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的领导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
大寨展览馆中的人物雕塑资料图
右玉造林绿化纪念馆中陈列的实物
右玉精神、大寨精神体现的都是当代山西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认真实干的优良传统。在倡导学习廉政教育文化的今天,接受这些传统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这些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右玉造林绿化纪念馆和大寨展览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学习的人群。
右玉造林绿化纪念馆
曾经的右玉是个不毛之地,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当地人常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风沙肆虐。解放以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硬是凭着一把铁锹两只手的艰苦奋斗精神,把这个昔日的沙漠变成了塞上绿洲,创造了人间奇迹。
右玉造林绿化纪念馆是一个纪念右玉60多年来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展览馆。纪念馆中的陈列物品有老照片、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它们都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抗击风沙、播撒绿荫、艰苦奋斗、改善生态环境的风雨历程。
从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换领导不换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不懈带领全县人民共同建设绿色家园的精神。这种“代代相传”的实干精神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的。
其中,一幅老照片让很多人为之动容,照片中领导干部和群众一起同甘共苦,干活累了就坐在地上歇会儿,渴了喝口消凌水(消融了的冰凌水),饿了吃点烧土豆,干部和群众干的是一样的、吃的是一样的、穿的是一样的,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干部哪个是群众。
在纪念馆中,一代又一代的右玉人植树时使用的锄头、镢头等劳动工具,还有他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水杯、水壶、烟斗等都展示在参观者面前,足以看出当时的劳动工具是多么的简陋,生活条件有多么艰苦。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右玉的干部群众曾经历经八年,三战黄沙洼。右玉县城东北方向有一个长四十里,宽八十里的流动沙丘。当时的县委书记是马禄元,他带领着大家在这片沙丘上种树。1957年,一战失败了,几千棵树在一场大风过后所剩无几。但是右玉人并没有放弃,他们马上又开始二战,三战,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在沙丘上种树的经验,将黄沙洼变成一片绿洲。物质的贫乏和如今壮观的绿化成果形成鲜明对比,不得不让人感到震撼和赞叹。
右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涛告诉记者,“当初建这个纪念馆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纪念右玉人民60年来为绿化而奋斗的历程,为了让后人能记住右玉精神,将右玉精神发扬光大。现在这个馆是经过扩建后的,比起旧馆,它还增加了两个功能,一个是培训学习的功能,一个是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就是用右玉60多年的精神,来教育全县全省甚至全国的党员干部,把它打造成一个廉政教育的基地。”
开展廉政教育,它肯定是依托于右玉精神的,那么“右玉精神”该如何理解呢?王涛认为:“其实右玉精神,从领导干部层面来说,就是正确的政绩观,就是像这样能够一年坚持一年,一人接着一人为老百姓做实事。也就是我们谈到的良好的干部作风,作风过硬了,做事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正确的政绩观。这是当下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认识和学习的精神。”
大寨展览馆
解放前的大寨,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大寨人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如今的大寨已经是一个观光旅游区,每天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看。而坐落在虎头山上的“大寨展览馆”就成为人们了解大寨历史、领悟大寨精神的最佳场所。
展馆内按时间顺序分为两大主题,“艰苦创业篇”和“改革开放篇”,以历史照片和实物展示为主,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场景、电子沙盘、投影视频等高科技手段,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大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其中,“艰苦创业篇”比较受大众的关注,墙上挂满了各种照片,陈永贵在凛冽寨风中垒坝、在造平原工地宋立英于峭壁上撬石、郭凤莲在烟尘中拉车,以及点点灯光闪烁群体夜战的画面,都生动展现了大寨人战天斗地、改造旧大寨穷山恶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他们在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建设方面的不懈探索。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观看场内的电子书来了解这段历史。
陈列柜里有当时人们穿的打满补丁的衣服,还有用过的铁锤、铁扦、铁绳、筐等简陋的工具。这些物品也都凝结着历史的记忆,随着大寨人一起经历了三战狼窝掌、搬山填沟造良田等伟大壮举。
馆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第一展厅的人物雕塑了,他们是头扎毛巾、身穿土布衣服的陈永贵和另外几位大寨功臣人物。这些全部采用硅胶制作,与真人同等大小,形象逼真,光彩照人。
大寨能取得如此光辉的成就,陈永贵绝对是第一功臣。工作中,他是一个很务实的干部,思想很简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大寨人民过上好生活,改变大寨人民一穷二白的面貌。在展厅里可以看到很多他总结出来的话,特别朴实,有哲理。如“大寨田是辛苦田,没有辛苦哪来甜”“成绩不说没不了,问题不提不得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等等,这些不是凭空说出来的,而是他在苦干实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廉洁朴素的干部,总是穿着打补丁的对襟衫,蒙着白手巾,就连当上国务院副总理以后也是这样。而且他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曾经有人想求他办事,送给他一个农村土炕上铺的毛毡,但是陈永贵并没有接受,反而把那个毛毡拿到集体会上,告诫大家不能请客送礼,要保持良好的作风。
大寨展览馆从最初的建馆到现在经过了四次扩建改造。据馆长赵华晓介绍,“它不仅是个展览馆,实际上也是个历史馆,把大寨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图文并茂地保留了下来,让后人铭记为大寨奉献过的人、记住在大寨发展史上的事儿。同时,它也是一个教育馆。全国各地的游客通过旅游的形式,能了解到大寨精神,了解到当年大寨老一辈人的‘爱国精神’,虽然他们没有文化,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但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和成绩呈现出一种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大力倡导廉政文化建设的今天,弘扬以“艰苦奋斗”为主要内涵的大寨精神,其意义是非比寻常的。因此,赵华晓还特别强调,“当然,最大的教育意义还是针对党员干部来说的,他们都应该学习陈永贵的务实精神,干部不能搞特殊化,必须要以身作则,实际深入到工作当中去,带头苦干,实干。”
本报见习记者 南丽江
本版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由右玉造林绿化纪念馆提供
廉政楹联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联
注释:言廉吏为宦,旨在清、勤,故不贪图官场享乐,而贤达之士须有气节,不为私利折腰。
修身岂为名传世;
作事惟思利及人。
——古格言联
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古格言联注释:醴:甜酒。
持身勿使白璧玷;立志直与青云齐。
——古格言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
注释:古之廉吏,从不言贫;古之勤吏,从不言苦:而是尊重所学所闻,恭行不已。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古格言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柳侯祠联
进门先拜清风二字,出衙再留正气一身。
——某衙门联
注释:“清风”指“两袖清风”,喻为官要清廉。“正气”即“浩然正气”。此联悬挂门前,警励出入的官员为官者要清廉,更要品正,为人要正直不阿。
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未之难矣;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诉乎。
——古代益阳县署门联
注释:哪个朝代如果真正做到“公与廉”,那就未必有难事了。以礼制治心,以义制事,必然打官司的事会少了、没了。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古官署对联
注释:此联体现了执法力求公正、清明的思想。面对阶前的一片盎然的生机,再想到手中的权力涉及到人的生与死,就要警醒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人命关天,要慎之又慎。
选自《廉政文化读本》
(原标题:艰苦奋斗 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