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兴智家庭教育:孩子该做的事不肯做?3招让孩子变自觉

兴智家庭教育:孩子该做的事不肯做?3招让孩子变自觉
2022年06月24日 13:03

  不止一次听来到兴智家庭教育的父母们说:

  “几乎每天都会被孩子不肯做作业的事,弄得全家人都大发脾气,很不愉快,感觉生活很没意思”“孩子回到家磨磨蹭蹭不肯写作业,老婆说了就会顶嘴,一来二去,老婆就会追着打,这种情况一周要上演三四次”“吃个饭也不好好吃,就拿个手机在那里玩,你说的话就像耳旁风,就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真的火大”“叫他没事多出去走走,完全不听,就往沙发上一躺,玩他的游戏,我也不想生气,但是真的受不了那种样子”“让他去上学,就说身体不舒服,总是不想去学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光是听这些话,就已经感受到其中万分的无奈和愤懑了,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让孩子更自觉,做应该做的事情?

  1.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首先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该界定清楚到底是孩子确实该做,还是说只是我们认为孩子该做呢?比如说孩子应该上学,但是学习成绩可能有好有坏,要孩子一定要获得好的成绩只是我们认为孩子该做的。所以我们应该先区分是我们自己认为孩子该做,还是这件事确实是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放下一些自己的标准和对孩子的控制。当然,并不是让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父母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坚持的,但是要用对方法。

  2.关键是“沟通前的氛围”。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如果带着一些责怪和情绪,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有时我们放下情绪,耐心的和孩子沟通时,仍然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兴智教育发现,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就是“沟通前的氛围”。沟通前是否有一个轻松、自然、融洽的氛围,决定了沟通效果的好坏,为什么呢?所以在控制好情绪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先去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他一个好的状态。孩子的价值得到了肯定,那么心情也会非常好,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再鼓励和引导他去完成作业。

  3.巧用“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我们了解了沟通前氛围的重要性,懂得给孩子一个好的氛围以后,还需要掌握“如何引导孩子”的背后更深层的原理。什么是自然结果呢?继续用写作业来举例子,孩子不完成作业,去了学校老师就会不高兴,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这就是不完成作业自然就会发生的一个结果。能够用这种结果来让孩子意识到该为自己负责的事情,我们尽量就不插手。能够用自然结果解决的事情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来不及等待自然结果,或者说后果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反思的事情,我们可以用逻辑结果来让他去做。比如告诉孩子早点做完作业就可以早点出去和小伙伴们打球,做作业和打球之间就有一个逻辑上的联系,因为提前做完了作业,所以打球的时间也可以提前。孩子也会觉得逻辑上是很合理的,那么也就更愿意去做。

  兴智家庭教育认为很多事情不是孩子不配合,而是父母首先要放下很多的评判标准,在沟通前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氛围,并善于在教育中运用合乎自然和逻辑的结果,让孩子更自觉,我们父母教育孩子也更轻松。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家庭教育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