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汇森投资在其官方自媒体上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疫情给多个行业的供应链带来较大冲击。但同时,疫情也促使行业开始积极求变,客观上促使了供应链数字化升级的加速,其中,能源化工行业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
作为专注于软件领域的产业金融机构,汇森投资的业务包含直投资金、产业基金,子品牌皓石资本负责融资及并购顾问业务。公司专注于软件,重点覆盖工业信息化、产业数字化及产业金融、底层技术及安全等方向。
在文章中,汇森投资指出,在五月份的一个能源化工行业供应链线上分享沙龙中,一些参会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平均降低达到30%,有的运输时间翻倍不止;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有的也是要翻几倍不止;此外,还有各种不确定性,让行业中的货主、运输公司以及卡车司机等各种角色都“非常难受”。
重压之下,产业链中的主要各方都开始求变。如在货主方,作为供应链的发起人,一些大的货主开始自己做物流整合,构建自己的运力资源池,一些大的石化企业组建自己的物流平台,以便灵活调用各种资源;再比如运力公司之间,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协同配合,与此同时,一些小型的物流公司不可避免地开始退出市场,有实力的企业则伺机开始对运输准入资质等资源进行整合储备。
在数字化方面,进展也骤然加速。
汇森投资对此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首先,无论货主或第三方平台,要做运力资源池,自然就会做供应链数据平台;其次,一些疫情期间的特定场景,必须经由数字化手段才可实现。如运输车辆是否涉及疫区的查询平台,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多种用户要追溯过去半个月内车辆经过的区域、停留时间等等(如果在某疫区停留10小时以上可以提供预警);在这个场景应用的背后,也需要有专门的数据平台能够提供车辆路线可视化。
文章指出,站在行业发展的长周期来看,有些变量可能已经随着疫情的消退也随之消失,但能化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之下,已经迎来一个高速发展、快速整合的阶段。
01业务闭环需要数字供应链支撑
汇森投资对能化行业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加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文章显示,从能源化工行业的供给端来看,存量竞争时代需要用数字化手段抢市场。近五年来,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内能源化工类产品的供需格局在不断演变。一方面是石油炼化向下游化工延伸,另一方面则是化纤合成向上游石油炼化延伸,产业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以恒力、桐昆、荣盛、恒逸、盛虹等为代表的新兴石化巨头和山东省内的部分地炼龙头,在资本、技术和品牌等各个层面构筑起了新的竞争壁垒。
同时,在供给侧改革深化与“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化企的产能扩张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粗放式快速增长。如环保和安全生产方面,已成为国内化工行业供给端的核心变量之一,2019 年江苏盐城的“3·21”爆炸事件更是加速了中国化工安环规范化进程。
基于以上原因,国内能化行业的供给端不可避免进入“存量博弈”大周期。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抢夺市场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基于产业供应链数据洞察能力的供应链优化已成为能源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从能化行业的供应链来看,需要应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全链条的业务管控和支持,同时满足监管的合规要求。从而形成了全新的“能化行业数字供应链”,从能源的大宗初级原料到各级工厂的产成品,从原料上游到产品下游,应用多种数字技术构建的符合现行法律规制要求的高效、透明、贯穿产业链的第三方供应链交付运营体系。
我国石油能源化工产品品种达四万多个,其中80%以上是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和腐蚀性等特性,且运输量大,涉及区域广,运输方式多样化。这就对供应链中所有环节的管理能力和作业标准化程度提出很高的要求。
由于化工物流承运货物的特殊性,国家及各省市地方监管部门相继出台监管政策,规范行业运行标准,规范化工品车辆道路运行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加强化工品物流安全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例如,应急部2021年印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的安全、规范、智能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对进出园区的危险化学品车辆、人员管理排查治理做了专门要求,且针对危险化学品车辆管理制定了具体评分标准。”
