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姜超哲老师在第三届齐鲁设计嘉年华发表《设计观想-东方之界》的主题演讲

姜超哲老师在第三届齐鲁设计嘉年华发表《设计观想-东方之界》的主题演讲
2024年05月13日 14:57

  熟话说的好1000个人,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设计的不同看法。我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

  我是 山东凌峰规划设计的  创始人 、 家装攻略 媒体平台的 联合创始人 、 IFI国际 室内建筑 设计师 联盟 成员 、 山社协 青年设计师 委员会委员 、 建筑学会室内分会 成员,被称作90后新锐设计师,有独特的空间设计理念,注重人与空间的关系。

  姜超哲老师说:设计师一定要懂东方美学,因为东方美学背后是东方哲学。东方设计是将东方文化为基础,我们融合自然、与哲学的理念。他与西方设计相比,更注重平衡。

  故宫是我们古建筑的代表之一  建筑承载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也同样是 反映了 人类社会不同的思维方式 与 价值取向。

  我国的砖木结构已有5000年的历史,榫卯技术 更是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特别是这种斗拱结构 更是 中国 传统 木结构的“灵魂”。

  如果说 中国的建筑发展史 是 砖木结构的发展史,那么西方建筑的发展史则被称作是石头结构的发展史。

  从古罗马时代的斗兽场;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皇家宫殿。在到西方著名的卢浮宫都是 西方人 对石头 一以贯之的 使用中 建立起来的。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建筑史包括发展至今,也无非就是两个重要因素。人  和  材料  那么人 我们又可称之为人的思想,人的认知与哲学体系。材料又可以称之为,所有建筑的根本。

  千百年来我们的材料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但唯一没有变化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在更替材料,都是为了能得到,更好,更健康,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姜超哲老师说:我们一块看下人类房屋的演变史。从岩绘洞穴 到 兽皮帐篷 泥砖房 木结构小屋 在到土楼 你看岩绘洞穴时期 是人类最早的居所 他的创造者是建筑师,是画家是所有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人类在不断进步,兽皮帐篷 是使用 动物皮 制成可移动,更保暖的居所,  泥砖房的出现,舒适感不断提升,冬暖夏凉。 在到木结构小屋,到17世界中国福建的土楼,那时的土楼不仅仅是居住,也可以用来抵御战争。

  后来欧洲的 哥特式建筑 日本的 日式町屋 到20世纪混凝土楼房的大量应用,才让现代住宅大批量的产生,在到现代别墅的建立,人们对于物质及精神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新的材料生产与研发层出不穷。新的3D打印技术让12小时建设一套别墅不在是梦想,人类居住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所以说多少个世纪以来,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在堆积造型,在炫技巧,其实我们一直在处理的是人跟自然的关系。

  就像声音啊 光线啊 温度啊 空气啊这些,而不是纯粹的做风格,做设计我们不能只做设计,我们要做适宜的温度,做流动的空气,做声音的传导,这些都不是风格能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自然元素跟空间的运用。

  这就是近两年为什么大家,在做下叠空间时会使用,阳光导入系统,我们希望通过光纤的传导能将深空间、地下室、封闭空间内导入阳光,创造健康光环境。所以说设计也是围绕着健康而行,要讲求的是 环保 健康的 生活理念 它不仅仅的材料的环保 也是要向客户传递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知道,线条的黄金比例 1:1.6 ,这个从古建筑就告诉我们,这样的线条是 是人眼睛看到的一种平衡的 美的 次序感,所以我们在做空间设计时,要创作出,隐藏的次序,隐藏的轴线,所以我们为什么画图前 要打格子,做规线的安排,所以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不会是任意弧线,他是经过了数学模型的计算,是合理的比例,是FX的函数。

  像在很多大型的公共建筑,像杰恩设计做的深圳地铁中心      都是数学的一种演变。 他是函数建筑。(费马螺线)

  那么在家装设计领域,如此复杂的运算,我们能给客户带来什么?

