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62载 大树西迁已成荫
“西迁精神”是使命是情怀更是担当
俯瞰西安交大 王健 摄
学生们在西迁之后的校园 (资料图片)
西迁之后交大校园一角 (资料图片)
走!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2年前,拥有60年建校历史的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奏响了西迁的号角。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大上海,一路向西,西迁至十三朝古都西安。
敲定迁校细节,现场查勘,选定校址,动员师生员工,建设大西北……热血沸腾的交大师生义无反顾地登上西行列车来到西安,在大西北拓荒开垦,辛勤耕耘,抒写着交大的辉煌岁月,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时光荏苒,“大树”如今枝繁叶茂,为西安、为西部发展培养了20多万建设者;眼下正在打造中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服务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服务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大树西迁,厚重敦实,哺育芬芳,铸就了历史的丰碑。
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 背上行囊就出发
走进西安交通大学,冬日的校园静谧美丽。走在梧桐道上,风吹过树枝的声音,像是在讲述着这座大学波澜壮阔、感人至深的历史。“这些梧桐树是当年西迁时从南方运过来的。”采访交大西迁老教授时,他们多数都会向记者提起这些梧桐树,讲述彼时轰轰烈烈的西迁,那些热血沸腾的岁月。
时间回溯到62年前。出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务院作出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1955年6月11日,高教部关于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计划中写道:“交通大学内迁,自1956年开始,分批内迁,校址在西安,由高教部负责筹建,最大规模发展为一万两千人……”
在西安交大西迁纪念馆里,一幅幅照片、一篇篇当年的新闻报道,都成为串起西迁历程的印迹。彼时,由老教授、教师、职工、学生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奔赴兰州、洛阳和西安进行考察,西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交通大学最受崇敬的校友之一钱学森,当时也专门写信支持西迁。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一呼而百者应。1956年起,交通大学师生员工与家属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打包好行李,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乘坐专列一路向西,从繁华的上海奔赴西安。“那一天的西安还下着雨,路是泥泞的。”当时还是交大学生的徐通模说,“校园当时是在一片农田和荒地上建起来的。”
西迁过程中,有着太多令人感动和难忘的事:
顾崇衔教授为西迁放弃了用三根金条在上海买的房子,全家西迁。
陈大燮,我国著名的热工专家,响应西迁,义无反顾偕妻奔赴西安,由他创建的热工教学团队,一直是国家的优秀教学团队。
钟兆琳,著名电机工程学家,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听说西迁后踊跃报名,卖掉上海的住宅,首批奔赴西安。沈尚贤,我国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领域的奠基者,不仅自己西迁,还劝说妹妹、妹夫和自己一道去西安……
当时1400多名教工,特别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近3000名学生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登上西行列车。学校领导、学术带头人身先士卒,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
“当时交大西迁得到各方支持。西安、上海两地党委和政府,包括各级负责人都为交大西迁付出巨大心血。”西安交大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贾箭鸣表示,上海先后调动了大量车皮,安排一趟趟专列运送西迁师生和物资。还动员服务业职工随校西迁,从点滴入手,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难题。在西安,征地、规划、施工、安置一路绿灯,市里所有的大米、水产品首先供应给交大师生。与繁华的大上海相比,当时西安的条件确实要艰苦得多,加上初来乍到,处处陌生,生活不习惯,但西安人那种极为淳朴、发自肺腑的热情,温暖了所有的人。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感动。”
和时代召唤“合拍”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交大西迁,不仅为陕西送来了一座高等学府,更留下了“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当时交大的年轻学生很向往到祖国的内地参加建设。”西迁老教授陈听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学校派人到西安考察以后,认为西安的条件很好,应该来支持西迁。
