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致敬拾光手艺人|“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终结者 要做一辈子竹编的李加云

致敬拾光手艺人|“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终结者 要做一辈子竹编的李加云
2018年03月23日 17:02 云南网

致敬传统技艺的守艺人

致敬对作品的精刻打磨

致敬岁月拾光的雕刻师

他们是“拾光”的生活家

是匠心的“守艺人”雕刻时光

他们代言了云南人文精神内涵


东原以产品精神内核致敬云南人文精神内涵。即日起至4月底,东原集团携手云南网开展“2018致敬拾光守艺人暨拾光生活家人物评选”,用拾光的温度与精致,致敬云南人文精神,致敬拾光的守艺人。

快快戳图进入云南网专题页面

为你喜欢的守艺人点赞吧!

今天

让我们一起了解

竹编匠人李加云的故事

千年竹编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

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良竹编

云南宜良的茴香村,这座被青葱竹林环抱的山间小村落,是远近闻名的竹编之村。这里的每户人家几乎都会竹编,李加云就出生在村子里一个竹编世家,他的祖辈父辈都以竹编为生,就地取材编织并出售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篮、筐、篓等器具。

相传几百年前,有位姓贾的篾匠在距离茴香村六七里路的温泉寺出家,他平日里最喜欢用竹篾编织小鸟、蜻蜓、蛤蟆等物件,因为编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所以大家都称他“贾神仙”。

贾神仙最得意的作品就是竹编灯笼,里外三层繁复交织,风吹不灭、雨淋不息,寺中火工道人何小斗拜其为师,习得竹编绝活在手,后来茴香村之李氏又拜何小斗为师,这才成了竹编世家。这门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手艺,在李家传承六代后终于传到了李加云手里。

坚守手工竹编

 “大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这是家里传下来的祖训,李加云十二、三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竹编。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日复一日的破篾,年复一年的编织,四十余载静心编竹,不但让李加云的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竹编经验,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气的竹编匠人。

李加云这代篾匠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浪潮,随着塑料器具、玻璃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竹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时李加云身边很多同行都放弃了竹编,许多人下海经商发了财,盖起了洋房、开起了豪车,只有坚守手工竹编的李加云依旧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不得不靠妻子养猪养鸡来补贴家用。

对于这样的艰苦,李加云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失传,要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为了传承竹编技艺,李加云开始日夜思索如何创新竹编,他想跳脱出传统的日常竹编,让竹编拥有艺术的全新美感,以兼具实用性与家居装饰的功能,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

 重新成就大师

创新竹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李加云自己没少走弯路,但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对竹编的不离不弃,让李加云2006年获得了参加由联合国反饥饿组织举办的竹编手工艺培训的机会,这次机会让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日本国宝级竹编大师八木泽正。

接下来的数年间,李加云作为八木泽正的嫡传门徒,接受大师的细心教导,终于在竹编的艺术性、观赏性上获得了巨大突破。八木泽正曾评价李加云为“只有他把我的技艺学到了手”,这越发激励着李加云大胆创新竹编,制作出了大量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竹编器具。

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李加云却用自己精湛的竹编技艺,向世人证明了竹

篮打水也可滴水不漏。竹编茶杯、鱼缸是李加云最得意的作品,每一根竹篾都依据最终所要编得的器具小心破篾,然后通过起底、编织、索口等不下二十道工艺慢慢编成,一个竹编鱼缸最快也要数月时间才能制成。这不但是竹编的登峰之作,也是对李加云技艺的最高奖赏,让他成为了名震世界的中国竹编大师。

“做竹编需要三颗心,一颗不畏失败与困难的坚强心,一颗热爱生活享受竹编的创意心,一颗默默无闻持久追求的耐心。”李加云说自己这辈子只做竹编,越过喧闹与嘈杂,他只听到家乡微风拂过的沙沙竹林,这让他的竹编器具纯粹而真实。走过浮华,时光荏苒,原来只有不计较得与失,才能在这世上留下惊鸿一笔。

传承千年时光的守艺人,在年轮的慢慢轮转中,摩挲出一件件传世佳品,正如东原在产品创作时的精雕细琢。带有时光温度的作品,相信城市中的拾光生活家们能够细细品味,让我们开启这场穿越时光的人文之旅,在拾光中还原生活的精致。

云南网记者:李赟静

编辑:高子东

精选

@云南人 省委书记、省长电子信访信箱3月25日开通

2018云南“省考”最热岗位“千里挑一” 15个岗位“无人问津”

查处、问责、通报…因为这事,云南多名领导干部被处分

云南竹编李加云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