  我想更多的应该是 生活,更多的是 自由,更多的是 放松。让你回到家后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哪怕只是一把摇椅,也是通过数据和计算得出最佳的使用曲度,让业主能够真正慵懒的享受休闲时光,我认为这才是大家应该的追求的,自然而然。

  其实大家都在说做以人为本的设计,那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简单的解决他的居要求么?其实有时做设计我们更应该去注重,人以空间的关系,去关注人与建筑的精神感受,能不能做到情感的共鸣,就好比说你进到一个寺庙,你会安定,你会安静下来,这就是空间所给你的氛围,所以我觉得一个设计者,你能否给客户归家后足够的精神满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姜超哲老师讲:好的收纳等于好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也就是我刚才讲到的,人与空间的情感共鸣,当你回家之后,看到的环境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你的情绪,这就是设计的情绪价值。

  你看前一段时间我们去华为 松山湖 总部基地,为什么他建的和度假中心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研发人员都需要不定期加班,工作都是高度紧张的,他需要一个放松的环境,就像为什么深圳的CCD设计中心,做的也都是非常大气而舒适,他这些设计都是用来关联人的情绪价值,他通过人的感官来引导情绪价值,释放负向情绪,所以我说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是与人的情感向关联的,一定是和快乐舒适有关的。

  那你看 这里引入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有人说为了买车,买房,那买车买房是不是为了更好更快乐的生活? 那有的人说了,我为了娶媳妇,找老婆。那你这是不是也是为了传中接代,为了更好的更快乐的生活?其实我们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能够更加的快乐,所以我感觉人生  等于 追踪快乐的过程。 

  那么我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能让客户更加快乐呢,四个字:投其所好。  她喜欢收纳那我们就把全屋的收纳系统做好,让他每一个小物件都有收纳之地,哪怕是一个小戒指,小领结,都有他的收纳之地,让他每件衣服都能体面的挂在衣柜里,让他家中既能整洁如初,又能功能齐全。  

  他如果喜欢艺术:我们要做好空间的交点,空间是需要艺术的,哪怕它只是一个摆件,一幅画,都是这个空间的交点,在每个不经意的回眸都能感受到,自身喜欢的艺术品。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事,设计大师和小白的区别是什么?高手会把一个特别刻意的事伪装 成 特别 随意的美好,让你感觉真巧啊,就像我在家里刚好能看到庭院里里喜欢景观。坐在窗边总是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那些看似随意的美好,其实都是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规划。

  如果我们能把镜头倒回三个月之前,你就会发现,设计师在指导庭院的布置,哪怕一块小小的景观石,也有它摆放的位置,刚才女主座过的窗台边上,也被设计师精心的栽种了,几个桂花。  所以你说设计师重要么,女主人所感受到的快乐,是不是来自于设计师的精心策划?  这就是我所说的情绪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设计师设计费能收到几千,他抓住的不仅仅是设计风格,设计样式,而是使用者的情绪价值,他能给业主带来快乐,而就像我刚才所说,人最终最求的是快乐,而设计师提供了快乐,提供了这种情绪价值,那么现在你感觉他的设计费是值得的么?快乐是无价的。

  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设计的瓶颈,我们应该怎么去突破呢?其实一开始做设计他是相对于容易的,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你想把一个事情做的更好,但是你的积累还没到那个高度,你瓶颈期也就到了,它就像古代的一个窗户纸,你把它捅破了,就豁然开朗,一片光明。

  这个是需要积累的过程,其实设计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开始你设计费收不上去,你只能靠量来堆,然后这个时候就特别累,但是从量到质变的这个过程呢,又很艰辛,因为到质变的时候,原来你做10个项目,可能一年收入100万,但是现在要你做5个项目一年收入100万,你的品质,你的客户的换掉一批。

  所以说其实,他不光是一个你自身的问题,更是不断破圈的过程,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节奏和选择项目,那么有些项目是带钱来的,那你该做的,这个是你的饭碗,有些项目是给你带来社会效益的,也需要你去做,所以说这是一个分寸的问题。你比如说你给某某明星做过设计,可能你的设计没有收到更高的费用,但是他会对你们人脉,你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也是尤为关键的。

