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液晶面板出口猛增存隐忧 出口均价仅为进口价1/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24 南方日报

  受出口退税率大幅提高刺激,广东液晶面板出口增长迅猛。来自黄埔海关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出口液晶显示板9亿个,价值20.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和50.8%。

  不过业内人士同样提醒,虽然出口价值增长明显,但广东出口的液晶面板产品档次严重偏低,价格仅为同期进口的液晶面板均价的1/4。

  提高退税率刺激出口增长

  据黄埔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出口液晶显示板9亿个,价值20.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和50.8%。

  业内分析,出口猛增主要因素在于今年9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局共同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液晶显示板”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提高至17%,这一举措还将继续刺激国内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和出口。

  海关统计分析,广东液晶面板出口仍然是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为主。前三季度,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液晶显示板5.6亿个,增长16.3%,占出口总量的62.6%;国有企业出口3.1亿个,增长26.3%,占34.5%。

  加工贸易是广东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出口方式,占出口总量的97.3%。而香港、日本是主要出口市场,合计出口7.8亿个,占出口总量的86.9%。

  出口档次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出口液晶面板价格增长明显,但产品档次偏低。前三季度,广东省出口液晶显示板平均价格为2.3美元/个,增长27.8%。但同期进口的液晶显示板平均价格为9.2美元/个,是出口价格的4倍。

  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称,由于生产液晶显示面板的上游原料及核心器件大部分为外商掌握,我国的液晶显示板产业仍处于简单加工装配阶段,技术含量严重偏低。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液晶显示板生产线多为已趋淘汰的第5代技术,对主流的第6代、第7代技术的掌握尚不成熟,投资风险较高。

  资料显示,液晶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一条主流的第6代液晶显示板生产线需投资人民币150亿至200亿元。液晶显示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短,折旧速度快,国际主流厂商往往利用资金优势打价格战,打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

  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在液晶显示板开发、研究及生产、管理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与国内日益增长的液晶显示板生产及消费水平不太适应,难以满足相关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海关人士建议拓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鼓励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整合企业在资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承担风险,形成投资创业的合力。

  本报记者戴远程程满清通讯员李志军周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