调查显示,在监管之下,能化行业的供应链在满足业务层面的管控上并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能化供应链物流都是以合同物流为主,仓储运输领域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石化企业内外部“孤岛”现象严重,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极为复杂和困难,石化企业数据未得到合理利用,政府监管手段难以和企业运行有效结合。这就造成能化供应链能见度低、柔韧性很差、效率较低。比如物流相关方想获知“货在哪里、车在哪里、船在哪里、是不是有异常停留、是否按照既定的路线在走”等,只能靠人工反复打电话,信息传达低效且滞后,在过去半年的疫情期间,这种“失控”更为突出;在装卸货环节,由于工厂、库区、司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仓库装卸货信息不透明,导致众多司机盲目、无秩序前往,遇作业高峰期,危化品车辆便在厂区/库区/化工园区附近扎堆排队。
在仓储环节,储罐实存难以实时掌握,不利于安排进货、出货节奏;物流信息不透明、不共享、物流状态不可控等,也让行业的信用体系缺失,尽管能源化工的商品交易已经被迫退缩为“熟人交易”、“饭局交易”,但虚假交易、仓单重复质押、虚开仓单等大宗商品融资风险事件频发。在过去几年中,行业中的某些头部企业甚至出现了一些规模高达几十亿元的交易风险事故,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买了货但拿不到货、货物被偷偷盗卖、张冠李戴开仓单、用纸质仓单一单多用骗取融资机构的信用等,产生的后果是交易欺诈、金融诈骗与洗钱交易。
其三,从B2B电商的发展角度来看,B2B电商3.0时代需要通过供应链数字化打通交易闭环。
众所周知,我国B2B 1.0时代主打资讯信息,B2B 2.0时代主打交易撮合。这两个阶段的商业模式此前都已经诞生过标杆性的上市企业。但是,这两个阶段的商业模式的“硬伤”也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从根本上说,这两个阶段的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和收益问题,但在底层的供应链层面始终没有完全形成闭环,这导致信息、交易层面的数据基础无法实现真正的准确可靠。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这两类公司在资本市场这个‘称重机’上如今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风光,很多企业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或被迫退场、转型,或在质疑中挣扎求生。与前两个时期相比,B2B 3.0时代的企业必然要穿透GMV和流量,深深扎根到行业供应链中,真正把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交易配套的数字化新基建搞好了,补足物流数字化的短板,新型的B2B平台就自然水到渠成。
其四,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来看,能化行业第三方供应链平台迎来一次大发展的契机。
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国家战略目标。
《意见》强调指出,“建立现代流通网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后续随着更多政策细则的出台,能源化工行业第三方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无疑将迎来更多利好。
02多边平台的复杂性
对于能化行业来说,虽然目前手中可用的数字化武器/工具有很多(传感器、5G、SaaS平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但面对数字化升级,仍然面临该往哪个方向“集中火力”的问题。
文章指出,回顾过去十多年中国B2C电商/O2O电商的发展,正是在阿里、京东和美团等平台企业解决了支付、配送等供应链核心环节中的诸多问题之后,电商、外卖等业务形态才有了实质的飞跃式发展。与此类似,能化行业的供应链同样需要有类似的平台企业站出来解决问题。
站在平台的角度来说,能化行业的B2B与消费领域B2C相比,同样需要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交付问题;但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后者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封闭式双边结构,而前者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参与者众多的开放式多边结构。
在这个“多边结构”体系中,涉及包括车队、船东、司机、港口、仓库、商检、金融、工厂、贸易商、分销商、电商平台、政府等在内的至少十几个相关方。参与者多、交付链条长,货物控制几经周转,信息却并不透明及时,所谓“四流合一”(货物流、单证流、资金流、数据流)极难实现。
在这样一个多方参与的数字化环境中,向参与的各交易主体提供大量的前期交易场景数据,从而取得对交易的信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比如,很多企业会存疑,通过大量的载具轨迹数据来验证运输途中货物被置换与否的方式是否可靠?从上游工厂交付给承运商的货物是否真实准确地被运到了第三方仓库中?当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时,就迫使整个行业严重依赖“熟人交易”。当然,事实也证明“熟人交易”并不可靠,且大大限制了交易的增长空间。
这其中的核心痛点在于——“多边结构”中的信用体系需要多方协作才能解决,但现有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却不支撑通过多方交叉对比信息来完成信用验证。
目前,国内能源化工行业的大多数头部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都还是不错的。流程工业因为自身的工艺特征与控制要求,应用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比离散工业企业要早很多,也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应用经验。
