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陈强:中国需要奢侈品文化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8:38 东方网

  二十几万元一部的天价手机,近百万元一套的发烧音响……近年来,在人们印象中经济并不发达的东北一些城市,奢侈品消费市场悄然呈现“节节攀升”的势头。辽宁省社科院省情所所长梁启东认为,奢侈品消费在与中国市场进行融合时,会自然地本土化。这个本土化不是指制造的本土化,而是指价格、设计和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形成中国的奢侈品文化。(10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按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钱人花钱购买奢侈品,别人无权说三道四,更无权干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需要奢侈文化。

  “奢侈”是一个本土词汇,《国语》中便有“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这样的说法,奢侈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很明显的贬义词,一般作“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解释。古往今来,国人崇尚的是俭朴,素有“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之说。为官清廉俭朴者名垂青史,一钱太守后汉刘宠,二不尚书明朝范景文,三汤巡抚清朝汤斌,四知先生后汉扬震任东莱太守都是俭朴的典范,传为佳话。而骄奢淫逸者,多以奢侈亡身败家,落得个千载骂名。斗富的石崇、富可敌国的和坤、食不厌精的蔡京哪一个不是如此?

  当中国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崩溃的边缘,鱼翅、鸦片、姨太太成了富人们的奢侈品的时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贫下中农靠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了新中国。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艰苦朴素依然是我们应有的高尚品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一项。基于此,难道我们还要抛弃艰苦朴素的宝贵精神财富,去追求奢侈品文化吗?更何况,中国还远远没能富到可以奢侈的程度,富起来的不过是极少一部分人,而绝大多数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即使“奢侈品”是一个舶来概念,指的是英文中的luxury,含义大致有三个重点:好的、贵的、非必需的。那么,富人们在购买奢侈品时,有谁像英美国家那样交了个税呢?“60万买个手机,这些大款交了多少个税?”恐怕只见大款积极消费,却没有大款主动交税。这样的行为还值得推崇,还值得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吗?

  鲁迅先生说:“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难道我们要培养奢侈品文化,将一种现象质变为一种原因吗?


作者:陈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