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场以蜀绣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成都市郫都区安靖镇蜀绣公园举行。与会专家认为,蜀绣应多挖掘成都的历史文化,让蜀绣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底蕴,不然就“走不远”。
![](http://n.sinaimg.cn/spider20190821/191/w600h391/20190821/b177-icmpfxc0957791.jpg)
一
李宇春在2015年的春晚唱了一首《蜀绣》,让蜀绣这个养在深闺的非遗再次引发关注。
对很多人来说,蜀绣似乎没有蜀锦有名,成都被称为锦官城,就是因为蜀锦而得名。事实上,蜀绣的历史比蜀锦更为源长。
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蜀绣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为“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
被叫做川绣的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位居四大名绣之首。
从制作工艺来说,蜀绣的主要特点是用针线绘出各种图案,蜀锦是在织布时用不同色彩的丝线编织出图案,两者的区别是比较大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刺绣嘛,很简单,只要眼明手巧,坐得住,人人都可以做得出来。理论上的确是这样,但当你看到蜀绣,你的想法可能要动摇。
我曾在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德兵那里看到多幅蜀绣,说实话,当时是真的被震撼了。明艳的色彩、秀美的图案,游鱼、芙蓉、大熊猫、山水、仕女等,图案灵动、自然,栩栩如生似绘画,不仔细辨认,看不出是用针线一针一针绣出来的。这哪里是刺绣,分明是一幅幅工笔画!
蜀绣为什么有如此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陈德兵告诉我,蜀绣靠的是技术,穷极巧工。蜀绣的针法丰富,为四大名绣之首,一个绣工要掌握所有针法,至少需要坐在板凳上学习3年。
二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发展及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瓶颈,严重制约了蜀绣的发展,国营的蜀绣厂经济效益越来越不景气。蜀绣厂纷纷进行改制,不少绣工改行。
直到2006年5月,蜀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蜀绣才开始恢复元气并迎来了发展机遇。
1992年,为改善家人的生活,陈德兵忍痛挥别工作了11年的蜀绣厂,选择“下海”,做起了修路修桥的项目经理,但回归蜀绣的想法一直没有断过。蜀绣被列为非遗后,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的陈德兵坚定了回归蜀绣的想法,并付之行动。
但是,如果还是按老路子走,蜀绣不但不会焕发新的活力,反而会朝着非遗的深巷走去,最终成为博物馆中陈列的物品,仅被后人怀念。
多年来,陈德兵和他的团队不断探寻新路,研发了集远程网络视频教学、教材辅助和课件练习为一体的技能远程培训平台,学员用电脑、手机就可以学。
这还不够。蜀绣有122种针法,如按传统学法,至少要3年时间。学时太长,成本太高。陈德兵想出了一个办法,学员不必全部都学,而是选学,如喜欢蜀绣山水的,就只在山水上培养他,制作的课件、学习的针法,都是与山水相关的。这样一来,效果就出来了,产品源源不断,经济收入也上去了,学员有了更大的干劲。
经过10多年的发展,蜀绣产业的确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郫都区安靖镇开始恢复发展蜀绣产业以来,如今已有近20家蜀绣企业,长期从业人员近千人,年产值3亿元左右。
2009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蜀锦蜀绣研究中心。2011年,学校开办蜀绣业余培训班。2016年,学校申报“刺绣设计与工艺(蜀绣)”专业。2018年,学校蜀绣专业招生26人。
三
事实上,对蜀绣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创新,这也是8月14日举行这个研讨会的背景。
在研讨会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重点入库设计专家程家彬一针见血地说,将传统的图案直接应用到蜀绣文创产品上,那不是创意。真正的创新,是转化思维方式,将具象的物品和文化转化为抽象的图形设计。这非常困难,但较有成就。从一个主题去思考、创作,需要设计者不断阅读文化、扩展文化。
中囯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大平绘画艺术中心艺教与涉外执行司司长、教授郑大平近30年来一直走在艺术和商业的前沿。他认为,从瓷器、绸缎走上国际开始,中国的手工业一直在西方延绵,东方文化在西方的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中国的传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方式,应该继续按我们的方式去生活、去设计、去创新。创新不是纯粹地学习西方,需要传承和创新的结合,与时俱进地借鉴新东西。
郑大平说,蜀绣在中国刺绣业有特殊的地位,在文化上应该深挖成都的历史文化,传承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我们站在成都这片土地上,应该梳理成都的历史和文脉,让蜀绣具有文化价值和底蕴。
郑大平的意见,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同。
蜀绣发源于四川,扎根于成都,文创不是天马行空,得有附着物、有根基、有地方特色,成都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能为蜀绣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文创无止境,对蜀绣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
成都商报签约作者 黄益耕
编辑 宁倩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http://simg.sinajs.cn/products/news/items/2017/pc_news_article/img/news-code-f951f4.jpg)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香港主持人发表肮脏言论 英政客真心希...
- 【 军事 】 略谈极端势力的现状和反恐战争的未来
- 【 财经 】 亚马逊公然售卖"港独"T恤(图)
- 【 体育 】 足协杯-张弛定胜 十人鲁能2-0上港进决...
- 【 娱乐 】 曝赵元同出轨网红和员工 梁静茹心死分...
- 【 科技 】 苹果信用卡怎么样?拿到手的人详细说
- 【 教育 】 “轮椅女孩”蔡东晓将带妈妈上大学 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