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在线上举行

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在线上举行
2020年11月25日 15:47 上海交通大学

  原标题: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在线上举行

  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于2020年11月21-23日在线上举行,大会主题“生态科学新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受大会组委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负责筹备组织“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

  11月21日下午,“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德国弗朗霍夫协会-IBP建筑物流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华建集团环境设计院等可持续生态设计相关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共聚线上,交流分享可持续生态设计的前沿研究和观点。

  论坛上半场由设计学院副院长车生泉教授主持。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张浪作了题为“城市高密区潜在绿地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园林化”的报告。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空间功能布局逐步优化,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如上海提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的要求,越来越多必须在“城市困难立地”开展园林绿化活动。他给出了“城市困难立地”(Challenging Urban Sites)的概念和分类。城市困难立地生态园林建设方法是综合运用城市生态学、环境科学、造林造园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等学科技术方法开展城市困难立地的空间改造和功能提升的方法。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域(外环线以内)为重点研究范围为例,分析结果显示,已批未建规划绿地中城市困难立地占比为74%,2009-2018年历年已建公园绿地中城市困难立地(城镇搬迁地)占比均超过80%以上,最高达91.4%,且整体呈递增趋势。在对上海市潜在可绿化空间整体分布的基础上,分别对城镇搬迁地、立体绿化、垃圾填埋场三种典型困难立地给出了相应的修复对策和实际案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王云才教授报告了“基于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生态空间优先级体系构建”。他指出,在自然空间有限的城市化地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能力,识别具有关键生态功能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高效的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专家调研,在确定苏家湖地区自然空间提供的五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测度和制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空间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ESs评价模型,分别对各板块生态空间以及河流廊道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在单个生态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耦合评价,计算出各自然空间的多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MESC指数),并根据MESC指数的高低对生态空间进行聚类分析和优先级体系的评价和划分。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在湖泊和森林两种类型的自然空间中,ESs供给总体水平最高。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自然空间优先级可分为六个等级。他所提出的基于MESC指标评价的方法是新构建的生态空间优先级评价的系统模型,可以有效地表达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空间性,为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中重要自然空间的识别和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重复的框架,为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王志芳的报告围绕“水源保护地的可持续生态设计策略”展开。中国划定了严格的水源保护地,且被归类为生态红线范畴,但现有绝大多数水源保护地无法真正实现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她以福建省福州市白眉水库以及云南省昆明市的云龙水库为例,探索水源地的可持续生态设计与管控策略。研究通过动态模拟水源地内部的人-地-水的变化,将水源地内部的管控进一步划分为严格管控区、生态修复区、风险管控区以及限制性发展区,制定相应的生态设计策略,细化水源地的管控,进而促进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水源地的污染过程、水质防控以及水源地管控的有效落实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蔡永立教授与他的博士后王薇,分享了“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近年来,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大量的城市更新措施被用于减缓城市热岛,包括增加植被覆盖、关闭高能耗工厂等。那么这些城市更新措施是否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气候呢?他们的研究结果是肯定的。利用上海市14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城市土地利用、人为热等信息,建立了有效的UHI评估方法。他们选择了徐家汇站作为城市站,奉贤站作为郊区站,计算得出1990–2016年UHI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005-2016年间UHI降低了约0.58 °C,这得益于有效的城市更新措施,主要是城市内部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和大量高能耗工厂的关停。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研究也证明未来城市场景下以屋顶绿化和街边公园等形式增加10-20%的植被可以降低UHI 0.38-0.78°C,相应于节约用电3.05-5.79×108 kWh/year和减少碳排放2.47-4.68×105 tCO2/year。本研究有助于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城市更新改善城市气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下垫面环境的改变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措施减缓UHI,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杜红玉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冷岛效应的城市“蓝绿空间”景观规划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报告指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是亟待解决的科学和社会问题,城市“蓝绿空间”具有显著的冷岛效应。根据CFD技术的模拟结果可知,不同形态的绿地冷岛效应由强到弱的顺序均依次为:楔状>放射状>带状>点状。城市“蓝绿空间”对人体舒适度改善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LSI大湖泊>LSI小湖泊>面状绿地>点状绿地>河流>带状绿地。城市水体景观规划策略:(1)整合水体生态系统;(2)控制河流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3)增加人工湖泊、池塘等景观。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策略:(1)优化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2)及早重视各郊区城中心的热岛扩张问题;(3)建立私属空间的绿化管理及监督机制。城市“蓝绿空间”总体规划策略:(1)在城市内部主干道及绕城环路上打造“冷带”,增加城市的透风性;(2)在中心城区内部增加“冷点”,以“冷点”打散成片的热岛区域;(3)保护并增加中心城区外部的“冷面”,使其发挥最大冷岛效应。结果可为我国制定削弱热岛效应的相关规范提供基础参考。