“我们当时听了很受感动,加上当时我们交大的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愿意到西北,到祖国边疆去贡献力量。”陈听宽说,动力系的教师在发言中都坚决支持迁校,支持国家建设,到西部地区来发展。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西安交大老教授何新楷1953年考入交通大学动力系内燃机专业,1957年毕业后,他和妻子一路向西来到兴庆湖边。离开上海时他们并无太多的留恋,在他们眼里,党和国家培养了自己,自己便要报效祖国,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青春无悔,响应党的号召,响应时代的召唤”。今年已84岁的交大老教授李怀祖也是西迁师生中的一位。他说,最难得的是当年一些45岁以上的教师,很多是在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他们在上海已成家立业了,并且条件也比较优越,但当时这些教师几乎全部过来了。当时李怀祖所在的机械系,除了个别年老体弱的,大部分教师都西迁了。这批教师过来对交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自己成为交大发展的骨干,更重要的是把交大的优秀传统和爱国精神也带过来了。
1956年4月到8月,各个实验室的师傅们和专业教师一起动手把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螺丝钉都油封好、包装好,共有200节车皮的仪器设备、400节车皮的行李家具陆续运往西安,运到西安后立即安装调试。从上海运来的1400台机器,没有一台受损失。
1957年9月13日,高教部、一机部下达批复,确定“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一个系统,统一领导”,西安设23个专业,上海设19个专业。至此,交通大学形成了一个校区,分设两地的局面,并完成了主体西迁的任务。
“这么一支西迁队伍,老先生带着我们这些年轻人过来了,在这里艰苦创业。经过62年,为西安带来一所优秀的学校,我们感到很欣慰。”1958年9月随校西迁的现西安交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继洲说,西迁精神是值得传承、弘扬的,“我们那一代人非常幸福,完全是国家培养起来的。既然祖国培养了我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要服从命令、义无反顾。以前是,现在是,今后也是……”
扎根大西北 使命感是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1956年9月10日,西安交大在西安人民大厦隆重举行西迁西安后第一次开学典礼。
“1955年决定西迁,1956年秋天交大就已经上课了,这个速度非常快。当年到西安来,我们年轻教师都是积极响应,义无反顾。没有因为迁校而推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计划和实验项目。”一位当年西迁的教师回忆说。
根据西迁老教授们的回忆,当时西安的生活条件与上海相比差距确实很大,师生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来西安前想象到的要多得多,很多副食品、生活日用品和一些必要的教学用具等供应都很困难。那时校园内的道路还正在铺设,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学生从宿舍生活区到教学区上课往返都要走用竹竿和竹片搭成的“浮桥”。
“那时西安有三句话: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据时为交大学生的徐通模回忆,当时西安的生活条件和上海根本不能比,十分艰苦。朱继洲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大米每人每月定量供应1斤,粗粮30%……生活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大家都想各种办法克服困难,把教学搞好。”
“学校所有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在建校资金并不优裕的情况下,迁校后落成的图书馆,气势恢宏,设施先进,曾被誉为“亚洲一流的图书馆”。没有大礼堂,学校专门从南方请来能工巧匠,用竹子盖起了一座能容纳5000多人的“竹子大礼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当年的交大校园,教职员工忘我拼搏、苦干实干蔚然成风。踊跃西迁的朱城先生,创办工程力学专业,除了吃饭睡觉,全身心投入到新专业的兴办和发展上。授课之余,他抓紧时间编写急需的讲义教材,著成了堪与国际大师铁木辛柯相媲美的中国版《材料力学》。钟兆琳教授年过花甲,孤身一人天天吃集体食堂,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并迎难而上建立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电机制造实验室。
“迁校的时候我是一个年轻教师,刚刚二十几岁,真正谈得上克服困难的应当是我们那些老教师。他们拖家带口迁到西安来,确实克服了很多困难。”何新楷教授对记者说。西迁后的困难之多,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就连上课的“口音”,也成为了西迁后的小“困扰”。
“我第一遍讲课是用上海话讲的,很多学生听不懂。”何新楷教授回忆,不仅是他带的班里,学校大多学生都面临“听不懂”的问题。校长就下一道“命令”,让用普通话来讲课。“年轻的教师改用普通话讲课相对不太难,但是老先生们克服的困难就比较多。”何新楷教授回忆,当时还有不少老教授存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但他们都一一想办法克服了。“总结下来,靠的就是爱国和主动奉献建设西北的精神。建设西北是一个重大责任,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有这个责任要去建设。”
从繁华的上海来到西安,交大人并没有因此生出一句怨言,也没有一丝懈怠。在当时的交大,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
“尽管条件这么艰苦,但我们师生员工同心,胸怀大局,怀抱理想,继承发扬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大西北重新安家和创业,这是最为可贵和自豪的。”一位老教授表示,老师教学一丝不苟,学生学习勤奋踏实,职工工作积极努力,终于建起了一所规模宏大、环境优美、设备齐全,质量一流,享誉国内外的国家重点大学,成为开发大西北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交大西迁也成为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成功范例。
