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远离校园贷 青春享自在

远离校园贷 青春享自在
2022年06月20日 12:28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今天的梦想别被明天的钱带走了”零门槛、无抵押、利息低、秒到账、有学生证就能贷款......种种励志广告语和“优惠”吸引眼球,令涉世未深的少年“如获至宝",然而,此时的少年却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推向万丈深渊......

  校园贷是在校学生向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瞄准了金融防骗意识相对薄弱的在校学生,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贷款,引诱在校学生过度超前消费,让正处于大好青春年华的学生深陷负债泥潭,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此,2021年初,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在此,招联金融提醒广大在校学生理性消费,远离校园贷,发出以下风险提示:

  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合理安排生活支出,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不超期消费、过度消费,不在吃穿用度上盲目攀比。

  二是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个人及家庭信息不外泄,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借给他人使用,妥善保管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不将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告诉他人。

  三是借款通过正规途径。如有借款需求,可去银行网点咨询、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或拨打客服热线咨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办理助学贷款。

  四是诚实守信珍惜信用。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维护好个人信用记录,按时足额还款,不恶意透支信用卡,不“以卡养卡”,积累“信用”财富。

  五是发生问题理性维权。如果不幸遭遇了诈骗,一定要保持理智,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不要“以贷养贷”,更不要采取极端解决方式。要积极保留证据,保持与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寻求帮助,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新视线)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