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学会多媒体缺少设备讲课难 农村教师虽“镀金” 但仍面临“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尴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5:57 大河网-河南商报 | ||
■本报记者肖海丽 事件:培训用网卡“签到”、博客交流 今年8月,郑州市启动“城乡教师交流活动”,88名农村教师来到城市。 “交流两个月,来郑的农村教师大多适应很快,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有的英语老师因为发音不准,上课不敢讲英语;有的老师上课就凭一张嘴,不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善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等等。”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海云说。 于是,让农村教师利用进城交流的机会,接受再培训,成了缩小城乡教师差距的一大任务。10月28日起,88名农村教师开始在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接受为期1年的集中培训。 “由于这88位老师来自10多个不同专业,专业课学习主要还得通过网络教学进行。”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负责继续教育工作的陈磊说。 陈磊介绍,各专业教师的授课都可以在指定网站上找到,学校给受培训老师每人一张网卡,老师们根据需求自行上网选择学习内容。学校通过网卡的上网记录“监督”老师们的学习,而师生间的交流,按要求,要通过博客进行。 担忧: 技术容易学条件难均衡 来自中牟县刁家乡第二中学的语文老师胡艳艳认为,这样的方法就是现代化理念向日常教学的渗透。 “但很多城里的方法,恐怕农村没法用。”胡艳艳举例说,课堂上的互动,农村学生思维就没城里孩子发散,开展效果差别很大。 胡艳艳说,到城里一个月,去个骨干教师班里听课。刚小声跟其他老师说了两句话,旁边学生就递了张纸条过来,上边写着:“如果你要说话,请到走廊上去。” “这是我在农村教7年书都没碰到过的事,农村学生没有这种跟老师平等的观念。”胡艳艳说,让城里孩子讨论问题,他们自己上网、买书能找到很多材料,但这些条件农村孩子不可能具备。 中牟县万滩一中娄季新的想法与胡艳艳不谋而合:“不会利用现代化手段传播知识,是我们农村老师普遍存在的缺陷。但农村学校缺少多媒体设备,就是有设备也没钱掏电费啊。等我们好不容易习惯现代化教学了,恐怕又该回去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课了。” “所以,想要真正实现均衡,除了培训教师,希望物质投资也能跟得上。”胡艳艳建议。 进城学习“现代化” 本报见习记者赵浩/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