  就像豪宅设计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豪宅他不单单是方案的生成了,他很考验主案设计师的阅历,和生活理念很重要,首先你对饮食,你对厨房,你对目前所经历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感受体会,你才会去做豪宅,很多豪宅的方式已经不是以前固有的方式了,用一些很贵的材料,满世界的去买买买,现在越来越是自己喜欢的空间最重要,一定是有艺术感的,哪怕只有一件摆件也绝对是有艺术性的。所以设计师的阅历和生活理念很重要。可以把一些高端酒店的城市度假理念融入豪宅的设计。

  这就像 梁志天 老师 讲的   设计师要去追求生活,懂得生活,并且享受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有一种追求,每天都有一个追求的心,我要做的更好,我要活的更好,要让你的客户知道,你是对生活的有热爱的,把这种热爱传递给你的客户。

  设计是需要灵感的,你看有的人说凌峰你的设计就很大气,其实我的设计是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来。我们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城市学习或者旅游,我们会去住当地的豪华酒店,我们是去体验,去感受这些设计师的作品,去看设计的细节,去体会在书本或者,电脑里,感受不到的东西,只有实地去感受,去触摸他的材质,才能更接近设计的本质。

  设计做的久了你会发现,每种不同的材料都有它独特的温度,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与情绪变化,除了材料与情绪的表达,剩下的都是逻辑和建造,比如说我们做酒店我们经常会说,我们的导视系统去怎么做,我们是一目了然,还是能引导旅客去不断的探索,这里面其实也融入了情绪的表达,当一个空间场所,它最终的指向是在精神世界活动的时候,它一定会变得不一样。

  做为一个设计师,当你 随着 自己年龄的增长,随着 你阅历 的增长,你的审美 或许也在变化。

  你看就像我现在比较关注的老宅新生的项目,我最近也关注了章堰古村落的改造项目,古老村庄他有一定的历史的追溯,前一度时间我们去 章堰文化馆,那面有正在保护的房子,有破败的房子,有新盖的那些贴着瓷片的房子,它就那样 杂糅 在一起,如果当时 你去介入 应该怎么办?

  当时的设计师理念 应该是 将 传承 与惊喜 融合在一起,生存、生长、和新生,来构成了这样一个处理。这也正是我所感兴趣的,从历史的时间的维度去将建筑获得新生。

  你看向我们中国人比较在意门厅文化,所以就有了在进门口先有了一个门厅空间,门厅空间不会很大他是一个过渡的朦胧空间,他是让你归家之后心绪安静下来,放松的空间,当你经过这种过渡之后,来到客厅空间,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种开阔是因为从小空间看出去之后的开阔,所以这也是一种情绪的细微变化,所产生的的这些连续性。他很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其实设计师就是一个导演,你所观察到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我刻意的,非刻意的,让你看的见,和看不见的,导演出的效果。

  “设计里最重要的能量之一, 就是善意,小时候我去看下乡村的房子,总觉得好美,那是亲戚们一起帮忙盖出来的,就是每个缝隙都勾得特别认真,其实它就是一个爱与善意的建造。”

  最近我们也是在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市场上同质化的设计这么多,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设计的同质化,而是设计师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能力,来不断的做出妥协,降低了很大程度的原创力,其实我们也是一年内遇不到几个能让我们完全发挥的案例,因为我们设计还是要做以人为本的设计,最终更多的还是要考虑业主的感受,和生活,但是这两年真是好了很多,很多年轻的客户 越来越能接受我们的设计理念,并且有很高的共鸣。

  我感觉作为设计师呢,我们可以去喜好一些东西,但是没必要把你所有喜好都加在一个作品里,这样你的作品会满而溢 就像在设计中我们要学会适当的留白。我们要考虑空间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做正确的设计。

  姜超哲老师说:要去建立自己的一些方法论。和思维的东西,我们想要什么,我们拥有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要拥抱新的产物,比如说互联网,AI,这些都是新时代的产物,未来五年如果你还没有在做自己的设计师IP,还没有使用AI,我想,那并不是我想听到的消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拥抱学习新鲜事物,不断提升成长。

  其实你们看到我们现在还稍微好一点,比如在看展啊,在接受采访啊,我们还要打扮一下,但真正我们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就是蓬头垢面啊 ,然后在工地的时候啊 就是满身灰尘,其实这个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所以说我就经常和我们的设计师讲一句话,做一行,爱一行,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就很难有坚持,那没有坚持也就很难有成果。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