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华时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要防“草色遥看近却无”

新华时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要防“草色遥看近却无”
2018年11月07日 21:53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新华时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要防“草色遥看近却无”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表演讲时宣布,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升格”,将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局部投射。长三角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2017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实现生产总值超16万亿,以占全国11%的人口和2.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江苏一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不管哪个时期,江苏都积极参与一体化,有力推动一体化,以“江苏担当”推进“江苏探索”,以“江苏智慧”贡献“江苏作为”。

  机遇意识强,善于抢抓机遇,善于把国家战略转化发展机遇,这是江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江苏40年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抢抓机遇、用好机遇的发展史。无论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还是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抑或是创新型经济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对战略机遇的精准把握和充分运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江苏发展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机遇。对江苏来说,必须端正“机遇观”,强化机遇意识,在用好用足机遇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用好用足国家战略,必须“读懂机遇”。读懂机遇是用好机遇的前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为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将带来哪些变化?有哪些可以运用的政策和举措?面对新战略、新机遇,仅仅欢呼、激动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事情如何深入研究机遇、读懂机遇。只有读懂了机遇,才能防止“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只有参透了机遇,才不会出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况;只有理解了机遇,才能在区域竞争合作中掌握主动,跟上节拍。对江苏而言,当务之急是深刻领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登高望远,放眼全局,系统把握,辩证看待,以全球视野和更高站位深入思考如何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舞台上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深入思考如何跳出地域空间硬约束,跨区域整合发展资源;深入思考如何破解共性难题,更好肩负起为国家发展探路的重任。

  用好用足国家战略,必须“认识自己”。区域发展,百舸争流;知己知彼,无往不胜。区域竞合发展,各地、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特点与资源禀赋,也都有自己的短板和软肋。如果认不清自己,或以己之短拼人之长,或毫无章法,全线出击,或矮子观场,随人俯仰,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可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洪流中失去方向,错失机遇。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江苏实体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人才总量大,发挥好江苏优势,就是要着眼于现实基础,扬实体经济之长,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着眼于未来空间,扬通江达海之长,全面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是要着眼于内部优化,扬协调发展之长,率先构建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以局部的、区域的一体化促进更大范围的、更大区域的一体化,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用好用足国家战略,必须“务实落实”。再美再好的蓝图,也离不开一锤一锹的落实、一砖一瓦的构筑。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重要的不是坐而论道、喊喊口号,而是起而寻策、立做立行。江苏人素有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抓落实的传统,把国家战略化为江苏机遇,同样需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当前,要按照“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同浙江的两翼联动,更好辐射和带动安徽发展”的要求,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积极地与浙江共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设施联通、规划协调对接、生态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更加积极地与安徽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前提下,发挥两省产业互补的优势,共建产业链、共享创新链。只有坚定不移推动大战略大决策的落实落细落到位,最大程度地释放战略叠加的杠杆效应,才能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精美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交汇点记者 刘庆传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