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漯河:为老人建温暖小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4:32 大河网-河南日报

  在漯河,农村五保户进了温暖小区就等于进了福窝,这话一点儿都不假,连日来的采访,让记者亲身感受到了,在这里,老人们衣食无忧的金色晚年生活。

  “生活好,心情舒畅,仨月,我胖了8斤!”

  9月30日上午,出临颍县城向北,车行约半小时,来到固厢乡中心温暖小区。

  这是一个有着20亩地开外的院落。26间平房坐北朝南,中间一条硬化道把院子一分为二。

  因为要看央视的《夕阳红》,不到9点,娱乐室里就坐满了人,有下棋的,有看报的,更多的老人则悠闲地拉着家常。

  当小区的谭院长告诉大家记者要采访时,老人们争着抢着说开了。

  71岁的曹德昌老人抢先说起了“顺口溜”:“温暖小区饭菜香,一天三顿不重样儿,肉片煮得香烂,面条擀得细长,吃着真得劲儿。生活好,心情舒畅,仨月,我胖了8斤!”

  “俺这不光吃得好,住得更排场!”74岁的解金荣老人说着非拉记者到她住的房间看看。只见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一东一西放了两张床,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电视机。“这里的东西全是发的,你摸摸这床,多软乎,这被子,就跟戏里唱的一模一样,新里新表新棉花。”

  据介绍,这里住着40位老人,按规定每人每月100元供养费,为照顾好老人的生活,院里还专门聘了厨师。随行的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入住温暖小区后,老人们的供养费改由地方财政支出,这就从根本上确保了老人们衣食无忧的生活。

  “院长就像亲闺女,村里的老人都羡慕俺!”

  9月30日上午,记者一走进皇帝庙乡温暖小区,就被正在浇菜的潘中祥老人拦住了。“院长不在,俺这老徐有病,她带老徐针灸去了。”

  听说是记者,老人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连说带比划。

  76岁的刘清莲老人说:“在这里,一天到晚啥事儿都有人照顾。衣有人洗,饭有人做,就连上厕所也有人伺候!”下肢残疾的王国舟老人接过话茬:“院长待俺就像亲闺女,我不吃猪肉,她给俺开小灶!我腿不方便,她一天三顿给我送饭。前天俺村几个老伙计来看我,都羡慕得不得了,临走还念叨说真想搬到这里来!”

  老人们正说得起劲儿,院长王娟回来了。

  王院长看上去50多岁,打扮朴实。当记者告诉她院里的老人们都在夸她时,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用手撩一把额前的头发,与记者聊了起来:“小区里住着36位老人,只有3名工作人员,说实话,挺辛苦的,但咱既然干了这份工作,不管多累,也不能让老人们受委屈!”

  据市民政局的同志介绍,目前,全市每个温暖小区都聘有2~4名服务员,有洗衣的,有照顾饮食起居的;去年以来,农村五保户又都纳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就医也有了保障。这样,通过实行目前的集中供养,就彻底解决了农村五保户的吃、穿、住、医、葬等问题。因此,这种模式被国家、省民政部门誉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漯河模式”,并加以推广。

  今年底,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

  采访中,市民政局有关领导说,2004年以来,漯河市把做好农村五保老人的赡养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洪灾过后的倒房重建,开展了创建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中心温暖小区128个,集中供养老人5740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了41%。今年,市里计划再投资500万元,在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入住率,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②9

  □本报记者刘国挺本报通讯员梁晓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