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正反易中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7:40 长沙晚报

  没想到,一位花甲教授,一个百家讲坛,一串通俗言语,说成了一段情趣盎然又议论纷纭的历史文字,炒成了一次稿酬极高销量极大影响极远的出版狂潮,也生成了一个易氏如日中天众人喜忧参半的文化现象。

  当下知名学者、作家葛红兵、张光芒、李治亭、张闳、张颐武、杨曾宪、樊树志、葛剑雄、陈丹青、邓晓芒、刘道玉、郝铭鉴、萧三郎、肖复兴、李向平等以及《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资深记者纷纷出击,或批判、或支持、或冷视、或热捧易中天和易中天现象。为了引领不喜欢和喜欢易中天的广大读者再一次在反批正评的新视角中走近易中天,《说不尽的易中天》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品“三国”的得失悲欢以及图书空前高额版税和激增发行现象背后的文化背景、社会风貌与精神实质。同时,还对时下热效应——易中天现象进行了审视与反思。

  在易中天的心里,他是一个认真的学者,尽意标榜自己以“平民立场,现代视角”为文化、学术在面向大众普及时避免媚俗不竭努力,他的作为与成功是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有效对接,他也相信把历史文学化能激起世人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于反对者的文字中,一致批判他没有尽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把一段让人不能斜视的历史娱乐化、庸俗化,甚至浅薄化,缺失了做学问和学术的正确心理与严肃态度,同时提出他的历史观有着失实的问题,为中国的学术研究带来了一个危险的价值信号。有批评学者认为易中天能以一卷不算太多文字没有几重沉重的书稿,创造了润笔丰厚反应强烈影响深远的中国出版史奇迹是对学术的猥亵,所谓电视学者学术明星引起的易中天现象是一种无理性的狂热和一次史学界的悲哀;也有史学大师综观很正常的易中天现象,发现易氏能用比较的论证方法看待问题重解历史难能可贵,并声称要学习他的尊重史实理解清晰解说精到的治学方式。循着不少网友的批易文字,有说易中天有抄袭嫌疑当是反省与忏悔,别为了高达数百万的稿费在荧屏上贻笑大方;但,不少人认为易中天能制造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他敢于把不容小觑的史学人物和事件在新时期赋予了俗人的性情和平民的思维,就算是荣膺了学术明星的身份证,他也是在化学术之“祸”为学术之“幸”……凡此种种,需要的是读书人怀着对时代文化与时人阅读负责的态度,平静地发现易中天和易中天现象所带来的欠缺与希望。

  以或直面或点击或悟读或对话的个性视角正视易中天现象,导引广大喜欢和不喜欢易中天的人们正确认识易中天和易中天现象的二度思考,最大的希望就是不再让易中天和易中天现象在自己的思路中多了一分神话和无聊。

  (《说不尽的易中天》,蔡栋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定价:18.00元)

作者:向敬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