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治:民众幸福的“代名词”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2:37 江南时报 |
在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部署。而社区建设和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等一起列入其中。 在全社会对社区建设日益关注的同时,一项在苏州社区中开展的“幸福实验”,不知不觉中已开展了两年。这些社区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推动社区自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幸福社区”建设的试点小区,试图揭开“幸福实验”的面纱。变化:一个居民大院的“两张脸” 苏州市桐泾南路510号,是个居民大院,共有112户居民,平均每户都有3口人以上。作为“幸福社区”试点小区之一,2004年以前,这个大院和其他居民小区没什么两样:几乎每户都是“丢自行车专业户”;牛皮癣小广告满天飞;破烂收购声不绝于耳。 事实上,以前这里还算太平。之所以变的如此糟糕,要从2002年说起。苏州市桐泾南路510号,原是苏州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的职工家属大院。大院的一切后勤工作由公司负责,外有门卫,内有清洁工,大院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居民之间的关系也是“热热呼呼”的。 2002年公司改制,大院里这个年龄层的职工大部分都买断了工龄,到社会上自谋出路。大院管委会负责人邱相甫说,从那时起,大院里的保洁、治安工作一下子就没人管了,小区管理也就一下子陷入真空状态,经常发生失窃事件,最高纪录达一个晚上丢6辆电动车,居民之间的关系似乎也疏远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年,直到2004年。 采访中,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好在开展了“幸福社区”,这两年来,大院没再发生过一起失窃案,乱糟糟的大院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小区”。 同样的改变还出现在二郎巷社区。以前,这里大都是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又没有小区物业,化粪池堵塞了也没人管。如果请人来,可能需要数百元,甚至几千元的费用,这笔钱谁来出一直悬而未决。而现在,社区里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小堵小塞的由志愿者疏通。大问题,则采取分摊的办法来解决,一部分由居民出,另一部分由原房屋产权单位负责。一道困扰二郎巷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80多岁高龄的二郎巷居民沈老先生对于今天的二郎巷很是满意:“虽然是老新村,但我们这里一些老人都不愿意搬走,总觉得这里住的舒服”。 自治:社区居民寻到了“幸福药方” 对于桐泾南路大院的变化,不少人把它归结于实施了居民自治。邱相甫告诉记者,当年,针对大院的具体情况,苏州市沧浪区胥江街道新沧社区居委会给居民们出了个主意:自己管自己,搞自治。 主意有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涛元就去大院观察调研,一方面听听大伙意见,一方面找骨干分子。2004年10月,112份调查问卷发到了各家各户,内容包括10大项,涉及人选、费用、服务项目等方面。问题细化到了各方面:小区要不要自治、门口要不要保安、保安给多少工资、大院里停车要不要收费等等都在调查之列。一周后,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 最终,居委会根据居民意见,决定小区实行自治,成立大院管理委员会,由居民自行选出管委会成员,居民每户每月交10元管理费,用于小区维护基金。该账目由居委会负责,但如何支出使用由管委会自己决定。 该决定作出后,在大院里进行了公示。之后,居民选出了18名候选人,居委会经过审核又选出15人,再次进行公示。最终,居民又从中选出12人,组成了大院管委会。至此,小区迈出了自治的第一步。在此后的时间里,小区自己制定了规章制度,开始将小区治安、保洁等工作推向正常轨道。 在二郎巷,社区两年前就开始建立了“四会”制度: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特别是民主评议会,更是被称为社区工作者的合格考试。社区主任何静介绍说,考试的卷子是街道按照居民要求填写的《表态统计表》、《民主评议表》、《征求意见表》、《民主评议统计表》以及《意见反馈表》出的,社区居民就是“判官”,通过对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的品、德、勤、团结群众、工作能力等综合评判,逐项进行打分。 变化:一切都是居民自己说了算 桐泾南路大院的前身是某部队里的一个营,大院里70%以上都是公司原来的转业军人家属。用院里人的话说,大家原来都是一个连的。 苏州市沧浪区胥江街道新沧社区工作者张涛元告诉记者,由于大都是随军家属,所以这里的每家每户基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人口多、多无业、非本地人、亲戚朋友少。 另外,由于大家不是部队战友,就是公司同事,所以居民之间认识得也比较多。张涛元说,这几个特点加起来就使得这个大院足够特殊:大院里党员将近50个,党员比例非常高;居民大部分又有军人背景;居民平均年龄较大,张涛元给了记者一个准确的数字,男的平均年龄在56岁至58之间,女的则是45岁至55岁。 正因这些,大院居民的政治素养较高,组织性和凝聚力也比其他居民大院强。这都为大院实现自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实行社区自治后,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更加强烈了。在采访时,记者正好碰到大院门卫前来报销,每张报销单据背后均有管委会三个负责人的签字。张涛元告诉记者,这是大院自己的财务规定,并且有关餐饮类的项目,一概不报,一瓶矿泉水都不例外。 每年,居委会都会向居民公示财务支出明细两次,让大家了解他们收取的费用是如何使用的。 在大院里,除了保安有每月800元的工资,大院管委会的所有人都没有酬劳,全部属于义务兼职。 邱相甫告诉记者,管委会成员都是老党员、老军人,当初进入管委会,都是居民选举的结果。每个人都带着大伙儿的托付和信任,所以对小区工作也都认真负责。记者了解到,邱相甫自己是个电器工程师,平时小区里有些电方面的小问题,只要是邱相甫能解决的,都是他自己对付。 前一阵子,上夜班的人叫门不方便,于是居民自己动手给大院大门装了一个遥控电铃,用于叫门卫起床开门。邱相甫说,在大院里,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就是人人想办法,个个勤动手。管委会的成员更是不计报酬地为大院服务。 评价:更多人参与是最重要的 从2004年年底开始,苏州沧浪区率先在苏州地区开展了“幸福社区”建设,而二郎巷和桐泾南路的大院都是“幸福社区”建设的试点之一。沧浪区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创建过程中,他们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社区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推行的。“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二郎巷的创建工作搞得比较成功”。该人士认为,从这些推出社区自治的小区来看,普遍反映人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比以前要高,小区治安也有所好转,自治和幸福社区的创建工作产生了良性互动。 在基层社区干部们看来,现在的工作压力比以前大了许多。二郎巷社区主任何静现在的名片就是一张便民服务卡,上面记了她的小灵通号码。她向记者强调,自己一直是24小时开机的,“为的是方便居民”。现在二郎巷还有自己的网站,社区内发生的事都会上网,居民可以随时查询,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州市专家咨询团成员方世南认为,按照和谐社会这个发展的普遍性来说,作为一个局部的地区,苏州大大走在全国的前面。幸福社区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考虑到社会文明的建设,而社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这些因素,在社区建设中非常重要。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说,建设和谐社会,从社区建设的角度来看,就必须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凝聚力和责任感。“这三个层面同样反映在社区层面上,我想也是衡量我们社区的生活素质、社区的质量高不高、社区幸福不幸福的重要指标。” 本报记者 严俨 赵莉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