  论坛下半场由设计学院教授蔡永立主持。

  下半场第一位报告人是身处德国的弗朗霍夫协会- IBP建筑物流研究所资深研究员、FPC上海交大弗朗霍夫项目中心执行主任李宏,他围绕“智慧互联时代的城市设计”展开分享。他认为,设计不再仅仅关心造型,色彩和空间,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了科学性,严谨性,可实施和可控性。报告从城市设计对数据应用的探索入手,依据德国弗朗霍夫首创的数字孪生概念,提出了从城市设计构思阶段到深化实施阶段,以智慧型数据分析手段寻求生态可持续方案的理念。结合上海虹桥核心区,崇明生态岛,雄安新区,德国埃森杜伊斯堡等具体案例,讨论在城市设计中精准利用数据,运用演化论的方法,以城市设计的视角,从城市空间簇群与生态空间簇群的分布关系,城市空间的功能分布逻辑,到城市能源利用,城市交通运行等各个方面着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演化规律,提出一种新颖的城市设计方法论。

  华建集团环境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园林景观设计院副院长兼景观三所所长杨凌晨,围绕“以水质保护为核心的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实践——以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为例”,系统介绍了洱海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该工程不同于常规的滨水景观工程,作为国家关注的生态攻坚战之一,本次设计备归结为五大关键问题:如何建立完善的苍山洱海生态系统,如何利用湖滨缓冲带对洱海进行物理隔离,如何把湖滨缓冲带作为洱海生态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如何对生态廊道环境进行修复,如何解决入湖沟渠水质问题。针对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团队提出了“保护+”策略,通过实施湿地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湖滨岸带基底修复,在保证洱海水质的前提下,通过生态格局的构建,生态敏感区的划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等的建设和生态监测运营系统的建立来完成保护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环境,并通过人文内涵的注入,功能风貌的重塑,区域产业的联动和城市发展的带动,追寻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集生态,风貌,人文和管理于一体的“世界级高原湖泊特色生态廊道”。

  车生泉作了题为“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设计与生态修复”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指出生态的底线是人对自然的利用不超过自然的调节能力。从生态设计层面就是将科学与哲学结合,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美学是实现生态设计的哲学基础;生态治理强调源头减量、过程管控和末端修复。阐述了城市滨水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微气候的调节功能是滨水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之一;滨水生态过程和土壤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滨水护坡具有对污染物进行滞留、净化从而降低径流污染,维护水质安全,同时具有维护滨水空间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在案例应用方面,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做了淀山湖滨水区域生态功能评价和生态设计对策研究,在蓝色珠链区做了生态服务功能的针对性提升设计,这两个案例都是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技术有机结合,并将乡村振兴和文化保育相结合。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教授苟爱萍,围绕“两网融合背景下垃圾厢房改造研究与实践——以上海为例”,首先结合国内外实际项目的经验和技术,探讨出能够与之相匹配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介绍了实现“生活垃圾清运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两网深度融合与衔接。课题组以主持的上海静安区多个不同类型垃圾厢房改造项目的实践为例,基于分析原有垃圾厢房在清运、扬尘、噪音、分类、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居民健康和居住环境的内在需求,从空间布局、清运流线、静音减噪、除尘降味等角度入手,提出功能复合化、垃圾减量化、清运安全化、维护生态化和运营静音化四个方面的改造策略。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系博士研究生李荷的“基于鸟类声景观感知提升的高密度建成环境优化研究——以重庆南岸区为例”。她研究以高密度建成区重庆南岸区为例,结合城市居民的直观感知和感知需求对高密度建成环境内的鸟类声景观特征展开现状调研,以及城市鸟类在高密度建成环境内的活动行为分析和模拟相应的生态流过程路径,并结合高密度建成环境内生态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实际建设和运营状况、鸟类的生存需求和居民的景观需求,剖析当前高密度建成环境内鸟类声景观的现状特征,探索影响鸟类声景观的城市空间因素,探索如何在高密度建成环境内提升鸟类声景观感知,提出结合多元需求对高密度建成环境内鸟类声景观承载空间的优化路径,并从空间和时间双向维度上探究提升和优化策略。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冯宁叶,围绕“城市滨水公园热环境特征及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滨水公园的整体降温效应非常显著,与城市中心区相比,玄武湖公园与绿博园的日最大气温可分别降低3.1-4.3℃和4-5.7℃。与水体相比,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加显著,有植被比无植被情况下降温强度约升高2.8℃。城市水域对周边热岛的缓解作用有限,而在滨水区增加植被覆盖可大幅提升降温强度,在对公园内部的空间设计时,既要做到“蓝绿”系统相结合,又要关注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本次论坛充分汇聚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从业者,从不同视角交流探讨生态设计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推进可持续生态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生态学大会是中国生态学学会举办的品牌学术活动,也是国内生态学界影响力最大、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从1979年第一届生态学大会的召开,大会走过了将近40个年头。其主要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场报告、学术墙报等形式。中国生态学大会旨在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开展生态学交流和合作,呼吁生态学工作者关注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促进生态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青山绿水,践行大国责任。

  作者:

  设计学院

  供稿单位:

  设计学院

中国

热门推荐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