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节后月饼成“鸡肋” 不少市民吃伤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9:40 沈阳网-沈阳晚报

  “家里的月饼攒一堆,都吃腻了,扔了又怪可惜,真头疼。”中秋节的余味还在,不少市民早已开始为月饼烦恼。10月9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认为月饼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扔了又觉得可惜。而一些超市出于经营考虑,中秋节晚上就撤了月饼柜台,节后月饼成了“鸡肋”。

  扔了可惜月饼成主食

  “现在孩子怎么哄也不吃月饼了,我们两口子也是就着稀饭、咸菜吃。”家住北一经街某小区的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中秋节期间,单位发的、亲友送的月饼共有10盒,除了5盒月饼送人,中秋节吃了1盒,剩下的4盒月饼成了一家人的心病。市民李先生也在为月饼烦恼,中秋过后,他家里的月饼还剩下20盒,大大小小七八十个。李先生的父母怕浪费每天吃两个,这让他更头疼,“老年人不能吃糖分太多的食品,扔了老人又觉得可惜。”

  10月9日,记者在市政府广场的随机采访中,许多市民都发出了类似的抱怨。年轻市民普遍认为月饼“油腻”、“太甜”,多吃对身体不好,不愿意吃,青少年则根本对月饼不感兴趣。月饼消费的主体老年人由于害怕过分甜腻的月饼给身体带来伤害,也不敢吃多了。对于月饼如何处理,有市民表示只吃馅,有的准备放在冰箱里慢慢吃。而市民郑先生的想法有些与众不同,他本想捐给贫困家庭,但不知道走什么渠道,就给了楼下倒垃圾的大爷两盒。市民呼吁还中秋节内涵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市民对月饼的看法已经上升到了“被月饼所累。“月饼原本仅是节日的点缀,如今仿佛成了中秋节的全部,人们更多地将月饼看成了一种礼品,将中秋视为一次编织和维护社会关系网的机会,巨大的浪费也难避免。”沈河区田先生的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一些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月饼象征团圆,但如果每个中秋后都为月饼头疼,已经背离了传统习俗的本意,中秋也过得没有什么滋味了。他们呼吁,不要把中秋节过成“月饼节”,希望还原“中秋望月”的内涵,让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不再过分商业化和庸俗化。

  中秋一过超市难觅月饼

  今天是中秋节过后第三天,尽管公交车广告、路牌上依然有月饼的大幅广告,但记者在各大卖场超市发现,月饼基本上已经撤柜。在八纬路的一家面包房,记者看到少数月饼仍然在售。店员表示,月饼差不多都卖完了,库存的就只有摆在柜台上的这么多。“过完节,没多少人吃月饼了。”售货员无奈地说。

  记者又走访了中街附近一家超市,一位蛋糕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月饼前天撤柜了,现在只有他们常年生产的酥皮月饼了。她还说,中秋节大宗的礼盒装月饼多是送人的,过了中秋节没人送礼,月饼根本卖不动。再加上月饼保质期不长,多数是中秋节后不久就过期了。因此中秋节那两天他们就开始了月饼的降价促销活动,不管礼盒装还是散装的,都大幅度降价。超市出于经营考虑,中秋节晚上就撤了月饼柜台。本报记者白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