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可能4万年前已有人居住(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11:32 中国日报网站

  另外,文章第二作者、袁宝印当年研究青海柴达湖旧石器的合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也指出,色林错石器具有鲜明的欧洲旧石器中期石器风格,而欧洲旧石器中期早于3.4万年,这也支持了对藏北遗址年代的估计。

  由于湖面收缩,湖水矿化度提高,现在色林错湖是半咸水湖。袁宝印表示,既然现在湖里仍然有鱼,当年的淡水湖时期鱼类应该更加丰富。他说:“那个时候湖面比较高,环境也比较好,动植物繁盛。虽然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古人在这里捕鱼,但至少动物会来这里喝水、吃草,古人就有机会在这里打猎、生活,当时人的生产力已经可以在这个地方生活。”

  “全球气候波动影响地球上植被区系的分布与变化,继而引起食草动物和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的迁移。而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早期人类,当然也必须随环境变化而动。”黄慰文说:“一部第四纪260万年的早期人类进化史,可说是一部人类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不断迁移、扩散、进步的历史。具有鲜明欧洲旧石器中期风格的石器出现在藏北高原,就是晚更新世期间(距今12.8万~1万年)早期人类大迁移的生动证据。正是全球早期人类这种双向、反复的迁移、交流和融合,创造了今天的人类世界。”

  青藏高原形成之后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流,造成了中国西北部干旱,出现沙漠,尘土随空气扰动吹扬,在风向下方落下形成黄土高原。因此,青藏高原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极大。“现在研究青藏高原环境的学者较多,但研究人类活动的不多,知道人的活动年代的就更少。”袁宝印说,“希望色林错旧石器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后人提供一些线索。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旧石器考古材料十分稀少,尚无人类化石记录,准确复原人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史为时尚早。”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潘雪琼)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