。

  一是“等”功。曼谷的交通信号灯比较复杂,左行、右行、直行严格分开,基本上一次只放一个方向的车。大的十字路口,红绿灯轮换一次,等个十分八分钟都不稀罕。无论前方排多长的队,大家都依次排在后面,安静等待;少有人乱加塞,也没有车鸣喇叭。

  二是“让”功。在曼谷开车,支线让主线、转弯让直行这样的规矩得到了严格遵守,即便是左转(相当于中国的右转),也必须避让直行车。笔者所住之处,出大门就是马路,每次都要把车头先伸出大门一点点,左右两边看清楚,什么时候都没有车了,才能出门,等个三五分钟是家常便饭。平时在路上走,不是为了转弯,很少有车来回变线。如果想变线,打开转向灯,后车大都会主动减速让道。绝不会像在北京那样,你不开转向灯则已,开了后车反而会坚决不让你的事情。

  三是“快”功。曼谷的街道不宽,行车线也划分很窄。在北京两车道的路,曼谷能标出三条道来。这么窄的路,车速还出奇地快,市内开个时速80公里司空见惯。刚开始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生怕两条道上的车剐着蹭着。时间长了发现,曼谷交通事故率奇低,不像在北京三天两头能在路上看到追尾、剐蹭事故。其实事故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守规矩,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让,彼此都很清楚。也正是因为速度快,使得看不头的长龙,一个绿灯就过完了。

  曼谷很多现象如果按照北京治理交通的理念来判断都不符合常理。北京严禁摩托车上路,理由是扰乱交通;曼谷摩托车不比汽车少,却秩序井然,甚至成了汽车的有益补充。真有点急事,打辆两轮“摩的”反而能准时到达。北京处处限速,说是为了降低事故:曼谷没有摄像头,也从不查超速,事故率却比北京低很多。北京交警处罚很严格,好像非如此不能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高峰时间,曼谷十字路口红绿灯全由交警根据车流量手工控制,他们整天忙着掰红绿灯,很少有时间开罚单,交通却秩序良好。这些反差让记者感受到,公路文明和交通管理更多的还要靠公民自我约束,其实只需要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牺牲个体的、眼前的便利,换取整体的、长远的效率。

  “用什么样的方式开车,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一位在泰国的华人说。在欧美国家学会开车的人说,到了曼谷不敢开车,车太多,速度太快。在曼谷学会开车的人说,回到中国不敢开车,秩序太乱,高度紧张,开车就像打仗。而国内也有这样的笑话,在北京学会开车的人走遍世界都不怕。▲

  “告别陋习、崇尚文明”栏目投稿邮箱:

  heshenquan@globaltimes.com.cn

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