目前这类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大多只是局限在工厂围墙之内,“墙外”的数据信息则非常缺乏。上游企业目前非常需要一家在自家“围墙”外面、能够横跨在大量液化品下游企业之间的数字化可视物流平台,用来承载这些工厂外的数字化物流监管能力。即通过数字单证的形式,来高频率跟踪与收集相关的物流轨迹信息和货物转让信息,也通过这些数字单据来记载货物的“交付”场景,由此才能顺次解决融资环节中有关货物权属的问题。
03三个发展阶段
“六六云链”的定位就是这样一个打通了供应链闭环的数字化平台,希望成为“能化供应链数字基础设施”。
从“出身”来看,六六云链系出名门。公司前身为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供应链项目,是中化能源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标杆项目。后来,中化集团为响应国企混改号召,将发展较为成熟的供应链业务即“六六云链”事业部引战混改,在2021年6月成立新公司,如今公司的日常运营完全采取市场化机制。
六六云链创新方法论:
1. 找到驱动行业发展升级的底层逻辑——穿透表层的资讯和交易信息,用数字化工具打通供应链的边缘地带和毛细血管——从物流环节切入,形成业务闭环;
2. 能为行业贡献足够“厚实”的价值增量——团队从产业中来,去为产业提供解决方案,为产业客户提供增量价值,而非存量价值;
3. 着眼长远、做难而正确的事——早期即确立公司市场化独立运营的地位;不做简单的数据交易;率先推出区块链数字仓单产品服务。
文章指出,六六云链给自己制定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从液体石化产品的仓储物流服务切入,通过构建石化行业智慧供应链服务,逐步进化,为行业现货交易提供全方位服务。
基于这一发展路径,六六云链又将其商业模式细分为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和现货交易服务三个发展阶段。
其中,第一个阶段为“信息互联网”阶段,主要解决物流数据在线化和业务逻辑闭环问题。
六六云链依托全国货运车辆卫星定位等车联网、船联网、智能仓储设备和数据,搭建了一个集仓储、车船运输为一体的数字化可视物流平台,在线连接起能化产业数字供应链的生态体系,包括货主、仓库、车队、船东、银行、期货、保险、商检、代理和政府部门等一系列相关主体,为货主企业构建与产业链相关方进行多方在线协作的SaaS应用。
比如在司机装卸货作业环节,六六云链推出“车辆预约排队系统”。该系统在线连接货主、仓库、驾驶员,做到业务流和数据共享协同、实时可视,避免了因作业计划不透明导致的司机无计划涌向化工厂/库区/园区而造成车辆聚集的安全隐患。
在运输环节,六六云链推出 “车辆/船舶运单可视化系统”,让货主不需和司机/船东见面、打电话,不需要给危化品车辆安装硬件设备,就能实时掌控车辆/船舶位置、轨迹等危化品物流运单动态,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风险实时预警能力。
在上半年的抗疫保供工作中,六六云链专门推出“危化车辆涉疫区域查询”系统,帮助监管部门和企业自动查询车辆过去14天涉及疫情地区的行程,并根据企业和政府需要设立自动预警机制;推出“运力智能推荐平台”,帮助能化货主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分区域、分适装品类搜寻合适的运输公司和车辆,同时支持在任何地点实时搜索身边适运车辆并建立联系。
以六六云链某大客户为例。该公司在2019年8月份以前,使用运输车2万多辆,执行汽运20余万单,但车辆跟踪覆盖率不到10%,运单跟踪覆盖率不到50%;在船运方面,散化船物流作业节点跟踪较为滞后。
如今,该公司通过与六六云链的可视化平台打通,已经可以在线连接货主、承运企业及物流其他相关方,实现线上调度、下单,在线委托商检,在线追踪车运、船运物流作业节点、位置等。
目前,该公司已经实现了汽运、散化船运输一级节点监控100%覆盖,汽运整车跟踪率达98%,提高3倍多,零担车辆跟踪率由之前的0%提高到35%,通过与平台共享数据,实现从购买硬件向购买服务的跨越,单车跟踪成本降低了90%!
在第二个阶段(价值互联网阶段),六六云链进一步依托可信数字仓单建立起一种“强认货,弱认人”的新型信任机制。
在第一阶段,六六云链的“能化供应链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供数字运单、数字提单等在线物流服务,核心解决供应链上相关方物流数据在线化和业务逻辑闭环问题,获得仓储、物流环节中实时、完整、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全链路储运闭环数据。
基于这种底层能力,六六云链又整合进来区块链技术。
如此,当货物在库期间会不断地被液位传感器所检测,同时与相关的账本信息进行实时比对,要求做到账实相符。一旦出现阈值超标将会触发报警,这些数据都被区块链技术记载在一个分布式账本之中,并且实时同步。任何一方如果篡改这些数据都会被另外几方发现;再结合对发票、货物单证、商务合同等票据和文件信息的交叉验证,实现符合《民法典》对动产物权设立与转让的定义要求,真正解决交付场景下的货物确权难题,以此辅助仓库开具货权清晰的数字仓单,让《民法典》定义的仓单这个“提货权凭证”具备了参与金融应用的可能性。
从本质上看,六六云链推出的这种“区块链可信数字仓单质押融资”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看主体信用”的信贷风控体系,脱离了“核心企业依赖”的模式,帮助能化行业的中小企业盘活货物资产,在行业建立起“强认货,弱认人”的新型信任机制。
“银行关注的核心在于货权的真实性。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对仓储货物的数字孪生,掌握了交付的过程,车船等运输轨迹都有数据可查,再结合进销存单据的数据,即可完成仓单对应货物的权属的验证,就不一定需要核心企业。”六六云链总经理孙黎明表示说,“我们用交叉验证的方式重塑能化行业的信用,让这个行业中不光熟人之间能交易,陌生人之间也能交易,这就是我们最底层的逻辑。”
在区块链数字仓单业务上,山东京博石化、日照银行成为第一波与六六云链一起吃螃蟹的人。