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今天已年近耄耋,忆起奋斗岁月,他们仍旧“无悔青春”“弦歌梦想”。
“现在有些年轻人问我,你们西迁过来的那代人牺牲了好多幸福,你们后悔吗?”西迁老教授朱继洲告诉记者,“我们牺牲了许多物质方面的幸福,但我们培养了那么多人才,在这片土地上建成一所优秀的大学,我们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用无私奉献换来了辉煌成绩,内心是安慰的。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向西再向西 用创新助力“一带一路”
62年转瞬即逝,当年迁校师生员工那种艰苦创业、只争朝夕、开辟新校园、兴办新专业、发展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冲天干劲,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国家民族而勇于担当和不懈奋斗,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成为写在西安交大旗帜上永恒的光辉。
在“西迁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交大人始终把服务西部、建设西部作为一种使命,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续写西安交大创新育人新篇章。
随校西迁时还不满20岁的学生陶文铨,在西安交大这片沃土上已经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如今年近八旬的他仍然长期坚持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每晚在办公室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
像陶院士一样,每天工作到深夜的教授在西安交大不胜枚举,形成了西安交大独有的“711”现象: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11点下班回家。西安交大校领导班子集体制定《约法十则》,率先垂范。“每天保证在管理岗位工作8小时以上”“反对消极埋怨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如今西安交大已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在规模、资源拥有量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西安交大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持续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单智伟说:“老一辈交大人从无到有的创造,激励我们新一代交大人从有到强、从强到优,我们要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努力争创世界一流。”在今年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
2015年西安交大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大学“丝路精神”,倡导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吸引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大学加盟。
创新驱动撬动西部发展。2015 年秋天,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正式启动。创新港占地1750亩,是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西部大开发布局、“一带一路”发展的 “大举措” ,也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62年来,交大与陕西、西安互融互补。”谈起62年来交大在西安的发展,著名学者肖云儒表示,西迁带来了交大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她为陕西带来了现代科学精神,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其科研成果也反哺着陕西、西安。肖云儒说:“交大带给西安一座高等学府,为西部开发储备和培养了许多高等人才,西安也用包容的胸怀和热情接纳了交大,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交大的学术之光碰撞融合,相互滋养,交大的根深深扎在西安这片醇厚的土地上,汲取养分,更加从容地向更远的目标攀升。”
如今,西安交大这棵大树在西北这块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愈发繁茂。
原文刊载于2018年1月24日西安晚报头版、5版整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wb/html/2018-01/24/content_313435.htm?div=-1
http://epaper.xiancn.com/newxawb/html/2018-01/24/content_313466.htm?div=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被“点亮”的副省长:任命普遍跨省
- 【 军事 】 美战舰刚闯南海为何就被中国海军定位
- 【 财经 】 王石67岁生日演讲泪流满面 谈放下哲学
- 【 体育 】 专家团展望骑勇大战:第一人之争暗潮涌...
- 【 娱乐 】 蓝洁瑛手稿疑曝光."恶人有恶报"吐心声
- 【 科技 】 2017科技风云榜颁奖盛典举行
- 【 教育 】 18岁留学女儿卷走父母320万积蓄挥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