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开发式扶贫还是“金钥匙”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9:15 南方日报

  声音

  李昌平

  扶贫模式从救济式扶贫或称为输血式扶贫,发展为今天的开发式扶贫或称造血式扶贫,大约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扶勤不扶懒,造血不输血”已成为扶贫工作的高度共识。

  现在,全国23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尽管绝对贫困者只剩下2300多万人,但各级政府每年投入的扶贫资金不降反大幅增加,今年将超过400亿元,但由于解决和巩固温饱的难度加大,减少一个绝对贫困人口的成本是“八五”计划期间的十多倍。

  开发式扶贫共识暗含有两个前提:懒惰是贫困的主观原因;经济发展(开发)不够是贫困的客观原因。基于这个认识,开发式扶贫在十年前被视为消除贫困的“金钥匙”。

  2300多万绝对贫困人群,他们贫困的主观原因真的是懒惰吗?我的回答:不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付出了比富裕地区人民更多的劳动,但得到的只是非常少的回报,甚至是负回报;他们贫困的客观原因真的是发展不够吗?我的回答:不是!恰恰相反,绝大多数是过度发展(开发)和掠夺式开发(发展)所致。

  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和村庄的关系,主流和边缘关系的不和谐,可能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在扶贫实践中,我所到过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的区域都有其共性:相对封闭,远离市场,三个再生产过程——人口、生态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不能有效循环起来。人口的增长,需要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透支脆弱的环境;环境脆弱导致灾难或歉收,灾难或歉收导致经济倒退,经济倒退导致人口素质下降。三个再生产不能有机循环起来,只要人口继续增长,经济发展的结果会加速生态和经济的崩溃,更加贫困在所难免。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将贫困地区的森林和矿产以国有资源为理由,进行掠夺式开发,留下巨大的环境隐患和带给劳工无情的摧残,越来越贫困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开发式扶贫在上世纪90年代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那是因为很多贫困者是居住在相对开放、市场可及、且三个再生产过程能够有机循环起来的地方。现在留下来的23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可能绝大多数不能用开发式扶贫模式解决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贫困难题,我认为要寻求治本之策。维权式、补偿式、转移式扶贫应该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模式。

  摘自《学习时报》2006.10.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