今年3月底,山东京博石化下属子公司青岛泰和嘉柏能源,基于存放在京博物流仓储分公司的一批原油货品,通过六六云链的“区块链数字仓单平台”,向京博物流仓储分公司申请开立数字仓单,然后向日照银行申请原油数字仓单质押融资。日照银行基于区块链数字仓单平台提供的可信数据,验证了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即数字仓单项下是否有货、及看住货的问题,突破了银行顾虑的关联关系之下的核心风控问题。随后,青岛泰和嘉柏能源顺利获得日照银行1000万元的低息放款。
目前,六六云链在原油领域的区块链数字仓单在全球范围内都起到了很强的标杆示范效应。
在第三个阶段(石化产品现货交易阶段),六六云链希望把数据资产全面转化为对能化产业链上企业的价值。基于以上两个阶段的探索,能化行业的相关企业依托在线化仓储物流服务、区块链加密的可信资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获得供应链优化、供应链金融等服务的同时,在单一平台上完成整个交易闭环,已是水到渠成。
04产业互联网飞轮
汇森投资在文章中,引用了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等机构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能化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高达17万亿,其中物流市场4万多亿,供应链金融市场超过3万亿,其他像仓储物流市场、物流后市场的规模也都有数千亿之巨。
可以想见,基于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原子”市场,催生的“比特”市场规模亦可以达到一个相当可观的量级。
汇森投资表示,在这个市场中,像六六云链这样的先行者已经构筑起了自己的竞争壁垒。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网络效应初显。无论双边平台还是多边平台,最开始的冷启动几乎总是最难的,只有供需多环节的数据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保障,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六六云链经过过去几年的积累,已经上线石化货主企业1000余家,连接第三方仓储企业25家,占石化仓储市场规模的15%,在线货转累计超1亿吨,可查询物流承运商12000余家(其中,公路运输承运商有1万多家,占全国危化品公路运力总量的90%),可查询危化车37万多余辆,可查询内贸液货危险品船舶8000余艘。
总起来看,这个数据量(以及背后链接的物理资源量)已经可以将六六云链推到“国内最大的、集仓储/运输为一体的能化行业数字化供应链基础设施”这一位置。
其次,是给行业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业务增量。六六云链分布在三个阶段的SaaS产品服务已经给产业链各方创造了明显的价值。而在日渐强壮的数据中台和标准组件应用之上,六六云链还在不断延伸出更多产品和服务。
比如通过对货主全年运行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六六云链会告诉货主在船运、公路运输、仓储部署和库存结构上是否有优化的空间,以及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此之前,六六云链在很多个单点创造了价值。例如,船运帮通过智能船货匹配,在特定的时点,实现让最合适的船去运输最合适的货物。下一步,公司发力的重点将是在供应链优化服务方面,相较单点服务,这项服务将帮助用户大幅度地降低资金成本。
再比如,针对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难、危化品车辆在化工园区及周边道路上拥堵、扎堆聚集、违规停放、作业情况不明等顽疾,推出“园企协同”的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历经2年多反复打磨,且已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江阴临港化工园区、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多个化工园区实施!实践证明,能100%解决园区危化品车辆拥堵及监管难题,助力园区满足《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相关要求,且能实现“3天就部署上线”!
以江苏某化工园区为例。该园区有48家企业。在应用了六六云链的园企协同方案之后,危化品车辆在园区周边扎堆聚集,在园区里违停乱停等现象得以根本扭转;园区停车场每天进出园区的危险品运输车辆从原先的最多几十辆增长到了500-600辆,运营负荷率提升了70-85%。与此同时,对于司机而言,减少了60%等待时间;对于企业而言,装卸作业的效率提高20%以上;对于园区而言,降低了风险隐患,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效率之外,能化行业的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打通业务闭环之后,虽然可能无法取得像此前的B2C电商和O2O外卖那样的爆发式增长,但带来更大的交易增量依然不容小觑。比如六六云链在业务实践中正在展开的换货交易,其业务体量就正在迅速增长。
在六六云链总经理孙黎明看来,行业交易的增量,一方面来自换货交易这种新模式,另一方面还在于消除交易摩擦、交付摩擦等障碍之后的放量增长,“效率上有了十倍改进,交易规模乘以十倍也不是问题”。
对于六六云链来说,随着聚合更多的车船物流数据,必将持续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大体量的交易规模。
在文章的最后,汇森投资表示,当六六云链这类公司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理顺熨平之后,整个行业必将迎来更猛烈的加速和进化。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