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了国防,他失去了妻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8:54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通讯员李功欣闻本报记者戚若予

  【金陵晚报报道】 他工作在静谧平和的大学校园,却时时穿行在炮火硝烟之中;他生活在繁华兴盛的都市,却总要在大漠、荒原、密林餐风饮露;他守望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却致力于铸造威力强大的钢铁利剑;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留住重病的妻子……

  他就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长省。他的事业就是被称为“当代国防利器”的箭弹研究。

  “国防强大是我毕生的追求”

  1978年,21岁的山东青年周长省考进了南京理工大学,学习当时中国高校中独一无二的火箭弹专业。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领域军转民,国防科技与教育规模都在缩小,学校的火箭弹专业也停止了招生。

  专业教研室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教师转向了民用领域。学科的整体实力与水平急剧下滑,也很少接到科研项目。

  “兵者,国之大事”。周长省以“祖国国防的强大是我毕生的追求”为人生理想,选择了留守在国防科研岗位上。他的博士生鞠玉涛说:“周老师从小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周老师明白,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建立在国防强大的基础上,献身于国防科技事业成了周老师的心愿。”而周长省则表示:“当时我觉得,国家还是需要国防科研的。必须有人把前人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下去。”

  周长省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哪怕很小的项目也会接下来做。

  一次,一家研究所提出一个课题,项目不大但难度很大,周长省接了下来。一个月后就拿出了令合作方非常满意的成果。该所由此与课题组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以此为突破口,课题组通过一次又一次成功的研究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项目,艰难地支撑着学科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国际风云变幻激荡,各国争相研发国防高新科技。1993年,南理工火箭弹专业恢复了招生,周长省及其课题组承接的重大科研项目也多起来。周长省决意抓住机遇,将南理工传统的强势学科再次推向国内先进行列。

  “我真想拽住她,不让她走”

  2000年,国家下达了一个重点国防型号项目的研究任务,要求2001年上马,2003年设计定型。它所要求的技术指标远远超出了国内原有的相关设计,国际上也没有公开的实例。周长省被国家有关部门“点将”,承担了这一艰巨的任务,课题组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周长省带着课题组全力扑了上去。理论计算、画图、实验,一切进展得似乎顺利,但一到实际运行就出问题。反反复复做了一二十次试验,都没能找到原因,且试验效果越来越差。

  更使周长省揪心的是,几乎在此同时,妻子生病了。

  那一天,长期奔波在野外搞型号试验的周长省刚回来,看到妻子被疼痛折磨,立即带她去医院检查,可结果令他痛苦万分。“癌症,晚期。”这个山东大汉当场在陪伴着他的同事面前痛哭起来:我对不起她啊!

  周长省总觉得是自己忙得没顾上家,才耽误了妻子的病情。从那以后,他只要不出差,无论白天工作多累,晚上一定会骑车去医院陪护妻子直到深夜,有时就睡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

  带着双重压力坚持研究,周长省终于找到了困扰项目整整一年的问题所在。

  项目研究柳暗花明,很快就进入了定型。这一成功使得我国无控火箭的密集度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跃升至国内外同类产品中的领先水平,后来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可周长省没能挡住病魔对妻子的侵害。被病痛折磨了2年多后,妻子在2005年7月离他而去。在告别妻子的遗体时,周长省再次泣不成声。他说:“我真想拽住她,不让她走,可是我拽不住啊……”

  告别妻子的第2天,周长省又出现在实验室。这一年,周长省及其课题组一共承担了11个项目的研究任务,其中8个项目是他担任组长。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为不战而战”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国防科研就像是两军对垒抢占有利地形,谁抢先一步,谁的士兵就少牺牲一批。

  周长省则说:为不战而战,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国防科研总是与危险相伴的。鞠玉涛讲了一个小故事。2004年,他们做实验连炸2次,炸了以后要提取数字研究原因,周长省总是第一个上去。那年还与另外一个课题组合作研究一个项目,对方组长是临近退休的陈老师。试验时,由陈老师负责的战斗部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炸。陈老师必须上去,周老师就坚持要陪着去。“那是用生命在搏啊。就在那之前,另一个单位因为同样的事情有人死伤了。当时我们在场的人都害怕”。

  周长省说:国防科技的重要特点是必须自主创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把最尖端的科技成果首先应用于国防,而国防高新技术根本不会对外输出或转让,甚至公开一些项目与数据也要在5年以后,只能靠自己打拼。因此,周长省放弃了好几次出国留学或考察的机会,他的每一个周末、每一个节假日都是在自己的实验室度过的。

  “别人走,我们得跑;别人跑,我们就用更多的时间奔跑。”正是靠这种拼争,周长省和他的课题组继承了南理工在火箭总体、火箭发动机和炮弹火箭增程等方面研究的优势,并不断创新,水平已处于国内外同类产品中的领先水平。在他们所承担或参与研制的型号产品中,有4种产品已完成设计定型并投入大批量生产,陆续装备部队。这些产品不但综合性能优良,深受装备部队官兵的好评,而且每年的总产值在几亿元以上,为国家和企业产生了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人物简介

  周长省,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火箭总体、火箭发动机和炮弹火箭增程等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承担了973、国防基础和预先研究,以及型号研制项目20余项。先后出版著作3本,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7项。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标兵、先进教师以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被国防科工委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优秀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